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有一个“榴莲味”的三年展要开始了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224   最后更新:2020/12/27 20:31:47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20-12-27 20:31:47

来源:Hi艺术  吕晓晨


提到东南亚,你会想到什么?湿热的气候?五彩斑斓的鲜花水果?小船川流不息的水上市场?如果一个艺术展览名为聚焦于东南亚及周边地区,除了展示“在地性”的作品面貌之外,还能探讨哪些可能?

就在此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以下简写为广美美术馆)宣布了一档全新的品牌展:“泛东南亚三年展”,首届三年展以“榴莲·榴莲”为主题,听上去非常有味道。王璜生、胡斌、陈晓阳三位馆长作为组织者,将与开放的策展团队、研究学者合作,共同打造一场多元性、复杂性,但却并非豪华派对的展览。

由于疫情,这场原计划于今年开幕的展览不得不延迟到明年落地,以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共同呈现。在“开放策展权力”“打破东西方二元叙事结构”“呈现更多元声音”的前提下,这场具有宏大主题的展览将有哪些亮点?或许胡斌说的“游击战”和“小米加**”的做法,正是它的特别之处。


左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


为什么是“榴莲”?


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人类学博士


东南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区域,流动性、市井气息、多元化都是这个区域的强烈特征,而这个区域中特有的水果——榴莲,正好符合这种多元性与复杂性杂糅的特征。榴莲的中文名是华侨翻译的,取“流连忘返”之意,包含着对故土和在移民社会已生活多年同样有深刻情感联系的复杂感受。因此我们觉得把它作为一个多元性、复杂性、矛盾性共生的象征,用来代表第一届展览中想呈现的内容是非常贴切的。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榴莲”只提供一种意象,希望以此来激发对于一个区域的认识。我们馆之前联合本校策展人樊林老师以及澳门的吴方洲,香港的瞿畅做过“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第一届叫“场域的毛细管”,指的是一个区域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作用;第二届叫“热烟流”,是从区域的气候和社会变迁来切入。因为岭南自古是所谓的烟瘴之地,而近代以来又有虎门销烟的事件,再到湿热气候与现代废气、光色交织的当下,这些和艺术生态构成什么关系?这是我们希望找到的新的切入点。在探讨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的主题的时候,我们想到了这里盛产的各种奇特的水果。榴莲可以说是最为突出的例子,它拥有奇异的造型和味道,人们对它的认知差异也很大,极具丰富性、冲突感和歧义,延伸出有关区域文化政治思想以及艺术的很多联想。



“泛东南亚”的特征是什么?


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聚焦的是历史与当代、边缘与中心,以及庞杂的文化现状与活力等问题,这也是“泛东南亚三年展”的切入点。从历史角度讲,东南亚的文化跟中国大陆南方的文化密切相关,从早年移民带来的文化的迁移、碰撞、新文化的生成,到当代的转换,以及其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时代、文化变迁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关注、表现及研究对象,对这样丰富庞杂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会非常有意思的。“泛东南亚”也延伸辐射到东亚、南亚等,我们也会延伸研究和关注印度、日本、韩国等文化问题与艺术现象,希望将东南亚的文化现象与周边的文化关系,展开相关的研究和作品呈现。


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这个区域本身特别复杂多变,包括经济上的变动、政治局势的复杂性等。三年的变化比较容易观察到一些相对聚焦的议题。如果只有一年两年的话,可能有些事情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形态,不便于讨论;过长的话,问题又积累太多没有时效性,三年其实是比较适宜的。

艺术家刘博智摄影作品

刘博智长期对华人离散文化进行研究。在此次合作中,项目团队委托刘博智在缅甸实地考察,搜寻相关口述资料或直接拍摄不同年龄段的缅甸移民,以“口述者”展览的方式呈现


高校美术馆需要三年展吗?


