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昱:聆听郭凤怡的声音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207   最后更新:2020/06/30 11:05:06 by 另存为
[楼主] 另存为 2020-06-30 11:05:06

来源:798艺术  王薇


也是郭凤怡

金杜艺术中心 / 北京

2020年6月3日—8月3日

“也是郭凤怡”金杜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摄影:孙诗)

798艺术:本次在金杜艺术中心的郭凤怡个展以“也是郭凤怡”命名,它提供了怎样一个不同以往的视角或侧重?

林昱(策展人)郭凤怡的展览历史是伴随着我们对于艺术或当代艺术是什么以及对它的批判性思考共同发生的。郭凤怡进入当代艺术界也有将近20年的时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对自身的认识有了反思,针对艺术家的精英或非精英身份的讨论也已经不再具有现实性。郭老师最初的展览“谁是郭凤怡”介绍了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会被认为是一位艺术家的人;后来“我是郭凤怡”意味着一种承认,以及对她作品的解读;再后来的“山水相”则深入图像的研究。当然,郭凤怡也有在大量重要国际展览中的参展经历,那些展览还是比较侧重呈现她极具冲击力的作品。金杜艺术中心位于写字楼中,它的空间特点使我们这次不展示那一类作品。

《气功态遥视太阳分解图》道林纸、彩墨 77.8×54cm 1989

这次的展览不再把我们对艺术世界的思考附加在上面,而是集中关注郭老师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作品以及她作为艺术家的自我陈述来传达的。尤其重要的是,展览展出了郭老师最早期在笔记本上的绘画,这些之前在中国没有被展出过,并且今年在国外的展览中也仅仅是以文献陈列的方式呈现的。这次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郭老师最初是怎么画画的,我们精选了笔记本上的一些涂鸦及反复出现的图像,以图片的方式加以呈现。另一方面,我们把郭老师本人作为一个中心——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这些也体现为另一个房间里其他艺术家和团体因她而制作的作品和内容。

《八卦楼》水墨宣纸裱布面立轴 151×43.4cm 轴长53cm 1992


798艺术:本次展览作品的选择是依据怎样的一个线索或前提,比如时间、媒介或是题材等?

林昱:这是郭老师在北京的第四次个展,以往的展览都是在位于798艺术区的长征空间发生的,而位于东三环的CBD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境,我们在想如何给那些不常去798看展览的人介绍郭老师的工作。我更想把她创作中涉及过的所有媒材以及不同时期的作品都呈现出来,展览力图做到小而精地展现郭老师的创作全貌。

《松》水墨宣纸 168×46cm 1996


展览包括了郭老师从80年代末开始以人体经络、易经、宇宙等为主题绘制的综合纸本作品;还有她以传统文化为对象,在宣纸或成品轴上创作的作品,比如《昆仑文化》、《八卦楼》。还两件比较大型的作品《郭凤怡女神》、《绘画十八年》,从中可以看到图像发展得比较成熟,也能感受到艺术家的自信。因为空间挑高的限制,我们以横向的方式呈现了这两幅作品。郭老师在创作时其实是以平铺的方式从中心向外画,所以这样展示并不影响观看,也回应了她创作时的方式。

“也是郭凤怡”金杜艺术中心展览现场摄影孙诗)

798艺术:在另一个展厅中,除了呈现了一系列有关郭凤怡的影像资料,亦有其他两位艺术家创作的与郭凤怡有关的作品,如果说这是“他人眼中”的郭凤怡,那么这一设置是否意在为展现郭凤怡提供更多的视角?

林昱:你说得很对。郭老师本人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启发或者特殊的视角,所以这个展览去找到了几个不同的点。郭老师跟当代艺术的关系是从2002年的“长征计划”开始的,于是我邀请了长征计划团队参与了这次展览,整理了当时的影像档案,这些虽然不是有意识的记录,但也留下那个时刻、那个环境的宝贵的氛围。我们以整面墙作为投影来呈现,里面有她当年去过的地方、走过的路、参加过的展览,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时代情境,通过档案来追忆。

“也是郭凤怡”金杜艺术中心展览现场摄影孙诗)

徐坦老师为我们提供了2007年关键词项目中对郭凤怡的采访文本。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双重意义的文本,首先它是徐老师自己的作品,这些是他的“采样”,他会基于这个文本对其中的关键词做分析。另外,这个文本包含了郭老师自己的声音,以及她对自己的讲述,这非常重要。虽然她也接受过其它采访,但那些采访都是把她当作一个对象来观察。在这个采访中,她谈论自己如何开始绘画,如何成为一个艺术家,谈论自己和当代的关系、和文化的关系。

