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策课程 | 对话策展人沈宸&王欢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817   最后更新:2020/02/21 12:00:20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20-02-21 12:00:20

来源:烟囱PSA


“青策计划2019”获选策展人:沈宸,王欢

作为PSA“青策计划2019”的获选方案之一,展览“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以独特、细腻的视角,从一群背负“声名狼藉”之名的社会边缘人物和他们的叙事切入,逐步描绘艺术是如何重返社会现场、评估和再释人类个体和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趁着闭关修炼之际,PSA邀请“末路斜阳”的策展人沈宸、王欢,与大家分享他们从展览构思到落地之间的心得体会,以及展览背后的故事。


PSA对话沈宸&


在对“声名狼藉者”的追问之中,展览将广泛意义的社会政治体系与个体权力之间的二元视角转变到个体与个体之间有关话语、命名的权力构建之上,进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这是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观望权力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作为策展人,能否与我们分享下当初选择这个题材的策展动机是什么呢?

王欢:我们各自都有各自关注的方向和兴趣,方案一开始沟通时双方都没有明确的路线,也是在多次交流之后才慢慢明晰出来我们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于我而言,那时我更加感兴趣的是关于认知型的塑造和人是如何被治理的这两件事情,也是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陆陆续续关注到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中会有一些关于“边缘叙事”的成分在,其中很多作品里关注的对象或者说问题凶险又迷人、古怪又动情……几乎难以用一套简单的叙事来概括,多条线索多重牵引,算是引到了这里,即:“声名狼藉者”作为一个概念纽带连结我们关心的问题。

PSA“末路斜阳——‘声名狼藉’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展览现场,沈宸供图。

沈宸:对我来说,感兴趣的议题是如何进入到充满了模糊、冲突、摩擦的边界与交叉地带,以及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重返由语言塑造的禁锢领地,去往那些习以为常、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地方并对其进行重新评估乃至再造。特别是那些隐含在传统、民俗、神话、传说、学科建制中的逻辑与思维,它们如何一方面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堆积着难以排除的教条。这其中既隐含着危机也包容着启示。对于这次展览,我们试图进入到一些边缘的群体当中,以及由此揭示出的语言与规范中的暴力。

PSA“末路斜阳——‘声名狼藉’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展览现场,沈宸供图。


本次展览结构具有明显的逻辑递进关系,以“名不副实的声名狼藉者?”、“权力形象的临显”、“个体密度与权力尺度”三部分串联起15位艺术家的19件作品。同时,策展人以文本诠释的方式辅助作品展现,为观者提供了全新的观看路径以回应展览主旨。可否介绍一下,在展览的构思初期,如何和艺术家就这三部分的主题和作品之间的关联进行沟通?


王欢:初期如何与艺术家沟通并没有太多阻碍,因为开始联系艺术家的时候展览方案已经有了框架结构和相应文本,以及我们需要艺术家的作品在我们展览中的语境等等。我们就是把做好的资料发过去,艺术家们就一目了然了,在艺术家接受展览的邀请之后就是相对比较密集的沟通,关于展览的展示方案。

PSA“末路斜阳——‘声名狼藉’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展览现场,沈宸供图。

沈宸:展览的结构既是递进式地提问与推进,也是交叉式的融合与循环。这当中包含了如何有效地带领观众进入到我们的展览当中,但也在于如何让观众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复杂面貌,事实上,制度性问题和结构中所有参与者都共同塑造了“声名狼藉者”的形成与处境。与艺术家的沟通仍然是以展览结构为基本前提进行的。但实际上很多作品并非限缩在单一的层次而是可以在多个层面下共生的。


PSA“末路斜阳——‘声名狼藉’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展览现场,沈宸供图。


本次展览同时也以其所呈现的社会意义引发了更多非艺术专业观众的思考,特别是王拓的《烟火》和刘玗的《停泊于车站的愚人船》,作品中对社会边缘化人物行为心理的再诠释,获得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共鸣,但目前艺术界有一种声音认为当代艺术日渐趋向于社会学而失去了艺术的独立与纯粹性,请问你们是如何思考艺术和社会议题之间的关联呢?


