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同学们,不要怕羞,一定要偷偷憋着使劲
发起人: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回复数:0   浏览数:1164   最后更新:2020/09/05 16:53:43 by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20-09-05 16:53:43

来源:邱志杰工作室


家日久,神兽出笼。


同学,祝贺你,开学了!

开学了,免不了的——老师致辞。

现在,听听邱志杰老师怎么说(保证远离老生常谈)。

邱志杰,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导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规定动作之外,
得有一套自己的自选动作

我并不相信90后“脑残”的说法,我相信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际遇。而且我还特别不相信××后、××后的代际模式。我更相信孔夫子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类按照生理年龄的代际模式。人在20岁的时候总是好奇和贪玩的,到了三四十岁,看着孩子出生,看着父母的头发出现斑白,会开始产生人生感喟。到了50岁,会思考国族的命运和自己的天命为何。今天的未来的21世纪的“10后”有一天也会老去,也会需要承担责任。而真正敏感的人,总是超越他的代际和性别、地域等给定因素的。一个20岁的人,当然也可以把目光投向历史和世界,从而远远超出自己的同龄人。

这就更需要我所提到的明确方向的主动学习。必须时常进行深刻的自我调查,明确自己的长短优劣,自己最愿意去做、最不能放弃的事情。然后为自己设计独特的学习计划和创作计划。好的艺术家,某种程度上都是自学的。不要把我们老师们安排的课程当作一种规定动作,在此之外得有一整套自己的自选动作。说实话,有了自选动作并能随时学习吸收的同学,是否完成规定动作反倒在其次。而缺少自选动作只考虑好好完成给定任务的,其实对给定任务反倒是没有吸收能力的。自己的主心骨越强,越会有能力吸收老师们提供的营养,也能够善于转益多师,知道该去旁听别的什么课程。

要用创新来获得成功,
而不是靠踩着别人身上

大家之前上过我的课,应该都知道我最反感“成功学”。我做南京长江大桥自杀干预计划,最痛切的感受就是整个中国社会被成功学绑架了,而且成功的标准太僵硬了。当它僵硬成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那就是一套把人逼死的意识形态。机场书店里卖的都是办公室兵法之类的书。我们其实是需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传统是一个很尊重失败者的传统。历来大家喜爱有尊严的失败者项羽远远超过成功者刘邦。所以我们要善于失败,但也要敢于成功。我们要追求的是另一种成功,是关于责任感和幸福感的成功。这就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佛家讲“勇猛精进”的真义。我常读梁启超的成功论,他说“做事者立于不败之地”:

不知败于此者或成于彼,败于今者或成于后,败于我者或成于人。尽一分之心力,必有一分之补益,故惟日孜孜。但以造因为事,则他日结果之收成,必有不可量者。若于目前,以为败矣败矣,而不复办事,则遂无成之一日而已。故办事者,立于不败之地者也;不办事者,立于全败之地者也。苟通乎此二理,知无所谓成,则无希冀心。知无所谓败,则无恐怖心。无希冀心,无恐怖心,然后尽吾职分之所当为,行吾良知所不能自己;奋其身以入于世界中;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青年梁启超


同学们,这样的文章,正是下酒的好东西!

去除了成败心,你才可以积极刚健地追求成功,而不走火入魔。当然,你要用创新来获得成功,而不是靠踩着别人身上。你不是要去和别人争抢同一块蛋糕,这样你有的吃别人就没的吃了。你要做的是去把蛋糕变大。然后,我们可以谈论理性和勇敢。


时间的货币要用来交换回物超所值的成就感

做理性的人,意味着你要全面评估你所要投入的事业的前景。它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你所要聚焦的领域的矿藏是否丰富,它是否已经被淘金者洗劫一空。这时候,你要有长远的目光,急功近利者得其小,目光远大者得其大。你把时间和生命投入某个领域,这是用生命在投资。时间的货币要用来交换回物超所值的成就感、存在感和生活资料。比如,在当年当代艺术还是地下状态,还远远看不到市场前景的时候,我们这代人既是因为爱和信念而提着脑袋坚持,另一方面也依然是理性的。我们坚信这是社会开放的必然结果。所以此刻你要评估,多媒体表演有多大空间?实验影像和电影工业是一种什么关系?去乡镇扎根搞大计划好,还是去黑桥当“北漂”好?要考研还是要办班?这时候你不得不试着当一个自己的未来学家,你对历史的阅读和理解越深刻,是越可能提供经验上的帮助的。

做勇敢的人,是要战胜内心的恐惧和周围的庸俗,勇敢地坚持自己的选择。疑惑和恐惧会反复袭来,家庭、社会、经济的压力会扑面而来,自我价值的评估会反复倾斜摇晃,但是你要相信,只有劳动才能改变命运。你有了独特的角度,在独特的地点深挖过,即使行为显得怪异,即使可能由于探矿的失误,深挖下去之后一无所获,你也会因此获得独一无二的经验。还有时候种瓜得豆、种豆得瓜,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不种的人,肯定既得不到瓜,也得不到豆。你越是经过理性分析,内心就会越强大。理性不是让你不断地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活得小心翼翼活得猥琐。理性应该是让你勇敢和坚定。别怕,孩子们,你们还输得起,很值得赌一把。你所能失去的只是平庸。

