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美毕业展到巴塞尔展会:虚拟展厅与艺术“在场性”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1095
最后更新:2020/06/22 10:51:06 by wangxiaoer97
来源:澎湃新闻 黄松
6月初,原本推迟的瑞士巴塞尔艺博会最终还是取消了2020年的线下展会,6月17日,在这个往年画廊相聚巴塞尔的日子,再次推出了线上展会,如果说3月份的香港巴塞尔线上展会是仓促上线,那么6月的线上展会有没有变得好一点?
除了巴塞尔外,今年多家美院的毕业展也在线上举行。那么,未来艺术家的创作会不会变得更数字化、观念化?当然这或许只是一种趋势的假设,艺术家的创作最终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虚拟展厅也不可能取代实体空间,但却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人们无法安全移动的今天。
中央美院线上虚拟毕业展页面
新的展览方式最初也引发了艺术领域的谈谈,是否必须走进展厅,才能感受艺术的深度与力量?是否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才能构建艺术的话题?当疫情的阻隔让艺术的在场性无法发生,线上模式带来怎样新的创作和观看方式?
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线上展厅
6月15日傍晚,继研究生后,中央美院本科毕业展上线。上线当天还举行了一场毕业季直播,中央美院各学院的指导老师和部分毕业生代表谈及了疫情下的创作,线上虚拟美术馆的搭建。在这场现实中并未发生的虚拟展览中,中央美院1200位毕业生(本科846位)的所有作品都进入到虚拟美术馆之中,并给予每位学生充分的展现空间,这在过去实体美术馆中是难以做到的。
2020中央美院本科毕业展开幕式直播现场,原本应该挂满毕业作品的央美美术馆如今“空白”
2020中央美院本科毕业展中设计学院的虚拟展厅
在现实中被认为相对最接近传统的中国画,虽然在虚拟展厅中相对中规中矩,但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认为,“对于中国画学院来说,不是说驾驭了某种科技的方式,而是逐渐建立了一种独立的思考,这种思考可能是对传统的再认识,以及对于当下、未来的关注。”
在造型艺术的范畴中,向来被认为最传统又最灵活性的版画专业的毕业创作跨出了与科技结合的一步,因为版画作品多需要在工作室依托机器完成,但疫情期间,学生无法返校完成原计划但创作,就有同学借助iPad,让版画结合科技,科技结合艺术,最终运用了数码版画的方式进行创作。
中央美院版画系李百舸的毕业作品《梦语系列.木石图》30×40cm 木口木刻
李百舸毕业作品在虚拟展厅中的效果图
中央美院雕塑系汪加兴作品《两块石头-相遇》 石头、机械装置
汪加兴作品在虚拟展厅中的效果图
2020中央美院本科毕业展中设计学院的虚拟展厅
瑞士巴塞尔博览会线上展厅
北京时间6月17日晚,随着瑞士巴塞尔博览会(下简称“瑞士巴塞尔”)在线上开启,如果说3月香港巴塞尔的线上版本是无奈之下仓促上线。瑞士巴塞尔从先宣布延期、到最终决定依旧线上举行,似乎也预示着疫情之下,传统画廊行业无论纠结与否,都需要去开拓线上市场,因为迄今为止无人知晓全球性线下博览会将停摆至何时,但可以预期的是新冠疫情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将会是深刻并长远的,会在从2020年起的几年内持久存在。
今年是巴塞尔博览会50年,原本3地均将举行纪念活动,而如今展会在线上举办,也冥冥之中以半个世纪的时间见证了科技的发展。介于香港巴塞尔的经验,瑞士巴塞尔更注重线上的“社交性”,虽然世界各地的业内人士汇聚瑞士莱恩河畔的仪式感不再,但281家全球画廊在线上搭建自己的展厅,并且遍及了更多的人。而调整之后的线上平台每家画廊可以上传15件作品(香港巴塞尔为10件),也整合了嵌入式视频、改进外部界面,并推出的线上对话、导览、工作室探访等互动性项目,在信息量更大了的同时,也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几乎“零成本”地参与其中,而经过香港巴塞尔体验,参展商和观众也更熟悉地使用这个线上平台。这也让今年“平静”的艺术市场,泛起了涟漪。
巴塞尔博览会官方公布的线上展厅使用方法
MAI 36 画廊与建筑师合作开发画廊专属的线上虚拟展厅
画廊线上日常“功课”到了线上博览会中整合推出,高古轩在巴塞尔的线上展厅就采用每8小时轮换一次作品的形式(轮换5个批次),这与画廊网站上“艺术家聚焦”板块的模式类似。
高古轩在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的线上展厅
记者在博览会期间进入天线空间、里森画廊、香格纳画廊、博伦坡画廊四家画廊组成的直播间。最直观的观看体验是,艺术品交易的双方始终保持着格调,“直播间”的聊天功能只有画廊发布的作品信息,画廊方的工作人员以缓慢地语速沉着介绍作品背景,而“直播间”的观众一般不发出互动,如今对哪件作品有兴趣,会直接联系画廊工作人员。但据平台数据显示,6月18日举行的一场2小时的直播在2个平台累计观看人数为1.7万余人,这样的直播一共举行了3场。
四家画廊直播截屏(图为里森画廊正在介绍)
里森画廊在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的线上展厅
参与同一场直播的香格纳画廊把“观看疲劳”解读为,“线上展厅每件作品在视觉上会比较平均,不像线下展厅里可能一眼看过去就有很容易能抓住你眼球的作品。”但同时,香格纳画廊也感受在实地展出中,一些画廊展位较小或位置较偏容易被忽略,到了线上展厅画廊与画廊的呈现比较平均,对于“直播”则认为是提供了一种更丰富的线上观展体验。
香格纳在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的线上展厅
除此之外,MAI 36 画廊亚洲代表王维薇还认为,“太依赖线上艺博会也会造成观众对艺术理解的扁平化,并把互动性较大的新媒体艺术和行为艺术排除在大众认知之外,甚至连雕塑作品都可能因为在线上展示的局限性,而被平面的绘画和摄影排挤。而且画廊在选择线上展品时,会倾向更有立即视觉效果、或是较有名气的艺术家的作品,长期如此,对艺术媒材的多元化发展或有不均衡的影响。”“但线上艺博会的讯息相对来说更透明,更全面,更便利于新的艺术参与者加入。”
MAI 36 画廊在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的线上展厅
这也让人想到去年年底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博览会,艺术家卡特兰的作品《喜剧演员》以12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两件,剩一件被一位纽约表演艺术家“有预谋”地吃掉了,这让这件本来就充满调侃的作品,破圈被关注。在当下的线上展厅模式下,是不是没有可能出现“胶带香蕉”式作品所引发的巨大反响和讨论?即便线上展实际上被更多的人浏览。而更令人唏嘘的是,“巴塞尔迈阿密”之后的两个月,疫情席卷全球,这原本寻常的展会,却成为了迄今未知最后一场线下发生的全球大型艺博会。
2019年12月,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博览会贝浩登展位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