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椰壳碗”:疫情时期的艺术生活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195   最后更新:2020/04/27 12:58:00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20-04-27 12:58:00

来源:ARTYOO  张策


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各地的艺术活动。博物馆、艺术中心、艺博会、画廊,这些昔日以现场体验为主的机构,纷纷采取措施:闭馆、取消、延期,或者转至线上。另一方面,网络讨论着全球化的衰退,为各地民粹主义的抬头而担忧。

这样的特殊时期,无疑会给人低徊和沮丧之感,然而人们依然会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来链接彼此。就像上个周六,那场巨星云集的线上演唱会“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为疫情中的世界贡献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演出。那些向对抗疫情的医疗人员致敬、为医护人员和低徊中的人类社会打气的音乐家,也因此被赞为“顽强捍卫了全球人类作为共同体的光辉。”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来源:Global Citizen


正如《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回忆录《椰壳碗外的人生》中写到:(官方的)民族主义和(权力化的)全球化的确有限制我们的观点和把问题简单化的倾向。他也提醒,不要因为“官方民族主义”所造成的无处不在的“椰壳碗下的青蛙”心态而局限在一个小世界里,“青蛙们只要不蜷缩在自己阴暗的椰壳碗里,它们的解放之战就不会输。”

音乐无国界,艺术无国界,即便疫情结束也很可能给艺术界带来动荡,但善良、包容、开放的全球化依然是我们未来的理想。在此推荐几个近期具有“无国界”倾向的艺术活动。

“在家 出家” 360°线上展厅


在家出家:虚拟现实与网课

近期ARTEXB推出了艺术家宋冬在日本金泽市少林寺古刹内创作的特别展览项目《在家 出家》的虚拟现实版。《在家 出家》为艺术家受2018年“东亚文化之都”的邀请而做。当年的展览主题为“家的变迁”,展览提出,因为全球化的发展,移动变得常态化的今天,我们是随处都是“家”?拥有很多“家”?还是其实哪里都不是“家”?

而疫情时期的居家隔离,让家又回到了它的最初功能:“家”作为建筑,在感情、习惯、文化的充斥中,以物理上的存在被定义。

KAWS,《同伴(延伸版)》在纽约布鲁克林,增强现实,2020年 来源:Acute Art


另一家专注于与艺术家合作新技术的Acute Art 工作室,以VR、AR 和混合实境制作视觉艺术作品,合作的艺术家包括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安东尼・葛姆雷等。

最近艺术家KAWS 和Acute Art 工作室合作的项目“延伸假期”为受疫情影响而在家进行“虚拟旅行”的人们带来了惊喜。打开Acute Art 应用程序会看到伦敦千禧桥、纽约时代广场、巴黎卢浮宫、香港中环摩天轮、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等全球12 个标志性地点的上空,漂浮着KAWS 巨大的COMPANION 雕塑。

那特艺术学院的课程


虚拟展览之外,不少视频平台的公开课也在长期开放或限期免费。比如早在2月初,艺术视频学习平台那特艺术学院即公布,所有注册、登录用户,均可在其官网、APP、微信公众号内免费观看平台内所有课程,有效期内会员直接延期三个月。来自不同国家的教授、讲师,带来了包括美术学、设计学、建筑学、影视学、艺术商学等课程。值得注意的是,免费观看截止日期为2020年4月30日。

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 云剧场第三季 “武汉拼图”


从云剧场到云观影:直播与交流

4月8日武汉解封,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推出的云剧场第三季“武汉拼图”准时在解封日直播,这是非常特别的一季,它关于武汉,也关于每个人的生活与思考,在短短的12天时间里,参与者“一起完成了一个心愿”。

没有任何资本支持,也没有商业运作,每一位参与者在经历了12天面对自我与他人,面对诸多痛苦的困境后,拿出了这部勇敢的原创作品,希望能和更多人产生交流。

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 云剧场第三季 “武汉拼图”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那什么实验创作小组一共进行了三季云剧场:“____等待____”“链接”“武汉拼图”。他们把一个隔离的周期——14天作为创作的一个周期,演出者来自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家中参与了创作和演出。“用剧场的方式连接彼此,寻找共同抵抗疫情的力量”。

云剧场摆脱了地域的限制,把因疫情而被困“孤岛”的人连接起来,让来自生活中的普通个体发声。并用在线直播的形式,保证观演的同时发生,这也是剧场有别于影视的特质:不提前录制视频,不录播。九宫格的视觉编排,替代了线下剧场的上下场。

比海更深》剧照


4月17日,曾在2月底策划“‘园音’线上音乐会:良樂”的UCCA,开启了另一个直播活动“云观影丨沉睡者的抵抗 梦之安魂曲”。在4月17日-26日期间,展映5个国家的6部作品:东方语境下的《海街日记》《比海更深》、西方文明里的《索尔之子》《苏醒的亚当》、爱尔兰电影《龙虾》以及俄罗斯电影《回归》。

这些电影作品均本着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在虚实交错的梦境中实现对本我和真实的求索。组织方邀请了12位嘉宾与观者云分享。参与方式也比较有趣,在活动平台“现在电影”特设专属影厅、检票大厅、同步影厅、实时弹幕分享以及嘉宾、主持人映前映后直播交流等“云观影厅”功能,以期提供不同声音的交流和碰撞。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798空间的沙发区


线下?线下!走向“有屋顶的文化广场”

周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公众号发布一条消息:我们1缺3,约么?发布本周六的线下活动:皮娜·鲍什纪录片放映《舞蹈梦》和讨论。推文中写到:我们是否有必要彼此相见?是的!——被疫情严重限制的日常生活和数周居家办公,令我们更强烈地想要在实体空间相会。尽管无数线上节目带给了人们些许惊喜,但它们似乎总还是缺少了点什么。

在接下来的几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将邀请访客和合作伙伴参与其特别策划的迷你线下活动系列“3+1”:3位观众,1位特邀嘉宾。歌德学院的沙发区,可以保证4位客人在能够保持最小一米的“社交距离”之下展开面对面交流,就像院长曾在一篇访谈里谈到,位于798的这个空间的初衷,就是成立一个有屋顶的文化广场”,人们可以自由交流。

特别提醒,活动免费,但需要预约参加。进入798艺术区需要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参与活动期间,需与其他参与者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撰文/张策 编辑/张宗希

图片/各艺术机构 题图/云剧场海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