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蕾尔:媒介化时代,艺术批评何去何从?
发起人:反射弧  回复数:0   浏览数:1420   最后更新:2020/03/08 19:41:50 by 反射弧
[楼主] 反射弧 2020-03-08 19:41:50

来源:艺术批评  文:艾蕾尔


今天,媒体化掌控了全人类的发展轨迹,在艺术批评领域表现出了明显的媒介主体化倾向,这种现象称之为艺术批评的媒介化转向。基本意思是媒介并不只是一种传播途径、工具,媒介本身还作为一种讯息、主体,本身就具有价值。


当下的艺术批评领域也出现了相应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批评活动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整个过程已经过度依赖于媒介,甚至形成了“批评即媒介”的现象。尤其是当代艺术创作越来越离不开媒介的创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喜欢借助自媒体平台创作艺术作品,相应的艺术批评活动也就带有了一定的媒介因素。在这种状况之下,媒介由原来的传播工具、途径上升为主体的位置,艺术批评活动越来越仰仗于媒介本身的属性、形式,构成了媒介时代的艺术批评现象。


这个过程是如何形成的?在媒介化时代不断迫近的进程中,艺术批评又该何去何从?


01

走向大众的媒体批评


在媒介化时代以前,艺术批评形成了一套精英式的系统,其正统地位一直为专业化的、学术性的批评方式所定义,批评家群体基本上由艺术史、艺术理论学者、大学研究者等精英知识分子构成。正统艺术批评的主要呈现方式是长篇的理论研究文字,文章强调逻辑性、史料性,其用途主要是用于学术问题研究、交流,预期受众为艺术圈内的专业人士。


21世纪以来,艺术批评从精英地位逐渐走向大众,进入媒介化时代,这一特征在当下越来越凸显。原来正统的艺术批评不会直接将大众作为传播对象,也就直接导致艺术批评倾向于概念阐释,并出现晦涩难懂的状况。


挑战正统艺术批评的使命最早发生在20世纪末,当时纸质媒体是主流传播平台。随着大量艺术展览出现,大众产生了艺术科普的精神需求,而学术型批评显然无法满足大众的诉求。当时,纸媒从业者是最早以通俗易懂的文风普及艺术展览的群体。其读者定位是普罗大众,有更广泛的人群针对性,也由于紧跟艺术前沿动态、现象,具有了较强的时效性。可以说,20世纪末流行的纸媒“艺术科普”式批评,构成了挑战正统艺术批评的先锋阵营,这类艺术批评统称为“新闻媒体”批评——媒介主体是新闻媒体,用途是信息传播以及大众教育。


这算是媒介化批评的第一个阶段。


02

“弹幕”——批评的全民化


第二个阶段则是“自媒体”作为媒介主体的阶段。当下新型媒介技术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媒介的地位从信息的载体转变为信息本体,开始控制批评活动。


近些年,以“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为代表的自媒介平台兴起。艺术批评活动也随之进入“自媒体”阶段。这一阶段媒介的持有者可以直接表达个人意见,而不再像以往那样跟随少数精英批评家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大众忽然获得了在媒体平台随意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当然也出现了网络霸凌。这一现象即便还无法构成“人人都是批评家”社会景观,也极大地消解了“批评家”的特权身份。


重要的是,自媒体批评阶段不存在界限明显的“批评家”与“观众”的身份,而是一个人同时作为“评论者”与“被评论者”的双重身份。TA可以同时开启几个社交媒体,在下面留言,发表自己对任何事物(包含艺术)的看法。


媒介让空间可以交叉、折叠,从而缩减距离。依赖媒介的批评活动,逐渐演变为媒介主导的批评,这一趋势在往后的批评活动中即将成为主流。


自媒体批评的形式多样,如我们所熟悉的“弹幕批评”、“吐槽批评”、“直播批评”、“朋友圈批评”等等,语言更多使用网络用语,有短、平、快的特点。自媒体批评正在成为正统学术批评、新闻媒体批评的一个重要补充。


