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真的能够激发同理心吗:当虚拟与现实融合,当他人与自我交错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292   最后更新:2020/11/26 10:51:53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20-11-26 10:51:53

来源:界面  陈佳靖


“商榷之事:身份”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夜幕之下,位于798艺术区的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依旧灯火通明。在这里,有人正佩戴头显不停转换方向,似乎在寻找什么;有人持手柄在场馆内四处走动,对着屏幕挥舞双臂;还有人面对面交谈,却眼见自己的声音被转译成发光的几何体,朝对方喷射而去……

这是于11月21日开幕的XR展览“商榷之事:身份”的现场,该展览由德国策展人拉尔斯·卢美尔和中国策展人车琳联合策划。所谓的“XR”(Extended Reality)指的是扩展现实,即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一个真实与虚拟组合的、可人机交互的环境。我们熟知的VR(虚拟现实)就是XR的一种形式,除此之外,XR还包括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近年来,不少戏剧、电影和艺术作品都尝试使用XR技术探索沉浸感,XR技术不仅能在日常生活中创造重叠的时空,也为人们提供了看待身份和外部环境的不同视角。

本次展览共展出六部XR作品,它们共同关注身份商榷的问题。身份之所以需要商榷,是因为它不仅关乎“我是谁”,更关乎“我认同自己是谁”。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探讨身份问题也决定了我们将如何看待和理解他人。如今,身份的商榷不仅发生在现实场景,也普遍存在于数字世界中——有时,社交媒介中的数字信息和算法甚至比我们更了解自己。本次XR展览便是以模拟和数字体验为基础,带领参与者去探访身份的多元内涵。

与单纯强调视觉沉浸感的VR电影相比,展览中的XR作品增加了很多人机交互的环节,也更加强调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交融。但技术到底能否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能否让我们对他者产生更强的同理心?或许每一个观众在亲身体验过作品后,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从身临其境到成为他者:XR世界的身份迷思

身份一直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在每个人诞生之初,身份已经被姓名、性别、国籍等信息界定清楚,但这并不是有关身份的全部。随着我们在成长、教育、职业等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演变和流动,身份也逐渐成为复数和多义的存在。

在策展人拉尔斯·卢美尔看来,我们实际上并不清楚真正的自己是谁,我们到底想成为谁或者被迫成为谁。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每个人都希望能够适应周身的环境,因此在与世界对话的不同窗口中,我们也会展现出不同的自我来达成目标,这些不同的自我总在不断地讨论和商榷。另外,从社交媒体的角度上看,我们时常会以另一种面貌在数字世界中分享自己的社会身份,比如将真实社会里的一些理想化的身份作为自己的化身,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解放自己。同时,在数字世界,我们也可以选择以特定的角度去审视他人,重新建立认识彼此的方式。

鉴于此,本次展览中的六部作品试图从不同层面提供对身份的探访。其中,VR电影《GO》和《亦真亦幻》共同探讨了人与城市、国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2020年的新作《GO》基于克劳斯·梅尔茨的小说而作,讲述了一个关于日常分离和终极告别的故事。影片一开始,观影者被引入一间人声嘈杂的酒吧。很快,四周的客人和交谈声渐渐退去,只剩下一位中年男子留在舞台中央,为观众朗读书中的故事。随着声音的起伏,观影者不再只是“有声读物”的听众,而开始介入故事的主角彼得·泰勒的生活空间,并跟随他的思想踏上瑞士群山间的远足之路。《GO》作为文学和虚拟现实的共生体,为身份的叙事带来了新的维度。

参展作品《GO》  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另一部VR影像作品《亦真亦幻》则带领观众踏上了一场通往世界“复刻版”的旅行。旅途中,观众会意外地发现中国各地兴建的一系列纪念碑式的山寨建筑,还将见到完全拷贝了世界其他地方人文风景的真实生活住宅区。当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英国的伦敦塔桥“空降”到中国的苏州、杭州等地时,置身其间的人们也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究竟身在何方。

参展作品《亦真亦幻》  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性别是定义身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但对于一些人而言,不确定的性别才是他们对自身的定义。MR作品《衣橱之间》关注的就是这样一群没有“男女之分”的酷儿群体。在他们的生活中,“到底应该穿什么”成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与VR头显全封闭的视角不同,MR头显允许参与者同时体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在参与者进入酷儿群体的卧室,与真实可触的衣物和卧室家具互动的过程中,头显中的混合现实动画以及不同角色的声音也被逐一触发,引导人们去探索性别边界的可能性。

参展作品《衣橱之间》  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不过,当我们惊讶于数字科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和新的探索途径时,也需要警惕它对人性的弱化和削减。中国台湾艺术家黄心健的交互性VR作品《失身记》就揭示了这一现象。作品由导演童年时的记忆出发,描绘了台湾戒严时期人性约化成一种仅供领导阶层辨认评量的标准的社会氛围。在片头出现的评量表中,观众可以模糊辨认出一位在狱中死去的老人的各项身份信息。随后,观众进入老人的眼睛,化身他的魂魄,堕入冥界之中,一场想象与记忆交织的神秘之旅就此展开。然而,在肉身死亡多年后,数字和机械成为新世界的主导力量。人类的历史最终简化成像素般的几何形状,方便科技的记录处理。

