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破坏: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 | OCAT研究中心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288   最后更新:2020/07/28 14:00:58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20-07-28 14:00:58

来源:OCAT研究中心


《艺术破坏: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

in OCAT Institute Library

[瑞士]达瑞奥·冈博尼 著| 郭公民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9年7月


目录


译者前言(代译序)

中文版序

致谢

引言


第一章 理论与方法

偶像破坏之意象

艺术破坏与艺术史

“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

方法与学科

类型分类


第二章 历史概述

保护、使用及象征

拜占庭与宗教改革

法国大革命

遗产的保护与朽败

旺多姆柱的倒塌

世界大战

纳粹主义与“颓废艺术”

现代“遗风余习”


第三章 东欧“共产主义纪念碑”的倒塌

断代、分类、地缘

苏联的偶像破坏、宣传、偶像崇拜与艺术

1956年的布达佩斯

巴士底狱、柏林墙与耶稣基督教堂

由下而上,自上而下

徽章和命名,绘画与建筑

相悖的记忆

对待纪念碑的方式

列宁在柏林

评判标准与审美沦丧


第四章 民主社会的政治偶像破坏

卢德和罗卡马杜尔

选举权运动

正义女神喷泉

“文化恐怖主义”


第五章 第一世界之外

中国的社会主义

解放、战争与宗教

手工图像与毁谤画

“屠戮壁画运动”与侯赛因的纪念碑


第六章 偶像破坏与图像泛滥

偶像破坏与大众传媒

独一无二性与偶像破坏

现成品


第七章 自由艺术与“自由世界”

西柏林政治纪念碑

现代艺术与冷战

体制化与挑衅行为

“雕塑大道”


第八章 合法滥用

著作人格权与言论自由

列宁在纽约

艺术中的政治迫害

所有者的插手干预

道貌岸然与“合乎礼”

《倾斜之弧》

意识工业


第九章 公共场所中的艺术毁坏

“汪达尔主义”、理由及意义

1980年,比尔

“粗鄙的趣味”与象征暴力

“新一轮偶像破坏运动”?


第十章 博物馆与病理学

门槛

攻击与反攻击之法

精神病理学与心理学剖析

说辞、文过饰非、寻求关注

基督、艺术家与自诩的创造者

谁惧怕现代艺术?


第十一章 “美化式汪达尔主义”

美观、洁净与彻底砸烂旧世界

形同破坏的重建

扩大化的遗产与选择性保护

“雕塑像癖”


第十二章 教会艺术的革新253

艺术、宗教与自律

“圣叙尔比斯艺术”

教堂艺术的现代化

视觉上的渎神

净化


第十三章 现代艺术与偶像破坏

现代主义与反传统主义

互逆的现成品

宛如艺术的艺术破坏

形同批判和抗议的“偶像破坏”

“用来破坏的物品”——“坚不可摧之物”


第十四章 错把艺术当垃圾

“视频盲块”

互惠的现成品

事与愿违的宙克西斯

颠倒的世界

重划界限


第十五章 取消资格与遗产

“去艺术化”

诋毁技巧与总体目标

博物馆与挪移

伪造与变换身份

一枚**的两面

质疑物质保护


注  释

参考文献

鸣谢图片提供者

译后记


1980年,在一份瑞士的地方报纸上,有位园艺师刊登了一则广告,说自己急需十四个旧电视机屏幕,用以修复一件因不被承认是雕塑而被丢进垃圾场的作品。这件作品名为《视频盲块》(Video Blind Piece),由艺术家杰罗·明科夫(Gérald Minkoff)创作。其被安置于一所新建学校附近,在开幕式前明科夫布置作品时,周围地面尚未整顿完工。展览期间,艺术家回到现场为作品拍摄照片,却发现地面施工完成而作品已不见踪影。处理掉作品的园丁解释“以为它们是附近学校丢弃的废品”,艺术家却说由于作品安置妨碍了园丁清理场地的工作,加之制作材料并不昂贵,因此成为园丁嘲讽此类作品不像艺术的报复对象。同时,在这场于比尔(Bienne)举办的第八届瑞士雕塑展(SSE)中,被展出的作品半数亦都被故意或匿名地损坏。

