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双年展专业户,难民傅丹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215   最后更新:2020/10/28 10:29:18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20-10-28 10:29:18

来源:绝对艺术


对傅丹的介绍,总是从他的传奇身世开始,他的走红与此不无关系。越共夺下西贡后,2 万多人逃去越南南部的富国岛,包括他们一家。父亲造了一条小船,准备划去美国,结果在浩瀚的太平洋中被一艘丹麦货柜船搭救,最后入了丹麦籍。那时傅丹 4 岁。2006 年,他从法兰克福的 Stadelschule 学院(一所当代艺术学校)毕业之后,和老师一起合作了一件雕塑作品《American Traitor Bitch》,就是以父亲当年造的那条船为蓝本。

艺术家傅丹(左)

傅丹在柏林工作,但没有工作室,与其说他是作品的创造者,不如说他更像一名物品的设置者。在很多情况下,他所运用的艺术品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甚至有着辟邪特征,如一件作品的题目《Oma 图腾》(2009)所暗示的那样。这些堆积起来的机器—-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木头十字架,赌场入场券,都是傅丹的外婆作为难民来到德国后,从移民援助项目和天主教堂中所获得的物品。傅丹将这些物品变成了一具庞然大物,产生了一种喜剧化效果,物品的给予者试图将艺术家的外婆在现代资本主义标准化的途径中转为社会化的人。就如傅丹在其它作品所暗示的那样,这一新的正常化的身份将一直保存下来,直到死去甚至死后都摆脱不掉。由此令人想起了另一件类似的无题的雕塑,被安置在会议中心的吊灯所在的巴塞尔的同样的展厅里,是一件垂直的《Oma 图腾》中堆砌的物品的雕塑版,由铜和花岗岩制成。

Oma Totem, 2009, Photo by Mr.Qiao

If You were to Climb Himalayas Tomorrow, 2005, Photo by Mr.Qiao

在《如果你明天要攀登喜马拉雅》(If You Were to Climb the Himalayas Tomorrow 2005)中,艺术家用了他父亲的一些物品,一个玻璃盒子里是一块劳力士手表,杜邦打火机,美国军校的图章戒指,这件作品试图探讨商品在控制和灌输思想的软化策略中所起的作用。这些具有七十年代越南表征的物品,展现了西方繁荣、雄性的图景,揭露了殖民主义的欲望真面目。在此,图像一代的挪用产生了新的社会政治份量。

艺术家傅丹

傅丹出生于1975年,他生活并工作在德国柏林,以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他于2012年获Huge Boss 奖,2013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傅丹的作品多以个人生命经验出发,探讨历史复杂的面向,诸如迁移、殖民、认同等,广获艺术圈注目,2012年《纽约时报》曾评他为“当代艺术圈的宠儿”。


傅丹个展“ IMUUR 2”展览现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2013

傅丹标志性的作品包括对美国国旗的复制修改、以及用薄钢板来复制自由女神像的各个部分(《不受控》,见上图),他擅长于创作一些充满标志性权利的作品。Nancy Spector(古根海姆基金会副会长兼总策展人)表示:“古根海姆年度候选名单上的艺术家都很强,让人难以抉择。” 而在Hugo Boss奖公布的声明中,评委会作出这样的评价:“傅丹富有自信而又微妙的作品表达了许多与文化身份、政治及历史相关的迫切的问题,通过横跨了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变化且充满诗意的形式来激发了这些主题。”



“Garden with pigeons in flight”展览现场

傅丹在国内有大批藏家粉丝。据悉,陆寻是国内最早收藏傅丹作品的藏家,周大为收藏了傅丹颇具争议的作品《百威淡啤》。傅丹2012年用金、纸板、邮票创作的这件作品,外表朴实得就是一个纸箱子。周大为说:“我通过美术史的角度来收藏。”

She was More Like A Beauty Queen from A Movie Scene, 2009, Photo by Mr.Qiao

对于自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当代艺术家傅丹一直觉得不可思议,在艺术学院的一个绘画老师曾在给他的推荐信里写道:“傅丹上了一年我的课。我或许不能理解他的创作理念,但我强烈建议他退出绘画”。

他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来自一个工人阶级的家庭,我的父母并不富裕,我也从来没什么钱。当我刚刚开始做艺术,只有我和我的朋友,刚刚够活,在店里做搬运工,什么都干。搬去柏林也是因为那边有便宜的公寓。现在我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认同当然会变化,经济上也是。这也是艺术世界里疯狂的一面。很多人没什么钱——我并不是说有人真正活在贫穷之中,而另一些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难道不是很分裂吗?在这个世界里存活的人必须坚强一点,不然就会得心理疾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