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开始扮演关键文化角色?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986   最后更新:2020/11/18 10:52:18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20-11-18 10:52:18

来源:artnet


“你独自待在房间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两台电脑(计算机终端设备)在闪烁。你用电脑与另一个房间的两个实体(人)进行交流。你看不见他们,只能根据他们对你的问题的答复来进行判断,他们当中哪一个是男的,哪一个是女的。或者,阿兰·图灵1950年在他那篇经典论文《计算机和智能》提出了著名的另一种版本的模仿游戏,你必须根据对方的回答来区分,哪一个是人,哪一个是机器。”


这是凯瑟琳·海勒(N. Katherine Hayles)在《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一书中的开篇。其中提到的“模拟游戏”,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图灵测试”,迄今为止仍被称为人工智能终极测试的思想实验。数十年来,人类从各个角度与领域不断地实践着、幻想着、恐惧着被称为“人工智能”的事物;其本质性的概念相较于是一种科学行为,已经被渐渐地推向为扮演一种重要的文化角色。余德耀美术馆一场题为“撒谎的索菲亚,嘲讽的艾莉克莎”的展览,便是以“探讨关于人类/机器生命及人工智能的课题、在策展中使用人工智能程序、并本身可被视作一种计算模型”为自我认知,展开的一场多重语义间转换的探索。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2020


这场展览本是2018年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项中,龙星如“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的获奖方案;2019年展览如期落地在北京798的现代汽车文化中心(Hyundai Motorstudio Beijing)。


两位主角——“索菲亚”(Sophia)是科幻小说中常见的类人机器人,她拥有高度拟真容貌,并被授予沙特国籍。她被电视节目采访、上过ELLE杂志封面、参与过国际大会,宛如“生活”在人类之中,但也被阐释为媒体和技术企业共同撰写的“暧昧骗局”;“艾莉克莎”(Alexa)则不具有“身体”,作为亚马逊开发的智能音箱助手存活于私家角落功能性的“服务”于人类。但因曾被报道对人的一句“Alexa I love you”报以“可怖笑声”而与AI“黑盒”的不透明性和具有潜在窥伺与不可控的一面联系在一起——并非信手拈来的名字,作为机器生命的索菲亚与艾莉克莎本就如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形象那样,是某个隐喻的人格化。


两者在复调的叙事之间“潜行”,一方充满光明与许诺,是诗意与媒体想象的投射;另一方则饱含怀疑和阴谋,是算法黑盒裂痕与技术批判的视角。她们共享一种不明朗的处境,对话、争吵、喋喋不休,或也有时站在一面、有时陷入沉默;展开了一场诗意的“对话”——探讨全球技术政治洗牌、探讨资源和地质改造、探讨量化感情的荒诞,亦探讨用真人训练“人性”算法的黑色劳动和AI的媒介化包装等等……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2020


而今,来到了2020年,在人工智能被更好地祛魅之下,展览有机会小规模的巡展到上海——在余德耀美术馆被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叙事结构重新展开。


如何在不一样的空间中再次让索菲亚与艾莉克莎展开“对话”,对于策展人龙星如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思考:“因为空间的变化,这次其实只呈现了原本展览1/4左右的体量。但我有幸加入了一件原版中没有的作品——Evan Roth的《红线》(Red Lines),艺术家去世界各地网络光缆登陆的地点,用红外摄像头拍摄下了这些风景,并把这些数据传输到网络上,人们可以通过屏幕观看到海底光缆登陆的地点的风景、天气、风和海潮。但Evan的纯艺背景,让这些作为’互联网基础建设’的画面,具备某种可触及的’经典图像’的审美。”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2020


这件新加入的作品《红线》从进入美术馆便开始铺开,与地面上红色线条的“索菲亚”、“艾莉克莎”生命线相呼应,打破了整个展览的空间感——将其有机的嵌入于整个余德耀美术馆之中。“生命线”一直延展,连接起外厅与内厅《红线》作品的全部八屏装置。特别是展厅内部的四个屏幕,更是矗立面向四个不同的角落,如同我们常会在东南亚见到的四面佛一般,以机器的视角看像展厅的四面——“情感界面”、“数字神性”、“数据/资本”和“技术系统解剖”,将原展览中四个部分的代表作品呼应于四面佛的四个面所分别代表的爱情、事业、健康与财运这般呈现给观者。


一改原版展览让观众在“潜行”中展开的线性叙事,在余德耀美术馆中,龙星如造就了一种科技感与宗教感诡异交融的未来幻想,“我会觉得《红线》的存在让展览变得更静默和缓慢了一些,原来的展览像是我建立出来的一个悬置空间,但是这件加进来的作品,某种意义上让它通回了真实的土地。这也正如从2018年至今,人工智能这一议题的发展趋向——被更好地祛魅——这使得许多作品我们今天可以在褪去了‘人工智能’的炒作光环的前提下,被更加放松地看待。它不那么‘悬置’了,但更加‘真实’了。”

“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余德耀美术馆展览现场,2020


虽然取消了原版展览中,散布于空间中若隐若现的AI“对话”,我们却依旧可以通过很多文本的提示,感受到策展人关于人工智能在艺术与文化层面展开创作的一种温柔想象。例如每一件作品与艺术家,除了展览常见的学术性简介以外,还并列着一重“AI版信息”——艺术家的虚假身份和AI作品评论。这部分是龙星如在2019年和展览的技术顾问贺笛用当年十分火热的模型GPT-2(今年发布了GPT-3,数据集更大,训练成本也更惊人)创作完成的。在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辅以创作者自己对大量生成内容的挑选与拼贴形成了最终暧昧不明而意味深长的文本。AI以某种充满权威的遣词造句方式,写下并非通过“思考”下的话语。


这一重AI文本的加入,一方面给予了整个展览被笼罩于一体化的氛围之下而被合理讲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对照了近些年来十分时髦的“人工智能艺术”普遍的创作方式——在训练模型的未知性之上,加之艺术家主体的审美选择。有人诟病于这种创作为一种“假AI”,对此,龙星如表示:“我倒是觉得关于技术形态的创作应当有足够多的层次,如果过分强调’艺术家技术能力自证’,似乎反而会让创作屈服于科技公司已经建立起来的述说模型和技术’默认’的思考逻辑。对创作者来说“真技术”和“假技术”的边界可能是流动的。”


正如《人工智能美学》(AI Aesthetics)中,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的一段话:“人工智能的初始愿景是’认知的自动化’。今天,人工智能开始扮演关键的文化角色,这包括它越来越影响着我们的决定、行为和想象。”


文丨Siyu Li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