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Photoshop很无聊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258   最后更新:2020/05/07 11:33:08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20-05-07 11:33:08

来源:复星艺术中心


编者按

回望过去短短几个月的时光,每个人难忘的经历都将成为2020年春天的注脚,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复星艺术中心在此期间特别推出“艺术家探访特辑”,每期将邀请一位复星基金会收藏或项目合作的艺术家,通过实地探访艺术家工作室的形式,将艺术家在非常时期的生活点滴呈现在公众面前,以艺术家的视角、思考、实践来回顾与记录我们共同经历的这段时光。

本期的艺术家是将自身变成实验对象,投身于计算机时代行为艺术,探讨互联网时代虚拟空间与现实之间模糊边界的林科。


艺术家 林科


我知道这个东西是一个具体的工作,

比如说两三天,

我知道它的步骤是什么样子,

我只是把它完成,它是一个流程。

那样的话就是纯粹的把自己

变成一个机器一样,

在电脑里工作。


自2010年起,林科持续创作了一系列难以被归类的作品,有的是用电脑录频软件创作的影像行为纪录作品,有的是与电脑界面相关的摄影作品。在过去几年中,林科在图片和录像中不断探索。其作品中的原始图像通常来自网络,但却称自己不是“技术宅”,只“使用最基础的软件辅助完成作品”。林科将笔记本电脑作为艺术工作室,从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中提取素材作为艺术作品的素材与形式。

在他的作品中,林科以非常规的方式使用电脑软件,在软件原本设计的意图之外寻找新的功能,从而使得语言从基本的交流功能中得以解放而获得诗性。如果诗歌表达了语言的乐趣,那么林科的作品则呈现了软件用户图像界面的愉悦。


2018年艺术家林科受复星基金会委托,创作了大型AR互动装置作品《亚特兰蒂斯——屏幕快照 2018-02-24 下午10.42.45》。作品作为复星基金会收藏展《一沙艺世界:探索社会几何形态》的一部分呈现于三亚亚特兰蒂斯开幕展览现场,并在展览结束后永久陈列于亚特兰蒂斯酒店水族馆门前的公共区域。

亚特兰蒂斯——屏幕快照 2018-02-24 下午10.42.45,2018,

收藏级艺术微喷,铝板

281 cm × 450 cm,唯一版本


《亚特兰蒂斯——屏幕快照 2018-02-24 下午10.42.45》的巨型背景摄于亚特兰蒂斯水族馆。在这件作品中,林科将复星集团的办公室想象成为电脑桌面。从艺术家的肖像到赞助人的肖像,从艺术到现实,然后再返回艺术。在作品中开创性地创造了一个迷人的双重自画像:林科在操纵鼠标和键盘,我们在他的电脑屏幕中看到林科的肖像,肖像是艺术家坐在电脑前的操作形成的,与此同时肖像上的视频捕捉到艺术家坐在电脑前,在现实世界中操作电脑。林科以当代人的视角连接了两个世界,当代人一部分生活在数字世界里,另一部分生活在现实中。当人和屏幕互为镜像,哪一方才是现实,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林科将他的幽默和主观错位带入到各种广泛的情境之中。

林科为三亚亚特兰蒂斯开幕展览做了另一件作品


林科原来的工作室位于北京,是一位艺术家盖的工作室,后来因为拆迁,房东需要搬回去自住,林科因此搬到了上海。林科在上海的住所,兼做工作室,位于松江社区,是一栋独栋宅子,其中二楼、三楼及地下室是艺术家的工作区域。之所以选择这里,一个主要原因是离其他艺术家比较近,忙完平常工作,想出去散心,只需骑十分钟车就可以去朋友家,然后一起打篮球或聊天。

林科在创作时虽然只需要一张电脑桌,但创作灵感深受环境影响,在北京的工作室时,他会根据季节寻找最合适工作的区域,搬到上海现在的住所后,他也曾多次更换工作的地方,最终选择把卧室改成办公室,地下室因为自然采光,用作艺术家创作水彩画的空间。

