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河:反民族志的持续性力量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679   最后更新:2020/11/30 13:15:44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20-11-30 13:15:44

来源:ArtReview Asia  文:Patrick J. Reed


在洛杉矶——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我沿住宅区的一条街道漫步,偶然听见几个年轻的白人小伙子正刻意模仿亚洲口音说话。这大概是种愚蠢的消遣;与此同时,报纸头条中摇摇欲坠的美国又迎来了悲惨的一天:山火漫天遍野,病毒如野马脱缰,政府则与之如出一辙。刚才发生在路边的小玩笑似乎也印证了社会道德体统的崩坏。这些小年轻们的所作所为勾勒出一种漫不经心的种族主义,也昭示着一种体制性的种族主义正在弥漫整个国家。我不禁想,有没有一种既有的行为或言辞可以提供切实的力量,来抵抗他们那粗鄙的笑声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一切?坦白地说,我个人的指斥注定不够,我们得现实一点儿——我们需要更多引人深思的作品,这就是为何我从郑明河(Trinh T. Minh-ha)的电影中获得了莫大的勇气。

郑明河 &Jean-Paul Bourdier,《爱的故事》,1995,电影,108分钟

全文图片致谢:郑明河


郑明河为理解她自己的电影提供了一个普遍的策略。在塞内加尔居住的三年中,她在达喀尔国立音乐学院教书,并完成了她的第一部电影《重组》(Reassemblage, 1982);在这部作为她对塞内加尔的女性与乡村生活的研究成果的电影中,有一句话被频繁地引用:“我不愿直言其是,而只想在旁言说。(I do not intend to speak about; just speak nearby.)” 郑明河在这里是在说她的立场:与她遇见的村民相比,她只是一名参观者。这亦揭示了郑氏作为一名叙事者的不可靠性。

郑明河现在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性别、女性研究及修辞学”系的一名教授,但因之对当代电影制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在过去的这个七月里,位于旧金山的沃迪斯当代艺术研究所(Watti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每周四都会在其 YouTube 频道上播放这位越南裔理论学者兼电影作者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项为期一年的项目:“郑明河在我们心中”。

郑明河,《姓越名南》1989,电影,108分钟


在当下的历史关头,我们可能很难从(郑明河的)这些电影中感到急迫性。近几年来世界饱受后真相机制的折磨,而这一讽刺的现象令人们在面对真相难以言说的特质时只推崇谈论自己,却对哲学意义上的严谨显得漠不关心。而虽然在文学与视觉艺术领域数见不鲜,在郑氏作品中尤为重要的解构主义却并没有那么为人熟谙——这些电影是其时代的产物,尽管它们都意图超越时间。那么问题就是:它们是如何做到经久不衰的?


《重组》可以解答为何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思考郑明河的工作。这部电影采用非线性结构与独白,在挑衅叙事常规的同时推动了纪录片的历史性发展。其显著的自反性导致了许多人为其贴上“反民族志”电影的标签;此处作为否定前缀的“反”直接传达出对其时“民族志电影”以及该规制下的殖民凝视的抵抗。但这并不意味着郑的电影致力于展示一种彻底的客观态度——“反”的意义恰恰在于承认观看者与被看者之间的鸿沟,而其方法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里纳入自我意识:“在旁言说”便成为了一个小心翼翼的闯入者的信条。


但这如何区别于对电影作为“纯粹真相”载体的固有质疑?郑拒绝了虚构/非虚构的二元划分——她指出每一方都蕴含着其对立面,而任何一方都没有如其所称的那般可信。在这个辩证空间中,她将质疑推到最前线,把电影语言切换到解构模式。这使得她可以展现电影中人物生活的复杂性,同时保护他们免受“权威”叙事的伤害。

尽管在沃迪斯研究所放映《重组》并不与这个电影俱乐部的理念完全相契,该影片的主题却可以与整个线上项目——包括《第四维度》(The Fourth Dimension, 2001)相呼应。这是郑明河的第一部数字电影,体现了她在日本期间对时间的认知。通过使用堆叠的图像、文本与声音,电影展现了在传统与进步两极之间震荡回转的日本文化:它如梦似幻,委身于能剧冗长的幕间休息与高速列车的风驰电掣之间。这种时间上的弹性影响了电影的结构。例如在一个简短的瀑布场景中,水流上一秒以自然速率倾泻而下,下一秒却转成了慢动作;通过这种看似突兀的操作,郑氏提醒观众,电影记录的是她对于一种知觉现象而非某种文化核心的考察。正如同郑氏在其剧本中所写,这一时刻展示了“存在的样貌被捕捉在一个延宕的数字平面里。”也就是说,在这一时刻我们向第四维度投去短暂的一瞥;电影时间与实况时间重叠了。