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一座美术馆需要自己的定位及学术品牌,定位是它的研究与表达的方向,学术品牌是一种被社会认知及对社会持续发声的机制。高校美术馆具有很强的研究功能,也是当代文化的发声器。一个被社会与学界认知及认可的双、三年展,便符合于这种学术研究与文化发声的诉求。因此我们觉得广美美术馆有必要做一个持续性品牌性的大型活动。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以往高校美术馆的力量比较薄弱,主要是作为本校教学和科研的辅助性单位,它究竟该如何形成自己的学术特点?这是我思考的问题。这几年,从学校美术馆的定位出发,我们希望一方面梳理自身的历史,另一方面则面对鲜活的当下。梳理历史方面,我们有一个研究和展览系列叫做“广美与20世纪中国美术”,由广美以及区域的自身脉络出发进而折射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有意思的是,在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好多艺术家都有南洋背景,比如老院长胡一川,又比如后来任浙江美院副院长的东莞人黎冰鸿等。从这一点来讲,广东、福建和东南亚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但我们过往的美术史研究却忽略了。


面对当代方面,我们也注意到现在国内一些美术馆斥巨资引进国外大咖的展览,引起某种轰动效应,但广美美术馆一方面限于条件,另一方面也对此保持警惕,不是跟风同质化,而是从区域的现实处境和可能形成新的知识生产的角度来思考展览定位,力图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前几年我们已经做了与珠三角艺术生态有关的序列展览,也希望做进一步的地缘性的国际拓展,只是没有上升到三年展的规格。王璜生馆长到广美以后,他认为还是要通过“三年展”的形式将由珠三角延展开来的周遭国际区域的问题鲜明地提示出来,经过多番讨论,于是就有了“泛东南亚三年展”的计划。

广州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于文献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20(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这和广美美术馆一直以来的展览序列有关。而我参与这个工作的原因是,之前十多年主要在华南地区从事人类学研究和参与式艺术实践。珠三角这个地区是中国范围内参与式艺术发展最蓬勃、样式最多元化的区域,但是关于方法的交流和对话不充分,希望有机会将这些工作汇总起来,并扩大到一个更大的范围去比对和讨论。东南亚与华南地区同处一个地理区域,在历史与地缘政治关系上都有着复杂而丰富的交往,这个区域中的社会需要面对一些相似的问题,因此2018年底我调到美术馆工作后,就考虑是不是可以做一个与东南亚对话的国际展览项目,来推动参与式艺术的交流。


谁来组织,谁会参与?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我们主要是组织者的角色,整体把控项目构架、提供落地支持。展览有专门的策展人以及研究员,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资料了,合适的时候研究也可以转化成展览。策展人的敲定因为疫情被拖延了,一些已经确定的策展人正在逐步地提供他们的方案。展览中很多都是小型项目,那么大量的小项目之间构成什么关系,最终如何形成汇集,这是我们作为组织者要去和策展人、研究员协商的。


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一直对三年展的总体结构及参展作品都有整体规划:希望将学术研究性、流动的展览项目,及最后大展的呈现等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不断展开的研究项目,会很强调进行时,在对历史、当代文化现象、社会介入的研究中过程中,不断发现作品,推进展览。


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人类学博士


“泛东南亚三年展”会以开放的策展团队构成,除了邀请国际顾问和学术顾问参与,还有很多泛东南亚区域的年轻学者参与到我们的合作研究工作中。

线上讨论

新加坡美术馆的学习及公共项目高级策划人Sharon Chen,广州图书馆读者委员会委员、廖冰兄人文艺术基金会口述影像项目负责人阿冲,艺术家立夏与广州美术学院文博专业及艺术批评专业的研究生探讨博物馆无障碍、深层次阐释及触觉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等有关话题。

新加坡艺术家、研究者Alecia Neo与广州美术学院文博专业及艺术批评专业的学生讨论她的创作。

Alecia Neo是参与式艺术平台Brack及Unseen Art Initiatives的创立者之一。


泛东南亚三年展要谈论什么问题?


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我们对全球的双、三年展做了基本的研究,但并没有直接参考某个现成的范本,因为如此开放策展权力的展览实践在全球看到的并不多。我们的确参考了一些区域性的双、三年展,如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亚太三年展,这个展览希望在澳洲以移民为主的社会中,利用其在亚洲与太平洋区域的地缘优势,用兼容并蓄的方式打造一个展览平台;我们也参考了欧洲宣言展,这个展览是20世纪90年代在威尼斯双年展提出来的,我们感兴趣的点在于他们用一种游牧的方式推动,每一届展览会在不同的欧洲城市举办。在泛东南亚三年展的策划里,我们希望在后期可以有这样的可能性,比如主展场依然在广州,但是每一届也许可以找到不同的合作机构在其他泛东南亚区域的城市里做一个分展场。

