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艺术青年的切面图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175   最后更新:2021/02/22 11:35:52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21-02-22 11:35:52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张梓华


覃小诗,《七⽕扇⼦》, 2020,太阳能转盘,扇⼦,绘画  尺⼨可变

“梦中⻅到⼭⾥之物。藏于⽯上。缓慢旋转。”


捕捉青春中最动人的部分,那种迷茫、流动,但又迫切,在密林中不知所踪的眩晕。


因时空挤压而造成的内卷化,让我们在过去一年被动下沉到前所未有的孤岛状态,更使得珠三角一带将目光聚焦到正在成长中的青年艺术/设计实践者身上,为他们提供呈现与交流平台的公共活动迅速骤降。坪山美术馆在近段时间组织的“山·河”——深圳(坪山)公共艺术季的Art Talks艺述演讲活动,可谓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更多的珠三角艺术青年在所谓的“后疫情时代”走出孤岛,认识彼此,了解彼此,更重要的是可以检验自己不同阶段的妄念和实践。


参与Art Talks的这15位/组分享者分别来自艺术界、建筑界、设计界,我留意到除了几位是在本地土生土长,这里面有五分之三是从国外留学回来,还有5位是离开原来成长的地方,“城市漂移”到珠三角工作和生活。我抽样了其中的7位/组讲者进行深入观察,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具有珠三角“时代青年”的代表性(本次活动是通过公开征集和定向邀请的方式进行),但他们身上都有某种异于上一代“文艺青年”艺术态度的普遍性。


深耕本地与斜杆发展


“斜杆青年”是这个时代青年群体最大的社会表征,来自广州的唐伟军(Way),他的身上也显露出这种特质。首先,他是一个乐队的主唱,从大学就开始玩音乐,有过几场演出,工作以来又跟公司同事和朋友重新组了乐队。他们经常在业余生活“夹band”,并且潜伏在深圳的各种街头进行音乐表演。同时,他也是一个插画爱好者,喜欢通过绘画去传达平时在现实中被束缚的一些思想。但他的本职是深圳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的景观建筑师。

唐伟军(Way) URBANUS在职景观建筑师。

“pen4freedom”公众号管理人、乐队过期主唱及业余插画爱好者;拥抱城市的同时希望逃离城市的矛盾意识体。


这种自由充实的多面手,让我想起许知远曾在《十三邀》的访谈里说现代的“斜杆青年”把自己切分成一片一片会使自己的每一部分都具有功效性,同时也在丧失另一种东西。无可否认,很多现代人成为“斜杆青年”就像一个独立的“服务提供商”,表面上是在追求多元化生活,其实是为了消解工作就业所缺乏的安全感或者是盲目肤浅地通过急速变现获得成功。但在广东土生土长的Way善于把自己的身份进行切分,他享受这种多身份乐趣的同时,还是会关注和寻找不同身份之间连接的可能性。比如参加这次“Art Talks”艺述演讲活动,这是他初次尝试跟艺术家、策展人、学者进行的跨界交流,他跟我说:“艺术家提出的一些点虽然接不上,但从其他讲者的回答中可以让他打开思路。在建筑行业里,流传着著名建筑师库哈斯说过的一句非常警醒的话,其大意是整个建筑行业终会为过慢的变革节奏付出代价。我希望自己在即将步入三十而立的时候还能捉住这个年纪最后的叛逆期,在跨越当下建筑师职业边界的探索上多做些尝试。”

山图之一:大南山/唐伟军(URBANUS)
摄影:张超

山图细部/唐伟军(URBANUS)

山图之一:笔架山/唐伟军(URBANUS)

像Way这种多重身份的叠加不是出于对自己本职工作的逃避,而是做加法,甚至做乘法,在艺术文化领域感受特别深,很多艺术从业者的身份都具有多面性,后面要介绍的独立策展人卢川同样处于这种情况,这大概就是在抗衡许知远口中的“缺失”吧。


出走与回归


谈及珠三角的当代艺术,一如以鲜活、野生、打游击来形容这里的气息和镜像,尤其是广州,艺术独立空间比画廊还多。就算是长期留学在外的艺术家,回到这块土地上生活,自然而然就会滋养出这种气质。

最初知道覃小诗是源于最近她的个展,由王玥策展的独立艺术项目“月挂竹竿尾”在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展览吸引我关注是因为其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们把地点定在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这个距离广州市中心1个多小时车程,搭乘公共交通要两个半小时的地方。“展览”从字面上理解是要把作品呈现给观众,而她们却很认真地探讨“如何藏”的问题,打破了一贯的白盒子展示空间,无疑是反经典策展的。

