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策课程 | 对话策展人张营营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2017   最后更新:2020/02/23 21:16:42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20-02-23 21:16:42

来源:烟囱PSA


“青策计划2019”获选策展人:张营营


“青策计划2019”获选方案“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是一次对传统展览模式的偏离性解读尝试。在张营营看来“工具”与“创作方法”是平行、并列的,在展览层面二者将统一成为之于作品“工具性”的存在,而展览所呈现出的是工具与作品相互转换的动态内容。解构与再梳理,是对传统认知方法的挑战,也是未来艺术行进的方向。在这个平凡却又不同以往的2月,PSA邀请展览“行进的艺术工具”的策展人张营营,与我们分享关于这一个“似存在,未完成”的展览更多的思考与可能。


PSA对话张营营


为展览“行进中的艺术工具”的策展人,你试图用展览去强调“思想过程和生产方法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这一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概念艺术的宗旨,同时这也成为了你策展的原动力,这是否与你一直致力于研究卡塞尔文献展有一定关联呢?


张营营:卡塞尔文献展让我明白了两件事:一是,一个展览事物的起因和来源几乎决定了它在艺术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关乎时代变化和公共情感需求,也关乎展览机制的创建。但任何事物又都有它的寿命,这也是我们目前最关心的——卡塞尔文献展的前卫性和在展览形式上的突破还能持续多久;第二是它变化的主题和展览形态提供给了我们大胆想象展览的可能,因为是想象,所以它可以首先脱离既定的展览模式,先入为主的让愿望先行,再进入理性操作层面。

PSA“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展览平面图手稿,张营营供图。


“卡塞尔”的写作研究给我最多的启示是,一件作品在艺术上的完整性远非我们一眼看上去的那样。它从表面所呈现的视觉状态,到发生的原因,再到艺术家的经历和成长环境,以及更深远的艺术上的影响,还有一种天才般的区别性感知,这些关联都将视觉的发生引导向并定位在社会生活以及艺术自身的探索上。换句话说,植物的样貌取决于它地下的根茎所能吸收的土壤和养分。以小见大,这让我萌生了想要呈现艺术更多面向的冲动,即如何通过展览呈现作品内部艺术的完整性。把工具这个层面拎出来作为作品的平行状态既是一次尝试。

PSA“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展览概念手绘图,张营营供图。

本次展览颠覆了当下许多艺术展览的呈现方式,生产艺术的“工具”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环被展现在观众面前,并且被视为对艺术内部机制进行检验的手段而存在。作为策展人,你是如何看待生产工具和艺术作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张营营:作品不是艺术的终极。工具是艺术创作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内容,也是主体。

工具是一种动态,是艺术家行动的唯一载体,它承接艺术家的思想,并给出行为上的反应,呈现出作品的“某一类结果”。从物质性的角度讲,在同一艺术创作链上的工具和作品在意义上的分配应该是平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工具服务和存在的对象是作品,而作品服务和存在的对象是人。这本质上还是有关话语权的争夺,也就是人要持续成为艺术上的主角。在展览“行进的艺术工具”中,在以策展人我的个人意志为主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了所有在场之物其身份的平等,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其意义上。只是它们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罢。

《Sun is Drawing》,郝经芳&王令杰,摄像头,视频信号传送装置,2019。PSA“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展览现场。

《全景与凝视》,蒋竹韵,可变尺寸,2018。《鱼缸》,蒋竹韵,可变尺寸,2019。PSA“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展览现场。


展览结构的设置安排也十分新颖,观众可以从台阶上观望通常艺术作品不为人知的背面,这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看视角去接触认识艺术展览,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你在这个展陈设置上的考量呢?

张营营:我放弃了对展墙的一切使用。展墙是用来分割空间,为艺术的主体服务的,而这种“服务”却将艺术品背面的物理意义与正面的精神意义永久性分割;展墙的存在,造成了艺术世界对一件作品“整体性”上的不信任,人们相信作品的正面视觉内容,却不认可作品背面那“未完成”和“不完整”的视觉状态。我想做的是一个不断打开的展览。开放,不是刻意地营造,而是机敏地在过程中选择。