“也是郭凤怡”金杜艺术中心展览现场摄影孙诗)

另外,我有幸请到了天才的写作者、来自延安的贾勤。他采用了中国经典文体的形式,包括《说文解字》以及《易经》的卦辞,并将这些和他对郭老师的点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文本。他通过两个字/词入手,一个是郭老师名字中的“怡”,通“仪”,因为郭老师的创作和她的气功实践有密切的关系,他认为这里面和古代的“巫”相关。另外一个是“图”与“画”——郭老师的绘画是从文字开始,从中间向外画,贾勤认为她绘画的图形本身形成了图象,而《易经》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对“象”的阐释,这些都包含在郭老师的画面里。他用这种非常实验性的文本去揭示这些东西。

我们通过这三种来自他者的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从多重的视野,以及作为社会学方法的文本、创作的文本构成对郭老师的追忆、观想和对话,这也是以往郭老师的展览中不曾有过的。


“也是郭凤怡”金杜艺术中心展览现场摄影孙诗)

798艺术:我们知道郭凤怡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艺术指导,但从她的创作中可以观察到一种形式及内容层面有序的推进过程,这可能也是她有别于大部分所谓素人艺术家的一个方面,应当如何理解她自身艺术体系形成的过程和动因呢?

林昱:虽然郭老师留下的言论非常少,但作品本身就是更加诚实的讲述。如果从时间线索来看,她的创作一个是主题发展的过程,她的图像主要来自她的主题,并经过她的练功过程而获得。在绘画的过程中她自身的语言和风格逐渐产生、成长,而且越发复杂。一个艺术家的形成不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在不断进行的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今天我们再对她或任何其他艺术家进行素人或非素人的讨论就是非常不合时宜的了。相反,我们需要提请那些执着于“素人”概念的知识人反思自己的知识观。

《敦煌飞天》彩墨、宣纸 193×68.5cm 1994

798艺术:郭凤怡的创作和气功息息相关,并包含了很多民间文化因素,她的作品在艺术系统中更像是一个异数。如果说在当代艺术这一语境中,以现有理论去分析、划定她的创作是否是有效的或者说必要的?

林昱:这其实涉及到当代艺术如何与广阔的世界发生关系,或者说“艺术能够做什么”问题。精神性的探索和表现一直是艺术实践中的重要工作,这样的作品以及对它的理解,既是艺术作为知识生产的一部分,本身也同事是一种有别于知识的——一种“精神生产”。在现代艺术史上,打个比方,康定斯基1910年曾写过一篇论文《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他专门将精神性与颜色、图形等视觉进行详细的连接和分析。当人类的精神实践已经得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实现,这个作品是否有必要进入艺术范畴,已经不需要讨论了。再有,近几年人们比较喜欢谈论素人艺术,我认为我们仍然可以使用这个词,但要对为什么使用这个词、以及到底是在怎样的知识框架下、以怎样的自觉使用这歌词有清醒的认识。好多年前,在素人艺术这个词流行时,人们常常谈到希尔马·阿夫克林特(Hilma af Klint),一些西方的策展人很喜欢将她和郭凤怡放在一起讨论,因为她们的绘画都有精神性的特点,都在描绘一种“灵性现实”(spiritual reality),是在一种非理性的意识中获得的图像,我认为这是一种在审美和思想层面都非常有价值的艺术。

《绘画十八年》彩墨、宣纸 414.3×70.2cm 2007


798艺术:能否谈谈郭凤怡的创作最吸引你的地方?

林昱:我个人与郭凤怡老师的创作发生切实的关系倒不是通过那些文本或讨论,而是在看了她的作品本身之后。她的图像对我而言有非常强的吸引力,我也非常希望大家能去看她的作品本身,无论是去现场还是通过图片。对我个人而言,因为她没有接受传统的绘画教育,所以她的作品中没有那种固定的、形式化的东西,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家必然会有的在思考和观看的对象、角度、方法,以及形式、风格、语言等等方面的制约。她呈现的是一种无边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又经由她近二十年绘画实践的发展,变成了一个丰厚的、迷人的图像与精神的世界。当她的绘画语言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复杂之后,重新观看早期那些犹如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图,更是让我觉得无比有趣。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