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的“水袋画”,关于艺术家持续投放的时间和精力在作品中的凝结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565   最后更新:2020/01/13 10:50:10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20-01-13 10:50:10

来源:卡塞尔  张营营


“因为日常,所以平价”

林科的“水袋画”,一场关于艺术家持续投放的时间和精力在作品中的凝结而产生的价值问题的讨论


艺术家的一个简单行为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通常事先是想不到的,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或许还在作品制作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某些意味、趣味或智力上。观众对一件作品的解读不应该仅仅从艺术家制作的角度来理解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家的日常艺术实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日常生活重合的,并看不出什么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有人会说:这样的作品我也会做,我也可以画一张画,装它进口袋,再加入一些水将画面上的颜料洗掉一部分,产生一模一样的效果。


只是区别在于,艺术家做这件事是可以产生市场价值的,因为它的原创性,他是第一个这样做,并把它的结果(作品)在艺术的活动与展览中进行展示。艺术家的身份加上艺术的场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常就可以产生潜在的市场价值了。产生市场价值的原因还在于艺术家在画廊系统中已经拥有的市场定位(价格区间),及收藏家脑中对艺术家作品价值的一个朦胧范围。而其他人如此操作或制作同样的东西就很难产生市场价值。这也是源于艺术家属于“长期艺术实践群体”的原因,创作的持续性可带来艺术及其成分在多个层面上的可信度,持续投放的艺术家时间和精力更是艺术作品内在拥有某种价值的不变根源。

林科,“水袋画”系列,2019,纸本水彩与塑料密封袋,每张水彩原画均无独立小标题,每张绘画尺寸:18.5×26.5cm。艺术家供图


林科的“水袋画”,其过程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操作。艺术家首先用水彩笔在小型的水彩纸上描绘一些水彩作品,然后将它放到透明的塑料袋中,添加进一些水,封住袋口,再摇晃摇晃,让部分颜色与水自然融合。经过筛选与剪裁过的高级水彩纸配上一根漂亮的绳子,形成了一种可以悬挂的作品形式。悬挂的另一个原因,是水彩纸只能部分被浸沁,以保留原画中仅剩的绘画内容,那是观众能够理解这件作品到底描述了什么的一个非常重要且直观的观看路径。当绘画内容在水中慢慢消失,选择收藏这件作品的人心中势必会产生留恋,一种对绘画中视觉欣赏的恋恋不舍。这种不舍,本质上也是人们想要抓住一些能够证明自己可以轻松理解艺术的证据。

但事实是残酷的,因为“水袋画”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脆弱的——水彩纸会由于长期浸泡而失去纸的形态,颜料会慢慢弱化,退到水中成为水的一部分。而水中渐浓的色彩将承载绘画的内容和形状,成为作品的全部。只是它再也不能提供你通过它所描绘的形状进行艺术的想象了。除非你永恒的将它固定。所以说,购买这件作品的藏家,购买的其实是艺术家较为日常的一种实践能力,一种最为基础的艺术家的日常活动的证明,而这一份证明也因为日常,所以平价。


水袋画”可以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在可以看到部分绘画内容的画作,一种是绘画所剩无几的只有水彩纸和颜色水的画作。第二种几乎没有了普遍藏家想要购买它的欲望了,因为大部分人是因为作品中的绘画元素才对它产生兴趣的。那么此时,它们对收藏还有意义吗?纵然是买了件几百元的作品,我也称之为藏家,严格意义上这或许并不能算作收藏,但我认为只要在购买行为中有收藏的意识或购买体验的需求,就是收藏,至少在那一刻。

被水严重浸过的林科“水袋画”,已不见原水彩画的半分痕迹。2019,纸本水彩与塑料密封袋,每张水彩原画均无独立小标题,每张绘画尺寸:18.5×26.5cm。艺术家供图


将林科的这系列作品导向无意义是很容易的,一句话否定,不去思考他的行为动机就可以了。但如果要将其作品导向有意义的方向,那就需要理解艺术家的身份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深层的需求和作品现实的导向。对于这种容易消失的作品,只有当我们找到并且赋予艺术家的行为以意义,这些作品才会在公共艺术环境中变得有存在价值。无论它最后变成了什么。