PSA“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展览现场,张营营供图。


“行进的艺术工具”在展陈设计概念上是包容的,我赋予了所有在场之物以展览的身份,它们不是旁观者也不是局外人。台阶的存在也是如此,它具有功能性。只有把观众的位置、建筑物的墙体、灯轨、空间内外流动的气流统统考虑进来,并应用在与参展作品的合作之中时,才能赋予所有在场之物真实的展览身份。普通事物是否能在瞬间具有艺术性,这不仅可取决于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意识,也可取决于策展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和关照。从我个人策展的角度,概念的逻辑与视觉的逻辑在展览现场是不需要保持一致的,因为概念满足的是人们理性思考的需求,而现场满足的是人们感知的需求。这两种分配并不冲突,它们同时存在而又不一致或许是展览可以呈现某种极致的前提。

我期待的展览是没有边界的,或者说作品和展览的形态是“感知上完整”,而非“视觉上完整”。它们边界模糊,与环境融为一体,这样一方面可以打开艺术的状态,尝试更多展览的可能,一方面又赋予环境更深的意义。


PSA“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展览现场,张营营供图。


从复评到终评的学委面试答辩,想必你也收获了来自各方评委对展览的建议,尤其是本次的特邀评委王鲁炎老师给予了展览方案高度的评价,这些对你未来策展工作的展开是否有所帮助呢?


张营营:方案“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在答辩现场引起了“青策”评委们的讨论,也许是因为它触及到了艺术内部的一个基本问题——展览的呈现方法。但不同的反应,不见得是本质上的分歧;共鸣,也不表示为意识上的一致。从分歧中我看到了大家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艺术实践和写作思考,而一个展览是否具有某种代表性或启发性,背后还是存在更多可感知的艺术坐标系的。

1969年展览“当态度转变为形式”开幕现场,观众以极为靠近的距离穿梭在Bill Bollinger、Walter De Maria和Gary B. Kuehn等人的作品旁,张营营供图。

在这次的展览中,我把艺术的观众分为了五个层次。评委们属最高级别的观众,即“超级专业观众”,因为他们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和长期艺术实践,有自己明确的评判标准和角度。王鲁炎老师在展览开幕后将这个展览提高到了艺术的方法论层面,并与1969年决定性的展览“活在你的头脑中:当态度转变为形式”相提并论(注1)。他的提示让我明确了策展人要在更深的艺术层面中去思考展览的意义和生成理论的可能,让展览从本质上发生变化。

注1:1969年展览全称:“活在你的头脑中:当态度转变为形式(作品 – 概念 – 过程 – 状况 – 信息)”【 Live in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 (Works – Concepts – Processes – Situations – Information)】,伯尔尼美术馆。


如果将来有机会再进行独立策展的话,我希望可以向伟大的电影导演学习,不重复做展览,评价它好坏的标准只有它自己:是否实现了自我突破。

“当态度转变为形式”展览现场,张营营供图。


展期中开展了多项教育活动,其中由“史莱姆引擎”所主持的线上虚拟策展工作坊以艺术专业学生为对象,尝试以网络的方式带领学员模拟一场非常规的展览。我们也发现,具有专业艺术背景的观众会比其他普通观众更加易于理解展览的主旨和呈现方式,作为策展人,你认为应该如何通过相关教育活动去协调非艺术背景观众之间可能存在的理解差异的问题呢?

张营营:一方面,这关涉了策展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非艺术背景的观众来说,解释展览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通俗的,也可以从视觉的逻辑上进行输出。只是,其中的关联性非艺术背景的观众很难建立起来,这不是硬件的问题,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对于非艺术背景的观众来说,或许工作坊能比讲座更让其从根本上了解艺术事物的发生与呈现,加上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理解其他事物的能力,应该可以更好的从艺术中获得所需的不同体验和认知。

PSA“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展览线上虚拟策展工作坊《新建规则:创世纪的初体验》现场。

PSA“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展览儿童工作坊《隐秘而美丽:创造心中的秘密世界》现场。


今年1月,PSA开展了为期3天的“青策充电站:策展与艺术哲学工作坊”项目,邀请了不同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与实践者向各位学员分享各自的经验、理念等,作为学员之一能否分享一些你在当中的收获呢?

张营营:张双利老师的哲学课让我在社会动态方面理清了今天庸俗的伪美文化现象和文化工业之间的关系,和一种集体无意识,以及一些艺术展览在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其性质的转变。但我最大的收获还是对自己的反思:不擅长在公共场合讲话。

复旦大学哲学院张双利教授于“青策充电站”授课现场


关于策展人

张营营,现工作生活于上海的策展人和写作者。2010年开始从事艺术创作,2015年转向艺术评论及卡塞尔文献展的专题研究,2017年加入策展实践,从艺术的基本成分中寻找艺术与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最佳契合点。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