覃⼩诗,艺术家,⽣于⼴州。

她的作品关注珠三⻆神话、未来辩论。2015年于哥伦⽐亚⼤学取得视觉艺术硕⼠学位。

王玥,热爱大自然的独立策展人与视觉设计师。

毕业于纽约Parsons,先锋音乐厂牌KONEKT ASIA联合创始人,致力推广俱乐部文化。现生活工作在北京和广州。


她们告诉我,展览发布会那天是夕阳西下时刻,观众拿着一张标示作品名称的图片进入森林公园。这些作品是艺术家覃小诗选取当地的海盗传说、历史故事、新闻事件与当下进行的一次回应,并藏在森林公园的山间、水底、芦苇草滩、芭蕉树影里,作品之间的互相指向性共同构成了5条不一样的线索。此时观众的观展体验被无限放大:他们不再是优雅地穿梭于作品展厅,而像是走进了秘境进行一场有探险意味的森林“寻宝”。惟一的向导就是沿着山路布置的手指灯和掌中的“藏宝图”。覃小诗为我们描绘龙穴岛、张保仔、三婆神、华南海盗红旗帮、郑一嫂等等关于珠三角神话的异质性理解的新图景,使观众的个人旅途经验和这些故事传说生发某种关联,同时在山里走的时候有意无意去触发安装了感应系统的作品《听笛》,会听到海的声音和鸟叫声,跟森林的鸣笛融合在一起,真真假假犹如镜花水月。发布会后,这些作品会一直留在山里,但由于自然以及人介入的原因,有的作品留下了动物抓痕,有的被鸟群吃掉,有的遭遇人为破坏成为了“森林垃圾”的一部分,它们呈现出来一种游走状态跟这个自然一起生长变化。策展人王玥跟我说,“这个展览像是涂了一层很浪漫的滤镜。”

覃小诗个展“月挂竹竿尾”作品分布线索《藏宝图》,2020

覃小诗,《蛟⼈指环》,2020,刻字,银,铁链,冰,珊瑚 ,尺⼨可变

覃小诗,《筊杯哭笑处II》,2020,灯,磁带盒,数码打印,尺寸可变


这是覃小诗在2016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国做的第二个个展项目。由于受疫情影响限制外出,给了覃小诗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这个生活的地方,她经常骑着自行车行走到南沙不同的村庙、祠堂、街道,一次次踏入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的奇遇都分享给了王玥,很快,两人一拍即合促成了这次森林艺术项目。在王玥的策划下,展览还融入了展览融入了音乐元素,由覃小诗写的藏宝诗配合emo-rap的表演形式,和大自然一起跳舞,感受不一样的身体体验。

记得我在上一届“艺术长沙”听哲学家陆兴华的演讲《打开当代艺术的本地》,他提到“当代艺术需要打开它自己的本地。我们应该用当代艺术去打开我们的本地,也用当代艺术去打开当代艺术自己的本地......本地是必须将很多的过去和很多的未来绕进来之后,才能被打开的,用手机屏幕、百度、谷歌,是打不开的。”那么根植于自身地域、文化的展览“月挂竹竿尾”,覃小诗是否已经打开了当代艺术的本地?我觉得是肯定的。

同样留学多年回来为打开本地不断实践的还有艺术家何俊彦。他早在2005年读本科的时候就开始对城市化的议题很感兴趣,之后去了巴黎留学10年,接触了很多法国和德国关于艺术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认知到当代艺术不只是关于美术的问题,还有多学科的交叉而产生的公共美学、关系美学。但他知道自己毕竟不是在欧洲土生土长,对这边国家的机制体制、政治文化、社会议题只停留在观望的状态去了解,很难有更深的体会。所以他2013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一毕业就回到了珠海生活,结识了90年代在广州很出名的艺术家——大尾象的成员徐坦和阳江组的郑国谷,这些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很早就利用前沿的创作方式与广州的社会议题紧密联系,激发了何俊彦反思自己的出生地珠海,慢慢地推着他往社会性艺术方向发展,他结合了这些艺术家前辈的实践和经验,发起了“做海计划”、“百岛计划”。