王欢:其实这个问题已经纠缠扭打多年了,艺术不与社会发生关系被指责自我、格局小、无意义、不关心社会;艺术就算与社会发生关系仍然还会有被人指责“精致的左派”的潜在可能,话术是永远有可能占领批评的制高地的,但“精致”其实没什么错,关心个体也没有什么可难为情的。它绝对不是一个被用来打压艺术创作不名一文的借口,也从来不是评价好坏与否、意义与否的分界点。重要的,或许还是让我们来关心一下艺术究竟是如何有效又巧妙的发现、解决问题的吧!就“有效性”而言,我当然承认并支持参与型艺术或者我们直接说一些艺术家发起的社运所带来的影响力,但保持艺术性永远是重要的一点。

《烟火》,王拓,单频 4K 影像(彩色,有声),31分17秒,2018。PSA“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展览现场,沈宸供图。


沈宸:对于我来说,艺术家当然有其自主的权力选择她/他所关注的艺术的面向。不论ta是对艺术的观念与本体更感兴趣,还是意在处理艺术和跨领域的交叉地带。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仍然将其视作艺术作品,我仍然会在意艺术家是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转化与讨论相关议题,这恰恰是当代艺术能参与到更为广阔领域并提供贡献的方式。或者换个问法,为什么写作者似乎不会被质疑所谓写作的独立与纯粹性,而艺术却需要背负着这样的负担?

《停泊于车站的愚人船》,刘玗,双频录像装置(彩色,有声),25分16秒,2016。PSA“末路斜阳——‘声名狼藉’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展览现场,沈宸供图。

艺术家组合“山河跳!”的开幕演出、展期内两位与艺术家王拓、策展人李佳的对谈等活动的展开是否对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有促进力量呢?


王欢:其实在我看来这些公共活动反而并不是为了“更好理解”展览而设定的,它更多的是基于展览的语境有更多经验和思考参与进来和拓扑出去。

就如何理解“更好理解”这一点,我说一个有趣的事情,展览开幕后我有时在微博这类社交媒体检索“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之类的关键词,会看到一些看过展览的人发布各种各样的心情和体会,有一些蛮意外和有趣的,也有认真的思考让人感动。有没有“更好理解“展览其实我也不好说,但至少展览以一种方式参与到他们的生命进程中微不足道的某一天,并短暂影响了什么,就这一点来说已经让人很欣喜了。

山河跳!开幕表演,艺术家在为观众占卜算命。


沈宸:艺术家书写的文字以及通过交谈的方式是与作品共生的关系。显然,如果仅仅需要通过文字的书写和口头的表达,艺术家也不必通过创作进行同义反复。在可被沟通和理解的书写与口头文字之外,每一位艺术家都是自我语言的发明家,这样的语言为我们理解事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艺术的魅力也在于接触,这些现场的、身体式的临近和沟通会为观众进入作品和展览语境提供有价值的补充。哪怕多一点点的沟通和可能激发的思考也都是有意义的。

PSA“末路斜阳——‘声名狼藉’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展览主题对谈《如果个体有密度……》现场。


由于本次青策展览场地的变化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获选方案和实际落地展览之间经过了多次的调整和修改,作为策展人,请问你们是如何去协调并重新规划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选择,能否与未来的参赛者分享你们的经验呢?


王欢:调整和修改势必是彼时我们认为有问题和漏洞出现而做的反应,这在方案阶段一方面是为了让展览逻辑更加稳固、合理;另一方面就是考虑展示效果。只能说展览提供的语境有潜在让艺术家作品“突变”的可能,它显然和个展不一样,就展示效果而言,要周旋好个人作品的充分展示与展览整体面貌之间的平衡是主要面临的问题。

做完这个展览其实更让我反思的是展览结构的问题,就这几年的经验来说,一方面,策划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必须需要有明晰的结构来支撑展览,另一方面,当我强调明确的结构时,是否也丢失掉了一些开放的、可想象、可拓展的东西?2020年的前三个月我在外面参与一个驻地,除了推进个人研究和关注的议题外,也在解决写作结构和展览结构给我带来的困扰,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需要时间来实现出来。