参展作品《失身记》  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从被动观看到主动探索:同理心与每个人对身份的认识有关

无论是前往另一个空间去观察、探索,还是完全进入他人的视角去体验、思考,展览中的作品都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挑战参与者的同理心。VR艺术家克里斯·米尔克(Chris Milk)就曾将VR称为比电影更强大的“共情机器”——VR能让人身临其境地进入到一个场景中,通过站在他者的视角来体会彼时彼刻的处境,进而产生设身处地的思考。

因此,对于XR技术来说,创造出更强的沉浸感和体验感是激发同理心的关键一步。策展人车琳对界面文化表示,近年来,XR技术和设备在体验感的提升方面的确有了一些发展,包括设备重量的减轻、显示屏分辨率的提升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化等。另一方面,随着创作者对新的媒介语言不断地探索和试错,XR作品在内容上的制作水准也在提升。在这次展览中,车琳就根据XR技术的特点,为参与者提供了一条“由浅入深”的观展路线。

展览现场,一位观众正在观看VR电影。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首先,参与者会在展厅门口遇到《GO》和《亦真亦幻》两部VR电影。这两部作品分别涉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人在不同地理空间中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在体验过程中,参与者戴上VR眼镜后,不需要其他操作,通过纯粹的360度非强交互的观看方式,进入影片呈现的新环境中,进行第一步的思考。

第二步是来到展馆中心处的房间,体验MR作品《衣橱之间》。在这个作品中,参与者需要佩戴MR头显 Hololens(混合现实头戴式显示器),这也是国内首次使用该设备。MR头显的特点是可以将计算机生成的效果叠加于现实世界之上,它允许参与者自由走动,无需置身于漆黑之中。此外,参与者的走动和位移也可以作为触发点,开启头显设备中的音频和图像。 这正是《衣橱之间》比前两部作品更进一步的地方:参与者需要将身体作为控制器,自己决定体验的速度和流动感。

MR作品《衣橱之间》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MR作品《衣橱之间》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带着虚拟与现实混合后的思考,参与者将进入展馆最深处的两部交互性VR作品《VVVR》和《HANAHANA花華》。这两部作品都要求参与者更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用自己的身体转化成虚拟的输入,然后得到一个新的虚拟的输出。

参展作品《VVVR》 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VVVR》需要两位参与者面对面而坐,当任意一人发出声音,他的声音就会被转译成发光的几何体,从口中流淌而出。人声音效经过“悦耳化”处理后反馈至头戴式耳机,声音的质感和音量决定了发光物体的外观和行动方式,为参与者创造出一种新的感知当下的方式。《HANAHANA花華》受到日本漫画《海贼王》中女主人公妮可· 罗宾的启发,利用VR技术赋予玩家无限繁殖和复制自身肢体的超能力。在一个虚拟的迷幻花园中,玩家可以使用手柄在其中创造虚拟手臂,构建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从而感受数字身体存在当下被唤起的情感状态。

参展作品《HANAHANA花華》 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在体验过以上所有之后,VR作品《失身记》将作为整个展览的总结,引领参与者重新反思个人与历史、身体与记忆的关系。通过进入主人公的身体,观众将体会到一个人是如何在历史中或某些历史的技术中“失身”的。

车琳认为,这样的参观顺序可以让参与者从部分地进入到全部地进入,从被动地观看到主动地探索,从而感受到不同XR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提供我们思考自己的身份和参与到暂时改变自己身份的一种契机。

交互性VR作品《HANAHANA花華》展览现场。图片来源:歌德学院(中国)


至于XR技术能否让人产生更强的同理心,车琳说,这更多像是一个科学实验。她向界面文化回忆了一个曾经看过的案例: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带上VR头显,体验身为一头牛的生活,这位参与者便在虚拟的养牛场中感受到被推来推去的恶劣生存环境。事后,有人问他会不会减少吃牛肉。在车琳看来,这个实验的结果是难以量化的:“这个人如果看到的是平面摄影、报道或视频,产生的同理心会比虚拟现实中更少吗?少在哪里?另外,虚拟现实中产生的临场感,真的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同理心或共情吗?”

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思考同理心的问题,本次展览中的《衣橱之间》或许是一个好例子。当人们戴上MR头显去聆听另一个人分享的性别观念时,就会进入到他/她勾画出的一个现实叠加着虚拟内容的场景中。车琳认为,在这一场景中,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性别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思考——是去产生同理心,去共情,还是去观察,与每个人对于自我和身份的认识有着密切联系。

不过,在同理心之外,一些XR作品已经显示出其他的应用价值。本次展览中的《VVVR》就被认为是一种人声控制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帮助工具,让许多体验者获得了大脑从语言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快感。还有用户报告显示,《VVVR》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包括减少社交焦虑、帮助人放松、使心情变好等。

XR展览“商榷之事:身份”于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798空间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1月29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