自媒体批评的诉求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获取流量,增加点击率,甚至是商业牟利,因此需要全面配合大众的兴趣点。这表明自媒体批评的发生机制以随意性、草根性、娱乐性、消费性为本质特征,也就推进了批评的“平权”,或者说批评的“全民化”进程。


在艺术批评领域,批评的“全民化”现象烙有媒介化的印记,并且直接影响了批评的实践过程。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2018年邵岩的“射墨”在“快手”发酵,引发的批评的“全民化”批评活动。

(弹幕)


这项“全民化”批评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全民网友开弹幕留言,或骂或捧,随意发表个人看法,其中重复率最高的一句话是“这也叫艺术?”;第二个阶段,网友模拟“射墨”行为,录制视频进行恶搞,形成了“射墨”的全民化运动。


有意思的是这一媒体事件也迅速引发了批评界进一步讨论“射墨是否构成行为艺术”这一问题。这一讨论直接把艺术批评从原来的“小圈子”扩大到全民热点话题。


更有趣的是批评业界的反应:绝大多数批评家选择在朋友圈发表简短的个人看法,其他批评家进行点赞或留言;也有发表在自媒体的短评批评,但是留言区比文章更精彩。这些现象表明学术型批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03

批评的现场——缝合个体碎片


那么,在媒介化批评时代,“批评家”的工作是否也应有所转变?或者说,批评家如何对待媒介化批评?


媒介化时代以前,批评理论侧重于建构某种整一的、宏大的、同质化的本质性定义,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重批评、轻媒介的现象;批评实践往往依赖于一种名头很大、很空泛的批评方式。这些方式都再难以对当下复杂的、鲜活的艺术现象进行有效的应对。


这意味着艺术批评的任务发生了改变,从建构宏大话语转向呈现个人话语的多样性、微观性。换句话说,从整一性的宏观理论转变为呈现多样的微观感知,从而使得宏阔的历史叙事分散为不同媒介平台上的碎片现场。


媒介化批评更看重对现场的呈现,而非论断。因此,当下更为有效的工作是进行现象学考古——对“碎片”进行关注、搜集、整理、分析,并缝合成一个无限趋近于“正在发生的”批评现场,而非神化某家或某几家之言。


媒介的随意性、草根性、娱乐性特质瓦解了批评的等级机制。媒介化时代,批评也不再依赖于“批评家”的身份。批评的中心、主体不复存在,批评与思考的权利被返还给了更多人。希望业界内部逐步建立个人性与公共性结合的批评新模式,催生社会舆论场,走出狭小的互动“圈子”。


*此文是“第五届青年批评家论坛”的发言整理稿,原标题《当代艺术批评的媒介化现象》,刊发于《艺术工作》2019年第3期*


本文作者

艾蕾尔/Ariel

独立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

出版专著《灵性之维》、译著《艺术何为:马克·罗斯科的艺术随笔(1934—1969)》 。2017年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讲座暨新书发布会“抽象艺术的新倾向:对话马克·罗斯科”。在《美术》《美术观察》《艺术工作》《画刊》《艺术市场》《艺术广角》《中国美术报》《中国文化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独立策展项目

“窒息!不止于霾”巡回展(798树下画廊-天津三远当代艺术中心-河北美术馆,2015-2016);“隐退与重置”巡回展”(杭州鸿印堂艺术会所-宁波117艺术中心-上海北外滩艺术区COSPACE,2016);“失衡”当代艺术展(释艺艺术空间,2016);第九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项目“生态·艺术·人”(石家庄美术馆,2016);第十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项目“虚拟车间”(合肥市文化馆、大地美术馆,2017);女性艺术项目“暗示”(798树下画廊,2017);“绘画的向度——张永瑞、仇墨娇、刘化琦三人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展厅,2018);“女性艺术+倾巢计划”双年展(798零艺术中心,2017、2019);“未来×现场”年度展(798零艺术中心,2017年、2019年)


联合策展项目

“再造”李象群雕塑艺术邀请展(新西塘左岸美术馆,2017年);第四届“另视界”当代艺术计划(天泰艺术中心、青岛美术馆,2017年);MOCA国际艺术展“世界交叉的路口”(北京当代艺术馆,2019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