第八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8),2015-2016 (图源: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

第七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APT7),2012-2013 (图源: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

第13届欧洲宣言展于法国马赛举办,从一座19世纪的城堡开始,使用了超过100哥场地(图:欧洲宣言展)


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据我所知,世界上很多双、三年展都是以某个地点为名,但大都是聚焦国际化的艺术展示和研究。但也有一些双、三年展很有个性和针对性,比如美国的惠特尼双年展,就只明确关注美国本国或在美国的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现在国际上的双、三年展非常多,各有各的特点、意义。有一些很老牌的展览在学术、思想上有很多建树,这是我们要去学习的。我认为每一个双、三年展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针对性、问题意识。之所以会将此次三年展放在“泛东南亚”的角度上,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它的意义及展开问题的探讨,一是历史跟当代的问题:广东与东南亚地区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华侨、华人历史,以及微妙或激烈的社会变迁,存在很多可谈或不可谈的事,这涉及很多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与政治等等的问题。


第二是边缘与中心的关系:东南亚在世界的文化格局里,处在边缘与中心的思考和互动之中,这就会生成很多新的可能性,比如心理学、艺术学、当代文化等领域,都有很多可以去观察和研究之处。


第三是有关文化的庞杂性和活力的问题:整个东南亚包括广东地区的文化来源、宗教的丰富性、民族的多样性等,都显示出非常庞杂的样貌,正因为如此,在当代社会构成了一种新的意义,可以升华出很多探讨空间。比如我们如何思考多元化主义、后殖民主义问题,当代艺术家如何去面对或表达民族学、人类学的内容等。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 首届广州三年展,2002年,广东美术馆

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第三届CAFAM双年展,201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图为“协商谱系考”特别项目


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我们以前之所以不敢贸然提起双年展、三年展,是因为对于学校来说要投入很多资金来做这么大型的展览是有困难的。但是,后来我们转换了思路,一方面当然是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我们的计划也不是做大型的展览,而是以连绵不绝的小型项目来构成“泛东南亚三年展”。现在很多双、三年展给人满汉全席的感觉,但我们希望做成“苍蝇馆子”,把五味杂陈的感觉呈现出来,线上跟线下结合,尽可能体现多元丰富的面貌,而不是豪华派对。


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很难预计未来还会有什么困难。现在主要是疫情带来的不便,如果明年情况还没有好转,那当然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是这也是整个人类生态的转折性变化,“与病毒共舞”成为常态后也许会刺激艺术和文化新界面的产生。另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确是非常有限,但“游击战”和“小米加**”可能也是一种做法。再就是我们汇集了一定的研究力量,如果相关成果累积起来,就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建立重要的基础,还是很令人期待的。

201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场域的毛细管:2016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现场

2019年,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热烟流——2019珠三角艺术单位观察展”现场


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泛东南亚三年展”作为学校的艺术科研项目,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政府跟学校的支持:让学校的各个院系机构、艺术家、研究者都能够参与进来,让展览成为学校的重要品牌,以及对外的重要窗口。


与此同时,按照我以往的经验,在做这样的展览时也应该积极争取社会的合作与支持。这不仅仅是资金的合作,也是学术信念和当代文化在社会传播的重要方式。能得到社会的积极合作与互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当代艺术三年展。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在努力当中。很遗憾的是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有些相关的工作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这也是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去落实的。


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人类学博士


东南亚地区的时间观念和我们不一样,加上疫情影响没有办法和国际策展人面对面交流,拖慢了整个展览的计划。不过既然我们希望尝试“泛展览”的理念,也要尝试将不确定性视为确定性,那么如果明年一年内国际交往还无法恢复正常,我们许会将大展拆解为展览流,就像东南亚的水上集市,用一条条小船带来不同的货物。

王艾关于近现代东南亚华人艺术家的研究涉及南洋风格的形成、“离散”概念下的中华美术研究会与东南亚美术等。

图为《马来西亚艺术简史》(新加坡南洋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63年),封面由陈文希绘制。


在拥挤的三年展里如何脱颖而出?