何俊彦,1983年生于广东珠海,毕业于中国美院、巴黎索邦大学第一大学、巴黎国立高等美院。

现居珠海,除个人创作外,还发起了集体艺术项目“百岛计划”。


目前推行了2年多的“百岛计划”已经有100多位艺术家和学者参与进来,在岛上驻留、与渔民互动、体验生活、驻地创作、过境交流和学术调研。“百岛计划”提供一个公共空间,是全开放状态,弱机构性。这些上岛的行动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给参与者任凭海岛上的条件自由发挥。在何俊彦看来,“这个行动的意义大于行动的结果。”就像他在“Art Talks”艺述演讲上说这是他找到的一个通道进行“去蔽”。

《百岛计划》总部营地在桂山岛,有驻留跟展厅,对面就是香港大屿山,这里是进入珠江口的必经海路,中美贸易战之后,最近发现远洋而来的邮轮少了很多。


去年9月份我第一次跟何俊彦进行电话采访,才比较完整的了解“百岛计划”是什么,那时候搜罗网上的信息寥寥无几。我存在一个疑问,没有主题、没有目标、没有文献记录,有的只是散漫式探讨跨学科问题,这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行动到底算什么?直到看他站在这个演讲台上再次述说他的山海实践项目,恍惚间以为,“百岛计划”就像是跟当下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社会对抗的一种“无为而无不为”。

多位艺术家、学者参与“百岛计划”项目的登岛情形。

"百岛谈01“由艺术家和文朝主持,主题是”颠山倒海、看天读写、古凿技术与现代图画“,听起来好像有点语病,实际上要表达的是我们人类认识论的问题。


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在《关系美学》中说:“人的相互关系很快地只能在这些商业空间外维持着∶就像我们这些人被要求讨论着某种饮料的定价,这就是当今人类关系的象征形式。”无可否认,高度物质化的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规格化的工艺,而“百岛计划”试图打破这种依附于商业的人类关系,100多位参与者在城市的郊外形成“集体行动小组”进行海岛旅行,这是一种此时此地的时空体验和美学体验。


关于珠三角当代艺术青年的“出走与回归”,我还想说说艺术家林铮。上面引述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更多的偏向于城市话题,他们用当代艺术打开了珠三角的本地,而林铮的创作实践是用当代艺术打开了自己的本地。

林铮,艺术家,研究生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林铮从2017年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回广州的创作就一直关注网络、虚拟、数字媒体下的人类情感维系。林铮有个90多岁高龄的外婆,记忆力衰退严重,却清清楚楚记得以前带小时候的林铮去少年宫学钢琴、以前经常打给林铮家的电话号码。这种亲情关系促使林铮以此为原型创作了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喜欢你的微笑》以及同一系列的《数字》。但她并没有停留在记录式创作层面,通过结合网络空间,虚拟平台的运行方式、装置材料的运用试图寻找以情感为基点的虚拟与现实之前的差异与共性,以及数字符号所能够承载时间的记忆和情感。后来,她把这种情感的探索从亲情延伸到爱情、人的社会心灵变化、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状态创作出了《情感流溢范本》。但人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犹如孩童般的情愫,这种情愫的永恒和短暂、凝固和流动、冷和暖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基于此创作出了画面干净纯碎的《小王子》。

,《喜欢你的微笑》,2017,单屏影像,时长06’35”

,《数字》,2018,单屏影像,时长09‘47“

林铮,《情感流溢范本》,2018,单屏影像,时长11‘28“

林铮,《小王子》,2019,单屏影像,时长09‘36“


她现在正在创作《狂风暴雨过后》,进一步尝试去讨论神秘主义,灵魂体验与我们的现实经验。仅仅几年的创作,可以管窥到林铮的作品细腻柔软,在数字技术支撑下,无限地接近于人类最柔软与脆弱的内心,能够在观者的心灵上泛起涟漪。她跟我说:“深圳热衷于探讨‘在地’有它的时代特殊性,但我认为的在地是除了可见性的在地以外,还可以是一种无形的在地,比如我们的心灵。就像一个人的内心是很难被具象化的。我更感兴趣的是看不见的在地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部环境会影响内在,不过这个也涉及一些更深层的原因,像我身边就有一些抑郁症的朋友,现在的社会环境也很少人会关注年轻人的心理状态。”

林铮,《狂风暴雨过后》,2020,三屏影像 时长22‘04“


“他者”照见“自我”


还有这样的一批当代艺术青年群体,他们不是在珠三角成长,却因为个人兴趣的原因、工作发展的原因来到这里。从一个“他者”的身份去遭遇这个地方,慢慢照见“自我”,并以一个“我者”的立场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王沁雪,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系,都市实践 URBANUS 城市研究员,设计师,创作者。