艺术家华伟成在布展,王欢供图。

沈宸:整个过程其实包含了反复、激发和流动。从某个艺术家的作品提供的启发中,连接出可能存在着互文关联的其他作品。当然,作为一个展览,我们也会考虑如何以整体化的展览语言和现场来调配更为恰当的作品。因为场地的几次调整,我们据此对作品的选择及其具体的呈现方式来进行不断的考虑和调配。群展最有趣的部分即在于作品之间、在具体的空间当中能够互相激发出全新的可能性。

艺术家李宝玖(左)、杨健(右)在展览现场,王欢供图。


“青策计划”每年都为会获选策展人提供海外游学的机会,目前,沈宸已在瑞士文化基金会的支持下完成了瑞士的考察之旅,请你分享一下本次行程之中与当地年轻艺术家、学术界人士交流的收获和感想吧。


沈宸:瑞士在地理意义上不是一个太大的国家,但其自近代以来所塑造形成的地缘政治上“中立性”为其提供了极为特殊的位置。在瑞士,除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四种官方语言,大部分人也可以说英语。语言连接着文化和价值观念,这为瑞士人获取来源不同的信息以及从多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提供了便利,也塑造出瑞士人相对更为客观理性的品格。

从火车上望向马特洪峰,沈宸供图。

这次支持我前往瑞士驻地的机构瑞士文化基金会,成立于1939年。显然瑞士从很早就已经在其国内以及国际上进行支持和推广瑞士的艺术和文化的工作。实际上,瑞士共有26个大小各异的州,每个州都有规模不等且活跃的文化和艺术机构,以及艺术和文化投入。根据当地的政策,联邦每年的财政中有30亿瑞士法郎的文化投入,其中约3亿两千万瑞士法郎投入到艺术领域中。加上瑞士本身也是一个高收入高福利的国家,相应地也为艺术家的生存和创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与瑞士艺术家的聚餐,沈宸供图。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这次主要拜访了苏黎世、巴塞尔、日内瓦、温特图尔、阿劳等地的机构、策展人和艺术家。这次的驻地接触到不仅有成熟的艺术家、策划过卡塞尔文献展的策展人、大型机构的馆长,也有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艺术新人。大家关心的议题和艺术的面向不尽相同,但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多面向的艺术现场。

在此非常感谢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和PSA青策项目给予我的这次驻地考察机会,以及驻地期间给予我诸多帮助的基金会瑞士总部视觉艺术负责人Aline Juchler女士和驻地指导Annette Amberg女士,以及上海办公室的首席代表鲁昱熙女士、推广与项目经理蒋淼女士、行政与驻地项目经理傅芸女士。

巴塞尔艺术中心(kunsthalle basel)展览开幕现场,沈宸供图。

拜访艺术家Ursula Biemann工作室,沈宸供图。


关于策展人

沈宸,工作生活于北京,现任空白空间策展人。曾担任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策展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提名人,马格南基金会Abigail Cohen奖学金提名人,卡塞尔摄影书节年度摄影书奖提名人,瑞士Vontebel艺术基金奖项提名人。其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并获得国际政治法学学士、新媒体理学硕士及摄影纯艺术硕士学位。策展的项目包括“论方法——康迪达·赫弗个展”(2015)、“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2015)、“身形剧本”(2016)、“卡塞尔摄影书节 & Éditions Bessard | 北京特别展”(2016)、“卡塔姿娜·科兹拉个展”(2016)、“庞然无声”(2017)、“陈象:蜕变——瓦莱丽·蓓琳摄影展”,“中国当代摄影40年(1976-2017)”(2017)、“幻痛诊所”(2017)、“十方:三影堂摄影奖十周年特展”(2018)、“漫游者之歌”(2019)等。2019年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计划”。

王欢(b.1991, 承德)是一位现居中国北京的艺术写作者和策展人,他在实践中尝试一种去文体化的写作。艺术评论散见于众多艺术与文化杂志及媒体。包括:ARTFORUM 中文网、艺术界 LEAP、艺术世界、假杂志、艺术碎片 ARTSHARD、STUDIO VOICE、Ocula艺术之眼、瑞象视点等等。他于2018年获第五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一等奖,2019年获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计划”,2019年入围OCAT研究中心“研究型展览计划”终选名单。入选2020台北国际艺术村驻村计划。曾担任“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提名策展人、瑞士机构Vontobel Art Collection的“新凝视”奖(A New Gaze)提名人。

写作馆:www.huan-wang.c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