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为:从展厅到线上,艺术的灵光在逐级褪去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347   最后更新:2020/04/20 10:26:27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20-04-20 10:26:27

来源:Hi艺术  董大为


线上展示艺术作品,并不是在今天才突然兴起的。艺术家的个人网站、画廊网站、美术馆艺术机构的网站等都在线上展示艺术作品。但是把某种优化升级了的线上艺术作品展示称为展览,作为线下展览的替代,只能说是在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总的来说我不是特别信任线上展示艺术作品的方式,尤其是以销售为目的,类似于线上艺术博览会的展示。你知道有句话叫做“照片修得好,老公回家早”。
数字作品或者基于网页的作品除外。数字作品本身就是媒体。但有时你仍然会听到数字媒体艺术家坚持说,他的作品必须以什么样的设备、在什么样的空间中展示和播放。就好像我们经常说,某个电影一定要去电影院观看的道理一样。李安肯定不想知道你在iPad上看(亵渎)他花费无数心血,拍摄的3D、4K、120帧的电影。因为在恰当的空间中展播是作者在创作之初就有所设想的,它包含在构成一件作品的综合因素之内。


2019年上映的李安作品《双子杀手》即采用120帧+4K+3D的高技术规格制作

这就涉及到当代艺术的一个核心问题——“空间”。当代艺术是关于空间(和在空间中展示)的艺术。不是说艺术作品一定要具有空间性,比如三维的作品,而是说一件作品完成于在空间中展示的那一刻。以前,现代主义的艺术家是“工作室艺术家”,作品完成于工作室内,对一件作品的定义是四条边框之内。但是当代艺术要更多地依赖于“语境”。这个“语境”包括一件作品从属的系列、所在展览的主题、甚至展出所在的城市以及展出时间等。线上展览通常剥离了作品的部分语境,使作品不完整。

董大为工作室



2018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会,杨画廊参展亚洲视野带来董大为的作品,绘画和绘画的“纪实”影像一同展出


作品语境的剥离,其实也不是线上展示独有的问题。艺术博览会中的艺术作品展示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剥离了语境的低配版(阉割版)展示。艺术作品的流通,在艺术市场中各个环节的辗转,其实就是艺术作品沦为艺术商品的过程。简单地理解,艺术重要的是被创造出来的过程,但商品关注的是艺术作为物质形态的结果。

不但艺术创造出来需要一个“虔诚”(从合理动机到合理形式)的过程,就是欣赏艺术也需要一个心理准备的阶段,或者叫“仪式感”。缺少观看的仪式感,观赏艺术的体验也会大打折扣。逛美术馆和逛商场的感受无异,艺术品和随处可见的工业消费品类似,那艺术的独有价值就被消除了。所以大地艺术的艺术家们会去人迹罕至的山谷实施作品,如果你想看这件作品,对不起,你要提前准备这趟驱车几百公里的旅行。

美国艺术家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Christo and Jeanne-Claude)夫妇1969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包裹海岸》

美国已故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创作于1970年的大地艺术作品《螺旋形防波堤》

草间弥生《花开妻有》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家往期作品


当代的艺术——展览空间,艺术商品——艺术博览会,艺术商品清单图录——线上展览。“艺术”,艺术的“灵光”大概就是按照这个对应关系和层级逐渐褪去的
至于图片能不能很好地反映原作品的问题则是老生常谈了。倒不是说制作图片一定有美化作品的动机,而是图片只能做到正确,无法做到真实。我以自己的作品和经验来说,首先纸的质感就会被闪光灯消除,材质的美感完全无法体现。还比如我有一些作品颜色非常浅淡,相机经常无法还原。我在纸上(白底)画的一些浅灰色的云,每次都要增加照片对比度才能使其“可见”。你说这是作假和美化么,图片传递信息,信息丢失,你只能做一些后期补偿。
所以,有时我对做个人作品网站都会感到虚无。贴上去的作品图片,我并不情愿,因为和真实作品相差太远。而艺术恰恰是有关真实的。


董大为作品《理论云》,在环境的衬托下可见,单独拍摄失真得犹如PS的蒙版效果

董大为在今格空间的个展“背面”

董大为《多彩贪吃蛇 S1》67.2×52.1cm 纸上⻢克笔 201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