王沁雪在北京长大,伦敦艺术大学留学完回国就到上海工作,如今在深圳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做城市研究员的工作。她跟我说,“来深圳工作最大的原因是想逃离北京整个大环境的压抑氛围,对于上海城市非常西方式的生活已经很熟悉了就找不到一种激情,我一直好奇粤语片区非常南方的生活,刚好有一个工作机会就立刻过来了。”王沁雪在不同城市之间进行漂移,而建筑学背景的她还表示对表演建筑学范畴关于建筑与身体、空间的关系,抱有热忱地研究和实践。因此,形成了她对于身体与空间关系的独特触觉,而她个人也是在地实践和边界问题的思考者,行为创作者。

王沁雪《24h》项目将实时直播的影像通过Youtube放在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电脑里,人们可以与房间里的人进行互动。

王沁雪《24h》项目实施一周内的驻地者:持续直播的多段视频成为一个将不同人私密空间里的生活掏出来并供人进行观察、随意剪辑、与跳切的漂移的城市生活窗口。


沁雪过去的实践经验给我们提出了几个要点问题:有效的“城市漂移”、表演建筑和偶发事件的关联、公共与私密的边界、身体与空间的边界。2018年的某日,她在伦敦的中央火车站发来一条广告,给市民免费提供她自己租的一间8平米的房,作为交换,市民在这个房间的举动会被实时拍摄展示到街上,并在一些学校图书馆的电脑创建了分享链接,公开隐私。当时听她说这件行为作品的时候一下子被迷进去,现代人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人之间的疏离感也就越来越大,如此把自己私密性的一面裸露出来,让人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密感。沁雪不仅在艺术创作方面表现她个人的思考,从建筑学出发,她把滑板运动作为一种“漂移理论”范例去思考身体、地形、边界的问题也很有提示作用。滑板运动是非常具身性的,透过身体进行漂移,不断切割空间,又在漂移当中重组个人在空间中的行动,是对城市的一个非线性编辑的过程。最后她把这种具身性的思考、城市经验转换到建筑设计里。这种思考维度,把我们对建筑的理解从一个居住空间,提供遮蔽功能扩展到其实也跟我们的身体经验密切相关的层面。

滑板作为对城市非线性编辑的起点串联起一系列非正式的偶发剧场空间概念图。

偶发剧场与城市关系的剖面,可看出右侧的剧场空间与中间的火车高架桥以及左侧废弃的工厂立面的共同组成了城市的环境剧场。


因为机缘巧合,卢川在2016年从厦门来到广州负责顶上空间的运营工作,作为独立艺术空间,顶上的定位不以生产展览作为空间功能,而是基于展览之外提供艺术交流,邀请不同的艺术家来到这里,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展开对话,组织分享会、放映会、访谈,为国内外的艺术从业者提供参访路线去了解广州的艺术生态。“我们将‘顶上’视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交往和对话中,被不断定义与激发。顶上不刻意选择和什么样的艺术家合作,更看重艺术家如何以自我的兴趣与顶上展开联系,有些是关系的延伸,有些是分享精神,有些则是对未来艺术讨论的参与和洞察。顶上今年在筹备两个专题性讨论,和行走与独立空间相关,同时也试图把过去的工作档案和文献进行激活和呈现。”

卢川,独立策展人,轴艺术项目小组发起人之一,现为顶上空间负责人(广州)。


但卢川的身份是多面向的,除了是顶上空间的负责人,还作为独立策展人在深圳、上海等其他城市参与展览项目,同时她也是轴艺术项目的成员,在厦门展开多个展览策划、在地实践、艺术创作及独立空间运营。面对这种身份的多元性问题,她自己给自己的工作定义是不断地被建构当中,“‘地方’在我的理解中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工作的’田野’。我的很多工作是基于实践展开,不是一开始就设立了非常明确的研究议题和方向,而是在过程中不断对自己和当下展开提问。”

罗曼·西格纳在顶上阅览室,2019,和坪山美术馆合作

顶上天台演出现场,《Mission I: China》,POL(CH)、班磊,2019


具有身份多面性和实践经验多元性的卢川在面对“Art Talks”艺述演讲活动上经常提到的“在地性问题”,她提出了独到看法:“我们了解到很多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大多具有海外的留学背景,他们所接受的媒介和讯息也更为多元,同时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不论是身份上的流动,还是文化上的流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在一开始就下一个定义,说他们是xx地方的艺术家,还是可以打破这种刻板印象,去尊重每个创作主体的个人经历和表达。在做关于地域性的整体描述时,能否捕捉到他们提供给地方的新的视角和感知空间。”

