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莘,《精神流通》,2018,四频影像装置没顶画廊展览现场,2019图片致谢艺术家 比方说,四频录像装置《精神流通》(Commerce des Esprits,2018年)包含了两个配有中文旁白的动画文本频道(分别用英语和法语展示),以及两个动态捕捉频道(被捕捉到的身体动作将简化为点和线构成的模糊轮廓)。从叙述层面来说,《精神流通》显然或多或少包含了沈莘对其昏迷了24天后去世的父亲的回忆、沈莘母亲的声音、庄子的著作、法国汉学家对庄子著作的研究,以及沈莘对“翻译”作为一种行动的省思。就像沈莘的大多数作品一样,《精神流通》具有复杂性,也安排了留白。不过《精神流通》至少在一开始是一个有形的简洁对象:四个屏幕(平面)组成了一个类似立方体的结构,每个平面都支撑着紧挨它的那个平面。这好比一个匆匆搭建而成的房间,而文本和意象呈现于房间的外壁上;又像一座与自身对话、同时也与观众对话的雕塑;同时,是一种动态的、有意识的形式。 《盐湖》也以剧本创作和翻译为核心。剧本由沈莘本人撰写,并被翻译为韩语、日语和俄语。录像中的两位女演员始终处于一片黑色背景中。剧本由两人用多种语言进行演绎,同时配以相应的英语字幕。剧本虚构了两个来自不同公司的商务代表,她们为了建立商业关系而去往一个碘回收工厂(录像没有透露工厂的具体位置)。两个代表一位说韩语和日语,另一位说韩语和俄语。第二位代表有时俄语说得磕磕绊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