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渠:空心的纪念碑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082   最后更新:2021/04/13 10:44:32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21-04-13 10:44:32

来源:798艺术  丁晓洁


艺术家:徐渠
策展人:孙冬冬
展  期:2021.3.13 - 5.5

地  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二空间


徐渠的作品常常显露出75后艺术家少有的克制和理性,这也许和他曾经在德国留学的经历有一定关系。在他去德国之前,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市场泡沫的簇拥下正处巅峰期,四处搞的红红火火,什么样的观念出现都不稀奇。这也使得许多青年艺术家在当时更容易受到“潮流”的影响,更准确的说容易受到艺术市场的影响。

《思考者 II 》,布面丙烯和腐蚀,80 × 80 cm,2020-2021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它不仅记录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也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真实写照。二十年过去,从开始对全球一体化的欢呼雀跃到如今全球格局的微妙复杂与五味杂陈,世界越来越进入到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政治不确定、经济不确定、文化不确定……中心和秩序的不断打破似乎已成为生活和思想的常态。

《遗迹-诸神》,布面丙烯,210 × 460 cm,2019

徐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回到中国,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高光时刻,也是“后奥运”时代的开端,很多艺术家在当时忽然意识到前几年的热闹局面已经迅速冷却,取而代之的则是艺术家对全球化带来的“不确定”所进行的一系列冷思考。徐渠在这一时期是作品逐渐成熟的时期,他的作品更倾向于对图像和媒介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下的社会议题,包括人的信仰。

“哲学家”系列,布面丙烯和腐蚀,208 × 116 cm × 6,2020 - 2021

曾经置身于德国的当代艺术语境,徐渠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对社会的关注和切入。德国经历过纳粹时期、苏维埃政权和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受到过多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德国艺术家习惯于反思政治和历史,习惯介入社会,这一观念在博伊斯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也对中国的艺术家影响至深。显然,徐渠继承了这样的文化传统,并对不同形式下的“权力”及其形成过程保持着质疑。

《人民币第三套5毛 新》,158 x 150 cm,布面丙烯,2017


徐渠前几年的作品“货币战争”来自世界各地的纸钞水印图案,看似抽象的图像背后既反映了文化和金融的载体功能,也对艺术作品亦是商品这一复杂的交换模式进行了理性反思和图像的捕捉。随后的“迷宫”是“货币战争”的延续,画面展现了一个复杂的迷宫,信息社会里既虚拟又真实的现实景观。他对人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或者说秩序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和探索,并在后来的作品序列里进行了延续。

《复活》,各色车壳和铁、树脂漆,2020 - 2021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二空间最近推出了徐渠的新个展“复活”。展览“复活”引自其中的一组作品,它的材质是压缩后的汽车废件,钢铁的褶皱流露出浓烈、怀旧的工业味道,诉说着时间的变迁和流转。作品原型是南太平洋上一座与美洲大陆相隔遥远的小岛,后来被殖民者统治并称为“复活岛”,意喻“基督复活”。复活岛上的历代原住民为了原有的信仰竖立过近千座巨型石人雕像,这些巨型石像在原住民那里被称作:Moai(摩艾)。据说这些石雕艺术家也未曾见过真的,而是在世界公园里看到后触发了创作的联想和欲望。复活岛的巨型石雕在公园景观的视觉压缩下消弭了“神性”,展示出极具陌生感的日常效果,并暗示和质疑了复活岛在殖民文化中的命运多舛,以及全球化这一秩序源头的合法性问题。也许,这世界的真实最终是被“制造”出来的,如同一个个世界公园。

《水滴》,各色车壳和铁、树脂漆,尺寸可变,2020-2021

对于真实性的质疑是徐渠作品的特征之一。他在希腊神话、罗马雕像、圣经以及很多纪念性雕塑的身上看到了权力的叙事关系,以及真实与虚幻的荒谬性,徐渠把这些雕像的外表刻意隐藏,并把这些实则空心的雕像以人体骨架的形式表现出来,经典的人物形象在图像中呈现出了另一种非真实的面貌,究竟哪一个最为“真实”?答案也许并不重要。

《尘埃》,布面丙烯和腐蚀,250 × 600 cm (三联),2019

展览中的新作《水滴》和《尘埃》具有强烈的东方哲理性,也是徐渠超越既有形式和方法的一个走向。《水滴》来源于刘慈欣的畅销科幻小说《三体》,“水滴”是拥有巨大摧毁力量的宇宙探测器,虽拥有着光滑的外表但却锐利无比。而在另一件作品《尘埃》中,宇宙呈现出灿烂美丽和碎片式的形状和模样,它既像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美学奇观,又似乎预示着另一种残酷的事实:生命即是尘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