安藤忠雄——空间中的第十一人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196   最后更新:2021/04/15 14:36:46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21-04-15 14:36:46

来源: Art Ba Ba


建筑与艺术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我感到一种冲突,”安藤忠雄(Tadao Ando)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建筑艺术的区别时说,“它们有着各自的目的,艺术家把生命注入了作品中,建筑师设计建筑来接收它。”1尽管心中对二者的不同有着清晰的看法,艺术之于安藤忠雄的意义与启发却远远超越了区别,从青年时代起持续至今。


文 / 蛋散

图片致谢和美术馆、复星艺术中心


1954年,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与嶋本昭三(Shozo Shimamoto)共同成立了日本先锋艺术团体“具体美术协会”(后来通常被简称为“具体派Gutai”)。吉原治良在《具体派宣言》中写道“所有已知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艺术,总体上来说都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伪造品……这些东西在伪装之下,它们的材料例如油漆,布料,金属,粘土或大理石通过人手和欺骗的方承载了虚假的意义,它们没有呈现自身的材料,而是表现出其它的面目。……具体艺术不会改变材料,而是让它变得鲜活。”2


具体派诞生于日本战后的重建时期,当时美国刚刚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和管制。他们出于对当时艺术失望与反叛,强调自由的表达以及对创新材料和科技的应用。具体派不会对其成员的艺术做任何限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除了两位发起人外,具体派的成员还包括:白发一雄(Kazuo Shiraga)、田中敦子(Atsuko Tanaka)、上前智祐(Chiyu Uemae)、向井修二(Mukai Shuji)等众多蜚声国际的艺术家。他们的实践结合了行为、绘画、互动、剧场、多媒体等形式,强调身体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其中白发一雄采用的是将一块颜料放在一张巨大的纸上,然后用脚猛烈地将颜料涂开的足绘创作方式。

具体派成员在Gutai Pinacotheca前的合影,1962年

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

吉原治良,《不明》,致谢东京画廊+BTAP

白发一雄(Kazuo Shiraga)在工作室,1963年

白发一雄,《无题》,和美术馆收藏


“‘不要模仿别人’、‘自由地存在’,是吉原治良的精神理念,与具体派的邂逅,极大地左右了我此后的人生。”


安藤忠雄1941年出生于大阪,20岁左右时他与同样在关西地区活跃的具体派产生了密切的交往。安藤忠雄多次表达了具体派对他产生的影响:“‘不要模仿别人’、‘自由地存在’,是吉原治良的精神理念,与具体派的邂逅,极大地左右了我此后的人生。”“他们用生命创造,将自身推向极限,建筑是否也能如此?具体派为我们注入了永恒与至关重要的自由。”

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Row House of Sumiyoshi),日本大阪,1976年,摄影:Shinkenchiku-sha

住吉的长屋手稿与木制模型

住吉的长屋,《Tadao Ando 1 Houses & Housing》


安藤忠雄对具体派精神中“自由”产生的强烈共鸣,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他的个人经历。自由往往意味着摆脱限制,安藤忠雄的人生充满了对限制的突破与可能性的挖掘。儿时的安藤忠雄因为看到邻居木匠造房子的过程,对建筑产生了兴趣,但是因为家中经济拮据,缺乏上大学所需的资金,安藤忠雄从未受过系统的建筑教育(创立具体派并带领其走向国际的吉原治良,同样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但是他从未放弃过成为建筑师的想法,他用当职业拳击手获得的奖金进行了一场长达七个月的环球旅行,参观世界各地的建筑,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自学成才,并于1995年获得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

17岁的安藤忠雄

1995年,53岁的安藤忠雄获普利兹克建筑奖

安藤忠雄,六甲的集合住宅(Rokko Housing),日本神户

六甲的集合住宅的木质模型,图片来源:安藤忠雄事务所


“如果你持续工作就会有好事发生”


2009年安藤忠雄罹患癌症,此后他接受了多次手术,先后摘除了胆囊、十二指肠以及胰腺和脾脏。在这样严峻的健康问题的挑战下,安藤忠雄又一次展现了惊人的可能性,从手术中恢复后,即将80岁的他依然保持活跃的状态持续工作,并相信“如果你持续工作就会有好事发生”。安藤忠雄也许早就发现了建筑能够赋予人力量,他参观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时感慨“那光的后面是希望”。



位于法国的朗香教堂( La Chapelle de Ronchamp),由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Church of the Light),日本大阪府茨木市,图片来源:安藤忠雄事务所

安藤忠雄,水之教堂(Church on the Water),日本北海道占官村,图片来源:安藤忠雄事务所

安藤忠雄,《永远的青春-青苹果》(YOUTH),摄影:小川重雄


具体派的“具”在英语中被解释为“concreteness(具体性)”,与安藤忠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材料清水混凝土“concrete”为同一词源。这是一个有趣的巧合,但也反映了安藤忠雄与具体派对于材料与本质观念上的深层联结。具体派致力于追求纯粹以及创造行为的各种可能性。安藤忠雄则通过建筑中最常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结合在地文化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建筑。具体派对纯形式的抽象感到厌倦,并试图超越。安藤忠雄认为尽管他的建筑因为去除了装饰、功能和实用性的元素,看上去像是抽象的,但是他真正追求的并不是抽象空间,而是一个更为纯粹的空间原型(an archetype of space)。




