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资助艺术产业500亿欧,谁应感到羞耻?德国!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373   最后更新:2020/03/27 11:53:44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20-03-27 11:53:44

来源:文艺捣弹  刘化童


今早在朋友圈看到好多艺术行业的人都在排队刷一张Artnet新闻的截屏图片。


图片上赫然出现一行惊悚的标题:“德国推出了惊人的500亿欧元援助艺术家和文化企业的计划,使其他国家感到羞耻”


还配有一句德国文化部长莫妮卡·格鲁特斯(Monika Grutters无比义正词严的呐喊:“艺术家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现在”


于是,盼不来任何扶持政策的艺术从业者们,仿佛隔着仿佛看到了德国同行正在用花花绿绿的欧元做SPA


遥望着尊重文化艺术的异国他乡,简直就有了生而不能活进理想国的羡慕嫉妒恨。


问题是,其他国家为什么要感到羞耻?真正应该感到羞耻的恰恰是德国!


500亿,这绝非小数目!(绝大多数人只有在清明和冬至,才有机会看到这么多总值的货币。)


这平白无故多出来的500亿是从哪里来的?(就像冥币是冥都银行印出来的,欧元当然是欧洲央行印出来的。)


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超发货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而且,再对比德国2019年低于1%GDP增长率,此举无异于“举债坑市”。


由此可见,德国打开了发钱的水龙头注入500亿欧元给文化艺术产业,其本质就三点:


一、打着保护文化艺术的政治正确性名义


二、干着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的经济目的


三、凭着尊重文化导致稀释洗劫民间财富


所谓政治正确,无非由于超发货币被注入了文化领域。


然而,长远来看,它注入哪个领域本身并不重要。发给艺术家也好,扶持财团也罢,抑或是全社会按人头均分,没有本质差异。


所谓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那是因为钱都会流通,最终都会平均分布在市场之中,而不会只局限在某个特定行业内部使用。


所谓洗劫民间财富则在于,尽管短期内或许对德国艺术行业有所帮助,但是长期来看,代价是要全社会集体弥补的,甚至以后的代价远多于眼前的获利。


总而言之,同是不顾一切地超发,把钱给艺术家还是给财阀,唯一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政治正确,而后者是政治不正确。


这种用救助艺术家的“良心”来掩盖滥发货币的“愚蠢”,在德国历史上并非首次。


当年的魏玛共和国(1918-1933,也曾拼命发钱,还拿其中一部分资助文化艺术。


由于这“良心”,当时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盛赞魏玛是艺术家的天堂。


由于这“愚蠢”,1930年代引爆恶性通货膨胀,老百姓民不聊生到集体呼唤希特勒上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超发货币给艺术家并不比发钱给财阀显得更“良心”,但它们同样“愚蠢”。


对于德国艺术从业者而言,你今天拿到的钱是全体民众明天被稀释的财富,你的“良心”不痛吗?


对于那些表示羡慕的中国艺术从业者而言,那是“想做既得利益者而不得”羡慕着“做稳了既得利益者”,你的“愚蠢”还好吗?


如今,大概率的情况是不可能再有希特勒横空出世了。不过,更大概率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席卷德国指日可待。


届时,当民众缺粮少食的时候,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德国艺术从业者们,是不是应该反馈社会一下?


那你们发钱是打算“开仓赈画”,还是现场为民众“画饼充饥”呢?


或许,那时候才是德国文化部长说的“艺术家不仅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