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浮‧佩雷特:寻找女性视角下的乌托邦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512   最后更新:2020/02/02 20:26:59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20-02-02 20:26:59

来源:artnet


麦-浮‧佩雷特个展“乌有乡消息”展览现场


“如果别人能够像我一样看见它,那么它或许就可以被称为远见,而不是梦。
——威廉·莫里斯《乌有乡消息》
1890年
今年1月于Simon Lee香港画廊开幕的瑞士艺术家麦-浮‧佩雷特(Mai-Thu Perret)最新个展“乌有乡消息”(News from Nowhere),取材于十九世纪后半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小说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同名政治幻想小说。
在小说中,自称“客人”的主人公作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在参加了一次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辩论后,回家做了一场梦。在梦中,他发现自己生活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英国,而英国在经历了革命动乱后则改名为了“乌有乡”。他通过实地观察及与人交往,惊奇地发现旧时代的生活痕迹似乎彻底消失,而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小说以新旧对比的方法,在描写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幸福生活的同时,揭露和抨击了十九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腐朽。

麦-浮‧佩雷特个展“乌有乡消息”展览现场


佩雷特自1999年开始持续撰写虚构故事《水晶边界》(The Crystal Frontier),构建了一个属于女性的乌托邦社会。她们放弃了西方的新自由主义社会,在新墨西哥州西南部的偏远沙漠中形成了自制群体,以逃避资本主义与父权制度的束缚。佩雷特坦言,故事的最初构思深受小说《乌有乡消息》的启发,在探索乌托邦本质的同时,呈现了其内心对于个人和集体身份的批判性质疑。以《水晶边界》为基础,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扩展,佩雷特的跨学科实践包含了雕塑装置、纺织品与手工艺品、表演以及文字作品等,以集体之中的个人角度出发,探讨女权政治,同时回溯了从构成主义、达达主义到包豪斯等一系列二十世纪前卫激进的艺术运动。

麦-浮‧佩雷特个展“乌有乡消息”展览现场

artnet新闻
×
麦-浮‧佩雷特

本次展览的主题取材于威廉‧莫里斯的小说《乌有乡消息》,旨在呈现一个专属女性的虚构乌托邦。展览中的作品是如何契合及表达这个乌托邦中的相关元素的?

在我开始构思《水晶边界》中乌托邦社会的故事时,威廉‧莫里斯的这部小说对我的影响很大。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而本次展览同样也涉及了手工或传统工艺技术,如挂毯或陶瓷。

麦-浮‧佩雷特,《Today there is, tomorrow there isn't》,2019,釉面陶瓷,50 x 40 厘米 / 19 3/4 x 15 3/4 英寸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Simon Lee画廊

摄影:Mareike Tocha


在小说《乌有乡消息》中,莫里斯一方面向往着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幸福生活,一方面却又将其与中世纪理想化的生活图景相比较、乃至混淆,这似乎也体现了莫里斯思想中封建主义的残余。你如何看待小说中所体现的这一矛盾?
这部小说中,莫里斯的乌托邦未来其实是对于过去的一种回归——这一部分的确很奇怪。这其中有一些矛盾之处,但这也表达了他内心中一种对自己所处的快速现代化时代的真诚的怨恨。我确实很同情他,尽管这种回到中世纪时代的想法相当地令人不满。但是想到这是一部脱离未来主义的科幻小说,又觉得很有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莫里斯的小说仍然很吸引人。并且这本书的标题很棒,不是吗?

麦-浮‧佩雷特,《Mornings watching wisps of clouds, evenings listening to the splashing stream》,2018,釉面陶瓷,67 x 56 x 26 厘米 / 26 3/8 x 22 1/8 x 10 1/4 英寸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Simon Lee画廊

摄影:Mareike Tocha


本次展览背后的叙事线索与你所虚构的故事《水晶边界》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相较于你2016年的个展“地带”,两次展览在叙事线索与作品呈现上的侧重有何不同?
“地带”更多地聚焦在人类的身体与战争的概念上,展出的作品中包括坐着的女士兵——她似乎在守卫着展览,还有布满面具的墙壁(Figures II)和被陶瓷覆盖的长凳/喷泉。它与更大的一组名为《游击队》(Les Guerilleres)的作品直接相关,这组作品是为了向叙利亚的库尔德YPJs女战士致敬而创作的;而目前的展览更侧重于抽象和建筑主题,似乎带有一种更温暖、更家居的感觉。

麦-浮‧佩雷特,《The lantern's gone out! The lantern's gone out! I》,2019,釉面陶瓷,长:72 厘米 / 28 3/8 英寸,直径:48 厘米 / 18 7/8 英寸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Simon Lee画廊

摄影:Mareike Tocha


在系列作品“The lantern's gone out! The lantern's gone out!”中,为何选择将郁金香形态与照明功能相结合?以这一系列作品为例,你如何看待当代雕塑与其所在场域及功能性之间的关系?
这些郁金香的灵感来自一本关于50年代到70年代间有关日本游乐场建筑的书,特别是其中的一张巨型混凝土郁金香的图片,孩子们可以进入其中,在里面滑下滑梯。我脑海中的那个画面是在晚上拍摄的,郁金香似乎在发光,好像是从里面被点燃了一样。我对于尺度的变化很感兴趣,从一朵很小的真正的花,到一个几乎像建筑一样的结构,再回归到我的陶瓷雕塑的模型尺寸(大尺寸的作品大约长70厘米)。

所以这些雕塑既是功能性灯具,也是建筑模型,它们存在于一个相当模糊的空间,很容易在想象和现实之间转换。这在某种程度上比功能问题更让我感兴趣(当然,这些东西可以使用,但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灯,事实上,它们的功能性相当差),功能性的问题相较于其他问题来说是次要的。

麦-浮‧佩雷特个展“乌有乡消息”展览现场


巴西建筑师丽娜‧柏‧巴蒂是你艺术创作的参考重点,她拥有共产主义背景且强调设计应当以公众为对象,创作手法深植于巴西地方性的民间风格。对于“地方性”的强调为何在你的艺术创作中如此重要?对于“地方性”的追求反映了你怎样的思考?
丽娜‧柏‧巴蒂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她只是其中之一。我认为她对民间艺术、贫穷和日常事物之美的重视,以及对当地人民创造力的认识,是促成现代主义更加全面化的一剂美丽的解药。她思想中的现代性并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来自于她对于周围环境和自身所处的文化语境的那种极度敏感。

麦-浮‧佩雷特,《Get! Get! Get! You animal!》,2019,釉面陶瓷,48 x 37 x 5 厘米 / 18 7/8 x 14 5/8 x 2 英寸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Simon Lee画廊
摄影:Mareike Tocha

《水晶边界》的故事内容目前发展到了哪一阶段?能否透露一下,故事情节在未来还会有怎样的走向?
《水晶边界》目前从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一直发展到了革命后的俄罗斯,但是我对此并没有一个总体规划,所以我现在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会是什么。


文、采访丨夏寒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