有趣的是艺术家为了让作品有更多艺术上的信服力,他将“水袋画”回归到一件纯粹的水彩画,并标价5000时,无人问津。然后他又将这些作品用水淹过,装在袋子里,跟其他所有水袋画一样,售价500,最后几乎全卖光。从观众的角度看,价格的数字显然是一道门槛;但从艺术家创作的角度看就变得有意思了:一张水彩=5000元,同一张水彩+水+袋子(组合)=500元,同期同质同德的绘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甚至有种滑稽性在里面,是艺术家的手段,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从物理角度上,这些作品的成本增加了,而价格却下降了,哪里出现了问题?这种“逆天”的价格变化或许只有在艺术家创作的情景中才可以发生,因为它并不符合普遍市场价值规律,而是符合了艺术的实践在艺术环境和语境中可能拥有的价值倾向。并且它不是持续性的,而是跳跃性,或断裂性的,因为它也有可能一张卖不出。


艺术家微小作品的价格在同一时间可浮动的幅度,折射的正是某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不久将来存在骤增或骤减的可能。这是艺术中可贵的一点特殊性——不按常理出牌。而它骤增的基本前提是,艺术家持续投放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作品中的凝结。

林科水袋画”,2019,油罐艺术中心(上海)布展现场。艺术家供图


“最早我参加小制作活动的时候,我画了一组叫做《不会游泳就会淹死》的画,画的内容就是我把水彩纸贴在电脑屏幕上,摹描了四张人形画,再把这些‘人’泡到水里,这就是最早的水袋画,也是我最早售出的作品,在展览上被胡介鸣老师买走了。后来我又做了一批,在一个艺术市集上出售,因为定价太低,被耿建翌老师教育了,他说你如果对自己的作品不尊重,别人也不会尊重你的作品。耿老师还自涨价格收藏了我的水袋画。‘水袋画’对我自己来说的意义是它们储存了师长们对我的教育还有鼓励和支持。”(林科)


关于艺术家


林科,1984年生人,温州人。中学开始研习绘画艺术,2004年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在四年的学习中,他并没有气馁,刻苦学习计算机,最终于2008年毕业,获本科学位。毕业后的林科励志做一名艺术家,并有幸成为杭州双飞艺术中心的一员。近些年,他的创作呈现出一种独树一帜的面貌,在群体和社会中引起了一些小小的争议。



下面是他的课堂笔记、早期系列绘画赏析、与作者的微信聊天记录、水袋画赏析、水袋画原画赏析。


林科的笔记

林科在沈立功老师虚拟现实课堂上的笔记,2006年


林科在沈立功老师虚拟现实课堂上的笔记,共记录了20个思考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基本塑造一个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角度,也可以形成一种区别于常人的思想灵魂,成为做艺术家的一个基础:


“我们该如何关注?如何把关注的行为变成一种声音,一种材料,一个事件,一个空间?沉寂如何成为一种声音?静物是如何运动的?对于我们所知的该如何做(行为)?如何理解我们所知道的,但是没法命名的?我们该如何称呼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该如何把看不见的东西呈现出来?我们如何把存在的东西缺省?如何造成缺席而不是空白?思考如何感受?重复的如何差异?语言如何物质化?我们怎样遭遇我们的行为?如何消解一个建构的形式?我们如何在迷失之地栖居?艺术如何成为一个记起的和再记起的形式?制作如何是相互的?文字和体验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必须的?”(林科说,听沈立功老师说,这是他朋友写的诗...)

用橡皮擦的绘画”系列,2012年。这个系列是在水彩绘画的过程中,趁颜色未干,在较厚的纸张上进行刮、擦、挫等动作,在画面产生白色痕迹。这些绘画参照的是网络图片。

ps改造纸本”系列,2012年。同样以网络图片为来源进行绘画之后,拍照或扫描,将电子图片用ps软件编辑,得到一个不可知的图像。

临时喊停”系列,2012。这个系列仍旧以网络读图为基础,在看到一个让自己兴奋的图片后,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激动发散出来,直到对这张图片的激情消失,停止绘画。

艺术家林科与作者张营营之间的微信沟通内容节选,2020年1月7日


由此,我们也可以将林科这个“新媒体艺术家”称为“风格多变的画家”。这些看起来随意,不够高端正式的绘画名称或绘画方式,反应的正是艺术家一种日常。日常无需完整,日常即思想的萌芽。



林科的“水袋画”赏析






林科的“水袋画”原画赏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