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Chichu Art Museum),日本香川县直岛


安藤忠雄在和美术馆的个展“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跨越了他所说的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冲突,被他定义为“打破建筑与美术的界限”。除了具体派艺术家吉原治良与白发一雄的作品外,展览的第一篇章“超越艺术”中还包括了埃斯沃兹·凯利(Ellsworth Kelly)、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李禹焕(Lee Ufan)、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理查德·朗(Richard Long)、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共十位艺术家的作品。

巴勃罗·毕加索,《男人和女人体》,和美术馆收藏


“生活于动荡时期,直到最后也不失野性,一路领跑时代,这就是史上最强的现代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在这件作品面前,我感受到人类共通的情感、暴力和倾诉本能的力量。” —— 安藤忠雄

亚历山大·考尔德,《黄色回旋镖和红色茄子的岩壁》,和美术馆收藏


“亚历山大·考尔德留住了风的痕迹,在永恒的动态中寻找平衡。他将抽象的几何元素应用在立体金属片上,使其随空气自然流动,变幻不定,让人在不经意中窥见大自然的优雅和生命的灵动。” —— 安藤忠雄

达明安·赫斯特,《神圣》,和美术馆收藏


“常以‘死亡’为主题,具有强大冲击力的创作,使达明安·赫斯特走在了当代艺术的前端。然而,在这件挑衅十足的作品背后,却是对人类与世界深沉的爱。” —— 安藤忠雄

理查德·朗,《红板岩圈》,和美术馆收藏


“他是最早参与直岛项目的艺术家之一,他追求自然,行走于世界各地,身体力行地记录着时间、距离和地理的痕迹。这场已持续半个世纪的伟大挑战,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概念,他的雕塑仿佛在‘轻轻地触摸地面’,便与自然连接在一起。” —— 安藤忠雄


在半环形的展厅中,艺术家们的作品被空间结构包裹,由曲折的小径串连在一起。在这样一份堪称华丽的艺术家名单中,安藤忠雄通过对展厅空间的再设计,制造出缺席与在场叠加的神奇效果,成为了空间中的第十一人。观众在大师们的作品之间流连,注意力却不可避免地被展厅的结构,参观的动线,展厅的光幕墙,微妙的采光方法等吸引。这一切都被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能在要看完展览的很久之后,才会逐渐开始思考隐藏在展览背后的复杂问题,在这个环境中,究竟谁才是展示作品的人?正在展示的是艺术还是建筑?展览空间是墙壁之内还是之外?在这个展览中安藤忠雄实现了美术馆建筑空间与艺术作品、主体与客体、内部与外部、建筑师与艺术家之间等多种关系的突破与转换。

“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展览现场,直岛影像 ©和美术馆

“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展览现场,光的空间:埃斯沃兹·凯利,《光谱》,纸上拼贴,121.9 × 264.2 cm,1972,瑞银艺术藏品 ©和美术馆

“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展览现场,思索的空间:李禹焕,《从线开始 No.780132》,布面油画,97.5 × 131 cm,1978,和美术馆收藏 ©和美术馆

“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展览现场,风平浪静的空间(左):杉本博司,《日本海,隐岐》,明胶银盐印相,119.4 × 149.2 cm,1987,致谢玛丽安 · 古德曼画廊(纽约),版权:杉本博司 ;(右):杉本博司,《相模湾,热海市》,明胶银盐印相,38.8 × 58.4 cm,1998致谢佩斯画廊(纽约)版权:杉本博司 ©和美术馆


本次展览还展示了安藤忠雄的手稿和摄影作品,呈现他多年来在混凝土筑造的几何秩序中,发现光,创造光,凝聚光的故事。部分归功于安藤忠雄对光的关注,他的建筑空间能够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这种效果在照片中甚至会被凸显出来而更加炫目。然而,真正理解建筑的方式是还是要进入建筑,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建筑,感受建筑的生命。

“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展览现场,篇章二:超越光 ©和美术馆

安藤忠雄,《ANDO BOX VI》,铂金印相,2019,拾分之壹收藏 ©和美术馆


“人类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存在,建筑应当为这种独立提供支持。如何在建立联系的同时,又为个体保留隐私,是我在建筑中考虑的问题。”


和美术馆的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是观众们最喜爱的拍照地点之一,两条楼梯相互呼应,交叠盘旋上升又互不相连,如果想要呈现拍摄对象在楼梯上的远景,唯一的做法就是走上另一条楼梯,从而来到拍摄者的对面。安藤忠雄在接受蓬皮杜艺术中心的采访中说:“人类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存在,建筑应当为这种独立提供支持。如何在建立联系的同时,又为个体保留隐私,是我在建筑中考虑的问题。”

和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俯瞰 ©和美术馆

和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 ©和美术馆

和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 ©和美术馆


1 Anna Fixsen, Lessons from Tadao Ando

2 Jiro YOSHIHARA, The Gutai Manifesto


感谢白老师、茶团er、Ricky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