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末日生还者的视角,游览郭城的展览现场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828   最后更新:2020/10/14 10:38:40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20-10-14 10:38:40

来源:BIE别的


郭城,抽象神谕生成器,不锈钢镀钛,铜磬,木棒,定制电路,LED 显示器,盖格穆勒管,2020

郭城的装置作品 “抽象神谕生成器” 悬挂在魔金石空间的展厅中央,中心一只铜磬向外发射出八道金色的光芒,正上方是一个符咒模样的屏幕。它如同一位技术先知,观众拿起磬锤敲击铜磬将之唤醒,余音袅袅中,屏幕上逐一显示出四个大写英文字母,像是一句网络暗语。你调动自己的语言本能和网感,尝试破译这条随机生成的谜题。这个情景很像 2020 年人们大部分时间的状态,在神、技术、随机事件和更加扑朔迷离的网络信息中寻找答案。

郭城,抽象神谕生成器,不锈钢镀钛,铜磬,木棒,定制电路,LED 显示器,盖格穆勒管,2020

艺术家郭城学习工业设计出身,设计的思路仍然体现在他的创作中。然而,如果说工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顺滑的用户体验来服务人类文明进步的美梦,那么郭城就是一个最不识趣儿的设计师。他的作品无意于提供任何服务,相反,它们就像安静的公寓里一根漏水的管子,持续不断地发出声音,搅得人心绪不宁。

“郭城:近乎无意” 展览现场,魔金石空间,北京,2020

郭城个展 “近乎无意” 正在北京魔金石空间展出,一眼看去,尽管有植物、红外线、圣光这些显示出生命与神性的元素存在,现场仍然呈现出一种疏离且荒凉的气氛。“(临时的) 小器具” 系列是一些长得很像机械昆虫的东西,它们固定在一根根有弹性的长杆末端,在空气中机警地嗅来嗅去,滋滋作响。它们的使命是探测环境中的辐射值,直至环境中的本底辐射强度衰减至人类世开始之前的水平为止。

郭城,(临时的)小器具系列,定制电路,Arduino,盖革穆勒管,铝,碳纤维管,水泥砖,2018 - 2019

“人类世” 是一个尚存争议的地质学概念。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地质及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巨大影响,有科学家认为地球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地质年代,即 “人类世”(Anthropocene,有时也被写作 “人类纪”)。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世开始于 1945 年三位一体核试验(Trinity test),自此之后,地球大气环境中的本底辐射(background radiation)激增。可以想像,只要有电,郭城的小器具将宿命般地一直工作下去,甚至直至人类消亡。

郭城,(临时的)小器具 No.1

“(临时的) 小器具” 系列装置的零件都直接暴露在外,有的固定在一个混凝土块上,有的从植物里伸出来。这种没有外壳的机器也容易让虚弱的都市人产生轻微的晕厥感,就像一种裸露的真相,毫无温存。“作品的概念早就想好了,” 郭城说,“而形式和制作的逻辑是从我当时正在玩的一个游戏《辐射 4》当中来的。” 在游戏中,玩家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回到被核爆炸之后的地表,四处寻找材料拼凑成可以用的道具。“后面混凝土块进化成支架,增加了植物,变成了植物和探测器之间的对话。” 也可以想像,是植物重新占领了地表,在空气中探寻着已成过往的人类文明的痕迹。

(临时的)小器具系列,“郭城:近乎无意” 展览现场,魔金石空间,北京,2020

实际上,以 “游戏玩家” 的视角进入郭城的作品,是一种很好的角度,想象自己以一种非人类的形式重回这个世界。在 “琥珀” 系列作品中,郭城将人造物 —— 塑料叉子、金属、不明物体等 —— 包裹在混凝土块中,或者露出一角,或者呈现在红外线仪器中。树脂化石令人遥想远古,而这一系列人工的琥珀则延伸至未来。时间轴在这里被大幅度拉长,人类的活动周期逐渐缩小成一个点。“琥珀 1 号” 中,观众能听见混凝土里正传出怪异的敲击声,就像被偶然封印的恶灵,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技术随即被转换成一个不可理解的可怖的存在。


“琥珀” 系列,“郭城:近乎无意” 展览现场,魔金石空间,北京,2020

“琥珀” 系列创作于 “(临时的) 小器具” 系列之后,可以看作是艺术家对后人类世界的一种想象,而此次并未展出的作品 “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2017) 则像是对 “前人类世” 的找寻。在这件作品中,郭城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西北的一块二战后填海造出的土地上,制造了一块 “无人类痕迹” 的土地。这块土地面积为 1 平方米,深度为当地填海造陆的厚度。郭城分步挖出这块土地,清除了土壤中的两种人造物 —— 由二战废墟而来的建筑残渣构成的表面硬化层,以及下层土壤颗粒吸附的微塑料颗粒,然后再将处理过的土地重新填回坑内。整个过程被记录在视频之中。




郭城,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2017

与另外两件作品相比,这件包含大量劳动的作品显得颇有浪漫主义色彩,还带有一丝怀乡的忧伤。

作为一名设计背景的艺术家,郭城习惯于一种颇为理性的工作方法,先提出一个完整的概念,再寻找方法将之执行或实现。他一面在同济大学兼职任教,一面通过一个个项目推进自己的思考和创作。因此他的作品常常显示出阶段性的联系。在以上三个作品围绕 “人类世” 进行探讨之后,郭城的研究将一部分转向互联网中的人类行为。2016 年的作品 “呼吸抑制” 通过医用呼吸设备,将互联网通讯障碍转化成呼吸困难的感官体验,进行中的项目 “网络游者” 则延续 “呼吸抑制” 的思路,将虚拟的网络防火墙与其真实的基建地点联系在一起。目前,郭城正在尝试将社交媒体短视频中被风吹动的旗帜还原到现实空间中。

寻访中国网络壁垒节点(网关)的 IP 地址的物理坐标定位,来自项目 “网络游者”,照片由郭城拍摄

“郭城:近乎无意” 将在北京魔金石空间展出至 2020 年 10 月 17 日。

//作者:陆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