杰罗·明科夫作品《视频盲块》完成于1978年的草图,转载于1980年比尔瑞士雕塑展目录

《视频盲块》,埋在地上的电视屏幕细节图,登载于报纸上一张摄于1980年6月5日的照片

安东·埃格洛夫(Anton Egloff)的《飞翔侧影》(Profile of a Flight,1976-1977年)部件,在第八届瑞士雕塑展上遭到毁坏的情形


另一相关历史事件即1989年柏林墙倒塌,偶像破坏风潮接踵而至,这股风潮使认为西方合法政治活动中偶像破坏已消失的观点不攻自破。由那时起,故意拿艺术和建筑作为攻击靶标的做法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愈益增强。

1989年柏林墙倒塌


关于艺术破坏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从艺术史层面对于此问题的探究迟迟未曾开展。在西方学术传统中,“偶像破坏(Iconoclasm)”是艺术破坏的历史原型,早在中世纪已引起神学家、哲学家们的关注,且多有涉及图像理论之论述。但当时基本只将其当作神学或哲学的论争话题,探讨的重点并非针对艺术及作品本身。法国大革命中围绕艺术破坏展开的论说,则更多体现了上层文化对下层文化的污蔑与打压,“汪达尔主义(Vandalism)”一词产生并借以映射大革命时期群众捣毁具有文化价值的物品的不当行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套理论被沿用,要么只予以单纯的谴责,要么将其用于政治派系或艺术流派间的攻讦。在20世纪下半叶,才有路易·雷阿(Louis Réau)、大卫·弗里德伯格(D**id Freedberg)、达瑞奥·冈博尼(Dario Gamboni)等几位学者相对客观、系统地在艺术研究层面对艺术破坏这一命题加以专业化梳理与探讨。

一幅被涂抹的基督像与十字架上的基督像的对比。出自《克鲁多诗集》(Chludov Psalter),9世纪中叶。国家历史博物馆藏,莫斯科。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他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No sabe que hace)约1814-1817年,毛笔画。铜版雕刻美术馆藏,柏林。1814年,在马德里发生了与费尔南多七世从法国归来有关的反议会暴力事件,该画可能就影射了此事件。


达瑞奥·冈博尼(Dario Gamboni)是瑞士著名艺术史学者。1954年生于瑞士伊韦尔东,先后就读于瑞士洛桑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东京大学、苏黎世大学等高校担任客座教授。担任过瑞士联邦文化办公室高级客座研究员、麻省威廉斯敦克拉克艺术学院克拉克研究员(2010-2011)及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马克思·普朗克学会(Max-Planck-Institut)客座研究员(2016)等。曾受教于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研究专注于18世纪末至今的视觉艺术(尤其是1900年左右)、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接受史与接受理论等。出版艺术破坏领域著作《现代偶像破坏:当代艺术理论与艺术汪达尔主义》(1983)、《艺术破坏: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1997)及众多学术文章(详见文末)。


达瑞奥·冈博尼一直乐于探索艺术品生产和接受的社会条件。他所征引的材料广博且重点突出,辅之跨时空、跨越文化对比,通过探索现代艺术与破坏性之间的关系,使现代艺术研究反哺于艺术现代性本身的反思。基于1980年瑞士比尔雕塑展及1989年柏林墙倒塌事件,在偶然性与理性逻辑的碰撞中,“艺术破坏”课题酝酿而生。



《艺术破坏: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一书是对现代偶像破坏所作的首次全面研究。作者将研究视点放在艺术破坏这一艺术史研究中鲜有人问津的重要主题之上,在对艺术破坏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观念看法以及行为分类等问题作了历史与理论的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原因、动机、行为语境及其在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等方面,对以往两个世纪中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各种攻击、破坏艺术作品的行为以及破坏者等案例作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该书不仅对我们了解艺术品自创作完成之后的遭际与归宿、观众对艺术品的接受反应有特别价值,而且对于理解现代艺术中有关艺术与非艺术这一基本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蓄意攻击或销毁艺术作品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哪些变化?而在关于艺术作品曾经以怎样的方式被定义、被创造、被珍视以及被贬低这些问题上,蓄意攻击或销毁艺术作品又教给了我们什么?



