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透明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349   最后更新:2020/03/10 10:20:11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artforum精选 2020-03-10 10:20:11

来源:artforum


“透明”展览现场,2020,伦敦金匠学院当代艺术中心. 摄影:Mark Blower.


金匠学院当代艺术中心 | GOLDSMITHS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St James’ New Cross London SE14 6AD

在伦敦金匠学院当代艺术中心的群展“透明”(Transparent Things)与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小说同名。作为鳞翅目昆虫学家同样小有名声的纳博科夫毕生收集了大量蝴蝶标本,并被这些昆虫翅膀图案的伪装特性所吸引。此次展览从《透明》第一章节的文字出发,探讨人类认知、历史、时间与物的关系。如同蝴蝶翅膀被剔去鳞粉的伪装之后只剩透明的结构,展览尝试将“物”置于类似的观察装置下,借助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完成对现实和时间表象的种种隐喻。

贝基·比斯利(Becky Beasley)的《书面之绿》(Literary Green, 2009) 取材自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53年出版的小说《抄写员巴托比》。华尔街抄写员巴托比拒绝工作而遭其他同事排挤,他常年坐在一个绿色折叠屏风背后,与办公室其他部分隔离。比斯利的作品将小说中看似偶然的设置带入现实,两张大尺幅照片拼接出屏风的图像,而照片前安装了一面绿色玻璃,以及一方窄小的玻璃桌——透明与混浊、实体与虚构开始互相渗透。克丽·特赖布(Kerry Tribe)的16毫米胶片影像作品在美术馆中独占一个空间,觅梦绢蝶(Parnassius Mnemosyne)在显微镜下的动态图像于黑暗的室内环境里循环播放,让人不禁联想到纳博科夫自传《说吧,记忆》中的觅梦绢蝶插画。而谟涅摩叙涅(Mnemosyne)和希腊神话中的记忆女神同名,蝴蝶由此置换了对记忆的哲学理解。《说吧,记忆》曾多次修订再版,其中反映的主观记忆的不稳定性,正如影像作品中轻盈、变幻的图像,在观者瞳孔上留下一帧帧印迹。

主观记忆滋生的偶然性在另一部分参展作品中得到了不同角度的阐释。尼娜·卡内尔(Nina Canell)的《乳胶架》(Gum Shelves, 2017)在展厅两个角落的方形铁架上各放置了一个由口香糖原料乳香脂制成的体块。这两个粉色凝胶物在展厅空间内制造了一种失真的存在。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会缓缓变形、滑落,好似一个生命体在人们感知范围之外发生变异。在其另一件作品《背景》(Background, 2019)中,一台短波无线电接收器被放置于地面,周围散放着若干装有固态空气的玻璃杯。作为大气磁场和电波的传导介质,原本不可见的空气在玻璃容器里凝聚成密度最低的固体材料,而旁边的无线电接收器则不断将画廊的背景环境转化成声音并播放。《背景》在观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将其身体加入展示物品的洄流中,打破了人们对何为“物体”的刻板定义。物体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扭转、变形、流动;人类对物体的感知、衡量及定义也随之发生变化。

也许,人类的感知和物体的表象都像蝶蛾翅膀油膜般一戳即破。在某些时刻,对“透明”这个概念相对直白的回应也印证了纳博科夫在小说开头对物体表象的描述:“天然的或人造的实物表面覆盖着一层直观、现实的薄饰,任何人想留住实物此时此刻的原状、掌握它的原状、维持它的原状,都请务必小心,不要打破其紧绷的薄膜。缺乏经验的奇迹创造者将会发现自己不再是在水面上行走,而是在鱼儿的围观下垂直沉入水底。”


文/ 卞雨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