林科工作室

近些年,林科又开始了水彩画的创作,这源于艺术家将工作室从北京搬到上海后,在上海新工作室一时找不到创作状态。当时,有感于网络环境的变化不适合他的创作,一时陷入了迷茫,林科便以绘画消解焦虑。他根据真实生活、互联网和杂志,画了大量宗教人物、朋友和波普文化名人的图像。最终,他将这种创作体验与计算机结合,将绘画图像扫描并划分图层,将水彩画进行电子化,再打印在各种材料之上,从而完成了现实到虚拟,再到现实的输出与转换,形成一种独具个人色彩的水彩绘画作品。


工作室中的水彩画



 节选部分采访内容  


Q:疫情发生后,对您的日常生活或原计划有什么影响?


A:在疫情期间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我以前工作很多都是外部来的。像疫情期间你就是完全主动地去做作品,它没有外部的打扰。比如说你每天去画画,你去学习,去做一些想象中的工作。但这个工作不是外来的,是你自己要去创造。如果是创作的工作的话,它有时候是非常快的,有时候就像草稿。如果你完成它,比如说全都是我自己来做的话,要去完成它时,这个是另外一个工作,是机器一样的,每天就把所有的事情完成,那是一个很具体的工作,那种工作的话就非常的...(机械),但是很充实,你除了每天饿了去吃点东西,然后再回来工作,比如说之前我做那个亚特兰蒂斯那件作品时就是这样,我一边在搬家,一边又在做这个,但我知道这个东西是一个具体的工作,比如说两三天,我知道它的步骤是什么样子,我只是把它完成,它是一个流程。那样的话就是纯粹的把自己变成一个机器一样,在电脑里工作。

林科展示近期作品的布展设计


Q:那在疫情期间有做过什么?主题是?


A:我最近在做一个布展设计,疫情期间我可能做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因为这个展览的邀请,我把它们变成了具体的作品,这个作品的主题目前是,我把它的名称叫作:Photoshop,哈哈,it’s boring,其实是关于大卫·霍克尼的一个访谈。这个访谈的标题就叫Photoshop is boring,他在讲他对Photoshop这个东西的看法,我就想这个是我一直以来感兴趣的。

林科谈大卫·霍克尼的一个访谈


Q:大卫·霍克尼的这个访谈对你有什么影响,对你即将要做的展览有何启发?


A:看大卫·霍克尼的画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的画一直以来都很有当代的图像感,对吧,这个当代图像感跟电脑的图像又有一种神似……我不知道他们谁先谁后,好像大卫·霍克尼在那个时代也做出了这样的效果,这是我自己的一种想法吧。大卫·霍克尼在访谈里批判说,过去的杂志会更有趣,现在的杂志因为我们有很多的Photoshop所以都变成了没有画了,没有draw这种东西,所有照片都以digital(数字)方式呈现,所以他觉得这样很无聊,没有那么有趣。

我其实把它当作一个项目,因为我有很多项目都用Photoshop去做,甚至可能在一个时期,有些艺术家会被归类为Photoshop艺术家,所以我觉得我和Photoshop有一些关系,我想呈现一些我对Photoshop的理解和一些我使用它的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和他的内容(大卫·霍克尼的)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对话,这是我最近在做的事情。


林科

LIN KE


1984年生于浙江温州,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从2010年开始, 林科将自己变成自己的实验对象,投身于计算机时代的行为艺术之中。林科将笔记本电脑作为其艺术工作室,从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中提取素材作为其艺术作品的素材与形式。日常互联网的探索和对应用软件的操作催生出他的艺术创作和自画像。他使用屏幕截图和屏幕录制软件记录操作行为和概念图像。主要作品形式为装置、图像、声音、文字、视频和电脑绘画。在他的作品中,林科以非常规的方式使用电脑软件,在软件原本设计的意图之外寻找新的功能,从而使得语言从基本的交流功能中得以解放而获得诗性。如果诗歌表达了语言的乐趣,那么林科的作品则呈现了软件用户图像界面的愉悦。

他的主要个展包括:“Discoveries”,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香港,中国,2017;“LIKE ME”,BANK,上海,2016;“LinK”,杨画廊,北京,2014。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