本书第三、四、五章研究了攻击行为的政治动机及理由。从19世纪开始,图像与政治策略之间、机械复制的图像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体现在共产主义纪念碑及象征符号的清除、零星的民主社会案例及挪用西方世界以外的图像等多个方面。同时,艺术破坏行为可以根据行为人及其发生环境划分多重语境。如由作品所有者或法定当局执行或指使的破坏行为,其挑战了艺术家的著作权与言论自由;在户外空间、公共空间犯下的破坏罪行;由遭人唾骂的个人在博物馆这类神圣的和受到保护的场馆里犯下的破坏行为;以美化、卫生、现代化或营利为由加以辩护的破坏(美化式汪达尔主义)。在第十四章中,作者详细分析了一类“错把艺术当垃圾”的案例,即销毁行为的产生被解释为不被人视为艺术所致——如开篇提到的比尔瑞士雕塑展。通过分析独特的攻击行为与寻常的损坏行为这类不起眼的实例之间的关联,就像弗洛伊德所提到的玩笑的情况一样,这种间接的启发指引可以让被压抑的东西重见天日。由此,我们可以将毁坏和破坏行为视为一种可以被理解为创造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的持续过程,一种更宽泛现象的极端形式。偶像破坏的历史会继续同艺术史如影随形,见证艺术的重要性及其分量。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偶像破坏”

《被推翻的偶像》(The Overthrown Idol),1791年,蚀刻凹版画。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巴黎。

维艾什(D.Vierge)《旺多姆柱的倒塌》(The Fall of Vendôme column),1871年5月16日,福蒂纳(F.Méaulle)所作雕版画,发表在维克多·雨果《凶年集》(L’année terrible)中,巴黎,1874年。


本书的研究主要附属于艺术史,被拟定研究的是艺术作品破坏行为的史实性及特性。同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艺术的社会接受问题上,且是“非常态”的艺术接受。可供察觉层面的要素会获得更多重视,而非以往对此类行为的精神分析学层面的解释,因此研究突出了由某个或多个研究者所阐明的各种动机或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虽然本书研究内容的时间横跨两个多世纪,但作者并非搜集该领域细枝末节,而是设法对既独特又具典型性的材料做出解释,引证材料的数量、质量、涉及空间、被允许研究的程度皆利于更好地阐明包含在复杂情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同一性与相互影响。全书语言生动形象,援引稀奇古怪的实例且配有百余插图,作为学术著作仍通俗易懂,为大众打开一扇了解艺术破坏领域的大门,令人耳目一新。


偶像破坏不只是艺术接受的终点,对它的研究几乎遍及了从最具理论性到最具实践性的方方面面,从提出艺术理论、美学、艺术法则中的重大问题,到有关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再到博物馆研究及遗产研究。偶像破坏行为在物质性的层面上改变艺术作品这一事实,便已在人文学科当下的“物质性转向”这一语境中赋予了它以不容小觑之地位。最后,人类学、科学研究以及全球化进程对艺术史学科起到的影响,已进一步让偶像破坏研究登上了这种新的显要位置。偶像破坏不仅会以各种形式和出于各种原因发生在所有文化和社会当中,而且会随着文化传播发生在社会与社会的遭遇碰撞之中。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该论题具有启发探索的无限潜力。

迭戈·委拉斯凯兹,《镜前的维纳斯》,约1640-1648年。照片显示了1914年3月10日该画遭玛丽·理查德森(Mary Richardson)攻击后的情形。国家美术馆,伦敦。

尼古拉·托姆斯基(Nikolai Tomsky)

1968年至1969年间创作的列宁纪念碑(1991年被拆除),柏林,腓特烈斯海恩,列宁广场,其上挂着一条写着“拒绝暴力”的标语,用来抗议打算拆除它的计划。

阿尔曼 · 费尔南德(Armand  Fernandez),

《有意的汪达尔主义》(Conscious Vandalism)1975年,在约翰·吉普森画廊(Gibson Gallery)里发生的“偶发艺术”,纽约


参考文献

[1] [瑞士]达瑞奥·冈博尼.《艺术破坏:法国大革命以来的偶像破坏与汪达尔主义》[M].郭公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

[2]José Díaz Cuyás.“A propósito de La destrucción del arte. Dario Gamboni en conversación con José Díaz Cuyás”[J], Concreta, 5, Spring 2015, pp. 43-61.


作者:姜小艺

图文编辑:董一新


OCAT研究中心图书馆同时也收入了此书的英文版The Destruction of Art: Iconoclasm and Vandalism since the French Revolution,Reaktion Books,199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