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人类学博士


东南亚地区已有新加坡双年展、曼谷双年展等大展,都为区域交流和发展做了一定的工作,他们引进国际最顶尖的艺术家的作品到当地,对当地的当代艺术生态发展还是有着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也推动了本地年轻艺术家和艺术项目被国际艺术界看见。


但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区域还没有一个以区域内部交流为目标的展览,华南地区在这个区域中的发声也是缺失的。广美美术馆打造这个展览品牌其实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是这个区域中的一分子,也有很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们的实践,我们希望搭建交流平台来促进彼此的了解和对话。也因为大学美术馆有比较好的学术研究支持,有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目标,因此希望可以用一种相对中立且客观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记录本地区的当代艺术发生过程。这样的策展理念和那些以国家或城市为主办方的双、三年展肯定有一定的区别。


2020曼谷艺术双年展(图:曼谷艺术双年展)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我们更多是从研究本身出发。现在中国对于东南亚的政治是比较关注的,但是对于其艺术和文化的研究却依然不够。这个展览一方面是促进对于泛东南亚区域的认知,同时也是为了反观自身,如果只看西方,而忽略对周边区域的交流和研究,会是很大的缺失。


第二,这些年来东南亚在西方非常受关注,如果去国外看展览,你会发现对于非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关注热点已经转向了东南亚、南美或者非洲了。我们这么靠近东南亚,是与它密切相关的大国,我们怎么看这个区域呢?泛东南亚区域国家又怎么看自己?这些跟西方的视角有什么不同?我们不是要以一个视角取代另一个视角,而是努力去呈现不同的视角,发出不同的声音。


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东南亚地区有很多大型展览,评价参差不齐,但还是很能呈现一些文化问题。早期我参加过新加坡双年展,他们运用了很多特殊空间如军营、旧法院,和历史发生关系,做得很有针对性、在地性。无论是东南亚的一些重大艺术展览活动,还是我们将要做的“泛东南亚三年展”,都希望从在地的文化历史与现状出发,挖掘与体现其文化的内蕴与现实的态度。目前,我们还很难说这个三年展展会做到什么样,一切都在努力中。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榴莲·榴莲

日期:2020年12月-2021年12月
地址:线上线下的多元空间+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展厅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

阿披南·珀西亚纳达 Apinan Poshyananda

曼谷双年展总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郭建超 Kwok Kian Chow

前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馆长


侯瀚如 Hou Hanru

罗马21世纪美术馆艺术总监

(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蔡影茜 Nikita Yingqian Cai
广东时代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比利安娜·思瑞克 Biljana Ciric
独立策展人

崔灿灿 Cui Cancan
独立策展人、写作者

林书传 Lin Shuchuan
策展人、纪录片制片人、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卢迎华 Carol Yinghua Lu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

(采取邀请及公开招募两种形式,名单将不断更新)

陈柏麒 Chen Baiqi
写作者、策展人
生活于深圳,研究专注于岭南现代建筑与流散现代画家

段颖 Duan Ying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研究专注于东南亚社会与文化、
海外华人、全球化与跨国网络、侨乡社会、族群研究与饮食人类学研究





C
aroline
Ha Thuc




写作者、策展人

生活于香港,研究专注于东南亚研究型艺术实践

B
rigitta Isabella

策展人、研究者生活于日惹,KUNCI成员
研究专注于冷战时期的印尼华侨艺术家

康敏 Kang Min
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
研究专注于民族志方法、东南亚地区研究及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Alecia Neo
艺术家、研究者
参与式艺术平台Brack及Unseen Art Initiatives的创立者之一,
生活于新加坡,专注于参与式艺术的研究与实践

熊迅 Xiong Xun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研究专注于视觉人类学与媒介人类学

Yap Sau Bin
艺术家、策展人、教育工作者
生活于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师

王璜生 Wang Huangsheng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

邓启耀 Deng Qiyao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李公明 Li Gongming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冯原 Feng Yuan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陈侗 Chen Tong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录像局联合创办人

郑林 Zheng Lin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创始人

胡斌 Hu Bin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陈晓阳 Chen Xiaoyang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陆思培 Lu Sipei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森 Shen Sen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艾 Wang Ai
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画派研究中心主任

胡超 Hu Chao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子瑗 Liu Ziyuan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传播与教育部馆员

冀然 Ji Ran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