与哈姆雷特、龙潭策展人一行参访艺术家刘声的工作室 , 2019


还有另外一种经验,是从任倢一直以来在纤维艺术创作和实践中所带出的关于一个学科发展、一种材料创作、一种生态现状的管窥。讲到纤维艺术,大家对这个概念可能会感到陌生。但提到尹秀珍、盐田千春、胡尹萍这些艺术家,想必对她们的作品都很熟悉,其实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媒介就是以纤维材料为主。而任倢通常会利用诸如纸、墨、植物、绳线、纺织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普通物料作为创作媒材,将纤维媒介推向了更广义的软材料概念。

任倢,艺术家、高校教师,现生活工作于广州和上海。


任倢之前主要是在上海和杭州工作生活,2019年才来到广州美术学院教书。她是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专业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师从“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创始人施慧教授和西方当代艺术研究者樊小明教授。

即使纤维艺术专业的发展有国美和“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支持,但它依然属于很小众的艺术门类。关于纤维艺术的发展和生态,我在跟任倢聊的时候,也感觉到她的无奈,“除了归咎于大众认知度不够,还包括专业发展自身的种种特殊性,致使纤维艺术学科的建设之路一直较为狭隘,很难以一种真正打开的方式融入到当代艺术发展当中。从2003年在雕塑系设立第五工作室(即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到2015年独立成系至今,在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改进,发生了很多好的变化。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从纤维艺术工作室毕业走上社会的学生,却仍然很少有人能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一旦离开学校就和纤维艺术完全没有关系了。以我自己为例,可能就是极少数在离开国美之后继续从事纤维艺术研究和创作的个体。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雕塑教育背景,使我能以雕塑专业教师的身份求职,在美院从事教学,同时,把纤维材料和软材料作为一个附加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发展一下。这种教学和研究能展开到什么程度,是无法预期的。去年,我出版了一本专著《可变之物:当代艺术中的软材料》,对纤维艺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概念上的推进,也是回应了樊小明老师在十年前对我在这个学科中的定位和期待——为它打下理论基础,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学科中来。”

《可变之物:当代艺术中的软材料》,任倢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年10月


举办国际展览,邀请众多知名艺术家参展是纤维艺术自身生态的一方面,而作为一个专业学科,能够持续地培养人才,并为他们创造继续实践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渗透到各个地方,才是最根本的开放和成功。

当然,这种薄弱的、学院化的生态现状无法遮蔽纤维艺术本身在介入社会、影响公众和学科跨界方面的巨大潜力。经过10年的观察、研究和各种各样的实践,任倢发现纤维艺术在个人创作、在地实践、公共教育和公共艺术等方面都有诸多的可能性。她对我说:“纤维艺术不止存在于学院和教学当中,其实还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大众来说,油画或雕塑不通过专业学习很难自由创作,但是纤维艺术不同,纤维材料是触手可及的,与它相关的技术比如缝纫、编织、拼贴,是很多人都已经熟练掌握的。它们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并且可以跟各种各样的媒介很好地融合,因此,它可以介入到很多参与式的公共艺术项目里,去回应很多当下的社会文化主题,比如地域、性别、环境、教育等等。”

任倢,《Something Inside, Something in Between》,2019-2020,毛毡、黏土、金属网架、绳子、胶管,想象力学实验室

任倢,《动物版图,版图动物》,2017,互动体验区志愿者培训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任倢,浙江美术馆儿童天地公共空间创作项目,2018


基于在上海和杭州的工作经验,2019年,任倢选择来到艺术生态和文化环境都较为生动、鲜活的南方。纤维艺术是否能在这里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来?如何把自己过去的经验引入全新的大湾区文化环境和艺术形态里面?都是她不得不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她正在寻求更多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在未来一起探索纤维艺术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


编后语


身份多面性、城市漂移、身体经验、在地性、内在感知,通过追踪这七位当代艺术青年的工作和精神轨迹,捕捉到了他们身上的这些关键词所构筑起珠三角当代艺术青年文化地图与区域生态的一个切面,还有那种迷茫、流动,但又迫切,在密林中不知所踪的眩晕的感觉。在文化全球化和发展多元化的时代语境下,这些青年已然不再把社会现实主义叙事和社会化表达作为他们唯一的关注点,而更为追求“个体性”,注重自我“个体经验”,是充满无限变数的青年一代。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