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展的布展:一次”技术“访谈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142   最后更新:2020/07/31 11:15:46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20-07-31 11:15:46

来源:上海民生美术馆


展览“随物生心”筹备于疫情下的特殊时期,21组件作品包含了各类复杂的动态装置,美术馆的布展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观众或许难以了解到这些看似简洁直观的作品背后隐藏的复杂性:大型装置《流动的风景》如何实现有序起伏?《LED地平线》中长达24米的灯带如何平直地固定于钢梁之间?如何悬挂8块沉甸甸的方形钢板?布展团队不仅要到时间的紧迫性,还需要预测各种风险,考量种种不确定因素。为此,我们对民生美术馆项目负责人高山进行了一次“技术”的访谈。

左:曹昱,右:高山


“随物生心”的布展过程让我们经历了一次特殊的体验,作品呈现背后是人与物的遇合、触碰再回到共生的这样一个平衡状态,当你对身边之物存有敬畏之心时,它们的面貌才会有所不同。

Q:在展览“随物生心”的布展过程中,实现难度最大的作品是哪一件?最关键的难点在哪里?
高山:其实就作品的呈现状态来说,我们没法将“难度”量化。布展中最耗时费力的作品也不见得难度最大,而有几件作品确实一直在煎熬着大家的耐心,尤其是《轨道》这件运动装置。
在二楼展出的所有13件作品中,第一件拼装好的就是这件。那个时候对“拼装”完成和正常“运转”存在认识误区,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统一先拼装后调试。拿《轨道》来说,前期经历了漫长的调试过程,始终与正常“运转”存在差距,最终发现地面的平整度是才保证它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艺术家 Tommi 和 Petteri 这两人的作品有一个特点:作品在正常呈现或运转的时候,观众根本不会留意或者觉察这背后有多少的工作量,这是我们在工作中觉得有趣的地方,好的创作总是以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作品本身。

Q:《流动的风景》这件作品中装有一个数字定时系统,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以及它是如何设定和运作,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规律动态?


高山: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直观感受像是一座极简软雕塑,它是艺术家根据现场空间做的新版本,最大的变化就是采用了帆船布料。帆船布轻盈与通透的特质瞬间可以让人感受到布面在“呼吸”。这件作品由两套程序控制着内部的四台风机来运行,控制程序是曹昱及其技术团队根据 Petteri 的要求编写的。第一套程序是四台风机用时一刻钟将整个装置充盈,接着切换第二套也就是观众看到的这个起伏状态——整个装置在白天重复着由高点塌陷至2/3处后再回到高点的往复循环运动。

Q:《LED地平线》这件作品看起来仿佛是长长的走廊中间悬空的两条平行线,那么这两条灯带是如何平直固定的呢?能否详细介绍一下《LED地平线》这件作品的装置原理?

高山:2019年11月 Petteri 来美术馆做空间勘察,当时他就在北走廊绕着这些承重钢梁转来转去,对空间的敏锐度也源于他的建筑学背景。2020年1月开始陆续接到他邮件过来的安装呈现技术图纸,是专业建筑师的那种图纸。也就是说,专业到图纸里面的所有不锈钢配件都需要单独定制,其他材料需要测试后订购,再后边的工作就不赘述了。
回到问题里,两条 LED 灯带是各有800枚白色灯珠分别焊接在两列铜焊丝上,一边直接用钢配件固定,而另一边各悬挂了一块约30公斤重的被打磨过的钢锭,即便是这样的配重在焊接完灯珠后,整条24米长的灯带中部还是有所下垂。钢梁是“工”字型,电源线直接从天花顺着钢梁的凹槽处顺下并分别夹在两列焊丝上,很自然地隐匿在一处。每一枚灯珠都是经过手工缠绕焊接,被通电后的个性化差异逐渐变得明显,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整个长廊被营造成一个影影绰绰不断变化的极昼氛围。

Q:《物质波》这件作品中,在调试长铝板的左右摆动速度和幅度的时候是否有碰到什么困难?
高山:这件作品是从余德耀基金会借展的,原本 Petteri 是建议从芬兰调配一位工程师来负责装置的安装及调试,但是因为种种现实原因没法实现,我和曹昱只能自己研究,所以每件作品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来研究工作原理。我记得最开始的两周《物质波》的运行很流畅,但后来因为连续的下雨,导致展厅的湿度升高,小钢珠的表面受潮而影响了它的滚动。所以有一段时间它的运转并不流畅,直到技术团队调整了电镀铝板下面的弹片才把问题解决。这也是这次布展期间我非常感慨的一点,这些装置里哪怕非常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件作品的运行状态,这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也带着一些反思吧。

Q:《弹力场》装置给人以非常直观的机械感和节奏感很强“哒哒”声,仿佛一件精密仪器呈现了一种复杂性。如此复杂的装置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呢?

高山:我还记得当时迟迟没有拿到 Petteri 的确认方案,曹昱干脆从凤溪镇用皮卡拉来了搭建顶梁的木方,就在美术馆的仓库刷了白色涂料,将可能定位52个点的64处全部打孔后嵌入沉头螺母,若是在现场你注意观察一下天花板上的木梁龙骨就会发现一些空的螺母。隔天拿到 Petteri 的方案后就开始现场激光定位、固定木梁和弹簧、地面铜丝和小马达,这部分看得见的工作挺快。后来我们在一起闲聊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叹,这对芬兰艺术家所有作品的布展准备工作占据了工作总量的一半还要多。

Q:在《电磁装置》这件作品中,这些沉甸甸的钢板是如何稳妥地悬挂于展厅并且承受住钢板的一次次振动的呢?
高山:这8块方形钢板离地是30公分,我们只能用液压车来拖动和定位它们。后来园区工程师建议我们将钢梁中部的受力分散开以保证安全,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将钢板的悬挂点从钢梁的中部移到了边上。这样钢板对建筑钢梁的拉坠力就被分散到了各处,既保证了作品的展出也排除了隐藏的风险。
这件作品属于声音装置,行走于这个场域的观众无意间会听到通过钢板下方电磁铁的震动产生的高频,隐秘低沉的声音会突然响起又渐渐消逝,似乎是在与大家捉迷藏。这让我想起17年“透明的声音”展览中 Dominique Blai 的那件“唱片”装置,声音时隐时现、若即若离,观众需要沉下来心才能激活作品的内在空间,对话也会由此打开。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