有了理性,有了勇敢,你们才是智勇双全的好汉或者好女汉子。我时常感到,有一种恐惧深深地盘桓在你们这一代人身上。不知道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期盼、成功学的压力、大学生“蚁族”的威胁,资本主义或城市化,社会贫富差距,或仅仅是高房价,就连“白富美”“高富帅”这样的流行词都在说出这种恐惧。要战胜这种恐惧,就需要理性而勇敢。大胆假设,努力实现,接受现实,你就能获得无憾、无畏、无住、不羁。


一定要偷偷憋着使劲

一句话,就是要降低创作的门槛。别把创作当作一件需要郑重其事的事情来看,别把创作当作一种智力、体力、财力、时间的门槛都很高的事情来看。创作不是在你完全学会创作方法之后才能开始的。方法永远学不完,储备永远不够,野蛮的创造力要溢出这一切。内心要是有创造欲,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土法上马,照样要去创造。越土法上马,越存在创新的可能。所以,要去阅读,要去了解历史,但是要警惕知识分子的文雅。凡·高并不太熟知美术史的。

邱志杰《重复写一千遍〈兰亭序〉》


也不要怕羞,怕做得不好闹笑话,一定要偷偷憋着使劲,有了自己得意的东西才拿出来展示。艺术是需要交流来激荡的,互动、讨论会让你们少走很多弯路,迅速进步。另外,你怕羞不敢拿出来,有时候是因为你参考了流行的作品,觉得自己做的和那些东西有距离。而这种有距离,有时候并不是你的作品不好,是因为那些流行的东西不好。更何况,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有时候你自己未必满意的东西,偏偏就是别人最买账的东西呢。我的《重复写一千遍〈兰亭序〉》和“不”字的照片,都是在你们这个年龄做的。至今我都没有觉得有多么了不起,我后来做的很多东西都要好得多。但当时就是野蛮,敢做敢干敢展示。结果很多人莫名其妙地说好,现在成了关于我的刻板印象。从抄写《兰亭序》的1990年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停止过野蛮的高产,是因为我不太相信标准。自己很得意洋洋的作品,很可能值得警惕。别人众口一词夸奖的作品,也照样很可能值得警惕。如果所有的标准都值得警惕,那么我只能追求数量。不断地觉今是而昨非的过程中,不断生产。一路野蛮冲撞,制造夸奖无数、被鄙视无数、自己后悔无数、心中没谱无数。

苦思冥想小心探求的谨慎,不见得能让你挖到宝,所以我采取了非常愚蠢的地毯式轰炸的办法。不求精准打击,但求倾泻弹药。我们要反思,但过度反思是自我阉割。在标准紊乱的时代,如果不能生活得更好,我们起码可以生活得更多。这种态度,会更有生殖力。于是,相信工作量,相信熟能生巧,相信技进乎道。

我的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或者引以为戒,或者变本加厉。


最伟大的学院应该是没有教师的学院



一个好的共同体不是集体,不是兵马俑阵列般的相同的个人复制乘倍,而是一些独一无二的个体之间的相互泽惠和依存。因此,共同体内部,内在地包含论辩和质疑。质疑是对对方的理性的一种最大的尊重。我们从来不去质疑一个非理性而丧失了我们的尊敬的人,不是吗?我们从来不会疯狂到去和一个疯子讲道理。我们用批判来表达我们的尊重,而理性和批判的精神应该是:任何一种新的思想状况出现在眼前,一定要积极质疑,极力辩驳;经过努力,无可辩驳者,欣然从之。所以,理性精神内在地包含“无我”的精神。你所持有或我所持有的观点都不是你我的问题,只是观念市场上的一些产品而已。有了这种“无我”的状态,我们能比较快地进步,而不沦为自恋和迷信。这个“无我”的态度,我在课堂上给同学改方案的时候其实是持有的。就算我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观点,也并不当作“我的”观点来捍卫,而是当作事情本身该是的道理来讲。不同的说法如果能修正和发展之,求之不得。“无我”,就是把“我”的工作当作“我们”的一种试错。

而对外,尽力去发现与我不同者的优点,尽力去赞美吧!不要让无意义的争论消耗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智慧。这个原则叫作“远交近攻”。

我从来都认为,最伟大的学院应该是没有教师的学院,只要一群善意的、智力相当的、有所差异的人聚集,就能够互相启蒙切磋。这个理想就是传说中的柏拉图的“学园”。你们是可以做到的。


本文节选自《无知者》中的《给总体艺术工作室新生的一封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