郑明河& Jean-Paul Bourdier,《爱的故事》,1995,电影,108分钟


《第四维度》中对这种暂时性连接的探索与郑氏曾提出的“交叉阅读”的概念相契合。她在2019 年 9 月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NTU CCA)总监乌塔·梅塔·鲍尔( Ute Meta Bauer)的一次对话中提出了这一概念,简单来说,“交叉阅读”就是与一段文本展开一系列共时互动。举例来说,与诗歌互动就是把诗歌同时当作诗歌与哲学,对一段哲学文本也是同理(而在文学传统中这两者通常被区分开来);你甚至可以把诗歌作为电影进行阅读。“信息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而且不必是描述性的,”郑明河这样讲道。“而这就是反抗进入的切口,因为理论、分析性思维和解剖性头脑都是非常干脆的,而在诗歌中情况不同——‘我’不再只是一个个体,而是每一个‘我’都可以介入的开放空间。” 交叉阅读把一段文本从其边界中解放出来,把读者从自我限制中解放出来。它是“在旁言说”的一种延伸:通过文字,一个个自我得以混合在一起,间或混杂着动态影像。


《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 1989)是一部拼贴电影,通过一系列迁移探索了诗意的“我”的概念。影片中,五个居住在美国的越南裔女人讲述了她们在母国及在美国(作为移民)经历的困顿。乍看之下,这像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纪录片;而当我们得知下面的事实时,这一预设的中心被抽走了——片中的被访者们其实是非职业演员,她们在自己卓有共鸣的其他越南裔女性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演绎。随着“在旁言说”被应用于郑氏与角色间、郑氏与演员间以及演员与她们的表演原型间,它也成为了一种赋予尊严的方式。身份自然是问题的焦点,家庭责任、民族忠诚和猎奇的摄像机都在谋求为她们架构固定的角色:母亲、国家的女儿、移民——而即使面对着这些压力,却没有一个女性角色肯为一个坚固的自我概念作证,抑或去维护它。

郑明河,《姓越名南》1989,电影108分钟


《金云翘传》(The Tale of Kieu)是十九世纪诗人阮攸(Nguyen Du)的经典诗作,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越南民族文学的瑰宝与国家历史的寓言。这首诗在《姓越名南》里作为一个典故出现,同时也是《爱的故事》(A Tale of Love, 1995)的叙事支点。《爱的故事》由郑明河与其艺术家丈夫 Jean-Paul Bourdier 共同执导,影片描绘了一个年轻的越南裔移民形象——一名生活在旧金山的写作者和模特。当她以女性主义及离散视角去分析《金云翘传》这首诗时,其自身境况也与诗中的故事形成互文。和她在《姓越名南》里的对位者们一样,她也保持了角色的多样性,没有被任何单一的期待慑住:忠诚的女儿、严肃的学者、诱人的缪斯以及自诩的“九十年代女性”。她在自己角色的多重现实中穿梭腾挪,有时,她在自己近处言说。


在数字电影《夜途》(Night Passage, 2004)里,郑氏与 Bourdier 用相似的手法对宫泽贤治1927 年的小说《银河铁道之夜》进行了改编;这里,关于多样性的问题仍然指向“交叉阅读”。在这部科幻故事片中,三个年轻人搭上了一辆幽灵列车,穿越一系列的奇幻地带,往返于生死之间。考虑到他们的火车是“以文字驱动”,我们可以推测主人公们处于一种字面意义上的不确定状态。电影的标题既指向他们的旅行,又指涉他们穿越各个地带时展开的关于死亡、精神、语言和时间的讨论。他们的旅行是一次交叉阅读的具身冒险;他们遇见的多重天堂正是他们的文本。

郑明河& Jean-Paul Bourdier,《爱的故事》,1995,电影,108分钟


那么当我们直面令人厌恶的“直言其是”,或者如同阮攸在《金云翘传》里写到的那样——当我们“触目事堪伤” [注:越南注音原文:Những điều trông thấy mà đau đớn lòng]时,我们该如何将之与“交叉阅读”带来的紧密联结和“在旁言说”的沉着坦然相调和?


我们的生活同时呼唤这两种伦理;通过从自身出发的交叉阅读,我们得以表达对边缘化群体的支持与团结,同时免于落入救世主叙事、口舌之快或者道德制高点的窠臼。在2020 年,这样的经验对于如下群体来说十分恰切:一类群体中人们投身黑命攸关运动(Black Lives Matter)的阵营,但其自身性命尚未受到警察暴力的威胁;另一类群体则抵制“新冠病毒种族主义”对亚裔的歧视,但尚未知晓何为真正带有种族色彩的不当举止(我自己也是如此)。“在旁言说”的持续性意义在于其抗议性以及内在的尊重意识——而它经久不衰的力量,正在于它所留存的人的尊严。


郑明河最新展览“电影”(Films)将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展出至2021年2月28日。


译/ 张瀚文

编校/ 任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