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a 观点|蓝“住”三昧:关于“平静,7”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312   最后更新:2019/12/17 10:52:51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9-12-17 10:52:51

来源:Ocula艺术之眼  耶苏


陈轴,《活生》,2017。高清数字录像,1080P,12分50秒。静帧截屏。鸣谢:亚洲新西兰基金会,Blue Oyster 艺术项目空间。图片提供:艺术家。


女孩:“What is it?”(这是什么?)


男孩:“I don't know.”(我不知道) “It's alive.”(它是活的)


链子耳环被捡起并再次抛下,形成另一条不规则形。


女孩:“What is it?”(这个呢?)


男孩:“I don't know.”(我不知道)“It's alive.”(它是活的)


耳环丢下。


女孩:“What is it?”(这个?)


男孩:“I don't know.”(我不知道)“It's alive.”(它是活的)


……


游戏似乎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以上片段来自陈轴创作于2017年的短片《活生》(Alive Game)。故事里,这对年轻恋人作为生活于一百年前的灵魂,坐在墓地边交谈。他们是永生的,或者说永死。就在他们的不远处,有位青涩的年轻人正在接受采访,讲述着有关记忆的看法。

展览现场:“平静,7”,拾萬空间,北京(2019年11月2日至12月15日)。图片提供:拾萬空间。


可以说《活生》这件作品恰当地诠释了陈轴今年在拾萬空间的最新个展——“平静,7”(展期:2019年11月2日至12月15日)中所观照的“死生”这一潜藏主旨。现场,艺术家列出如“中阴闻即解脱”等佛教典籍里的警句来提示不同作品间的共通趋向,并选用了饱和度浓厚的蓝色制造清凉空寂的冥想氛围。

由左至右:陈轴,《大黑天无死定》,2019;《平静 No.4》,2018。展览现场:“平静,7”,拾萬空间,北京(2019年11月2日至12月15日)。图片提供:拾萬空间。


顺着空间,观者可以发觉蓝色不仅串联起了画廊外厅的柱子、墙面以及装置《大黑天无死定》(2019)里那台打印机的电源指示灯(2019),还依次出现于四幅数字绘画的背景,并最终浮现在佛像的基座——作品《不动如来尸陀林观景》(2019)里的一叠厚厚CD光盘——上。同时,黄土覆盖的主展厅让人仿佛踏入荒原,脚踩遍地散落的白骨与枯花。

展览现场:“平静,7”,拾萬空间,北京(2019年11月2日至12月15日)。图片提供:拾萬空间。


几幅尺幅不同的平面绘画则以均匀排布的方式环绕于四壁,加上中轴线上的骨制香舟、手摇铃以及泥制佛像,此处俨然成为一座迦蓝。摆放在中轴线两侧玻璃展台内的,是艺术家亲自设计并烧制的瓷器作品 “宝塔瓶”系列(2019),也是本次展览的重心所在。这些“宝塔瓶”有的被组合在一起,更多的是独自端立。它们色泽光润,胎形庄严,并分别对应于佛教中某个的意象,或高僧或菩萨。

陈轴,《琉璃净土高僧立相》,2019。瓷器、水晶球,12.5×28cm。图片提供:拾萬空间。


除了使用佛教既有的符号直观传达宗教指向以外,艺术家也在试着组织起某种通道,来连接可读取的现实触动感与精神性的佛理奥义。在数字绘画《建设性模糊-新东方(西方)#1》(2018-2019)里,未来凌乱的虚拟世界慢慢失去了边际,只剩下图像惯性下的古希腊柱群以及散落其间的念想,它们也许即是当下文明粉碎的历史画面。而从作品《蓝色悖论 No.2》(2019)和《即使在梦中你依然要绕过那堵墙》(2018)两幅作品中,我们似乎能看到陈轴对于人之“无明” [1] 与跳出轮回这两者间矛盾所进行的意象化考量。

陈轴,《建设性模糊-新东方(西方)#1》,2018-2019。打印数字绘画、骨头、橡胶条,230×160×10cm。图片提供:拾萬空间。


展览的平实状态,使得由不同媒介作品所营造出的体验显得既出离又辩证。不断造业的艺术系统,很难说是某种理想的修行之处。追求解脱的佛教与指向解放的艺术,即使一贯共同作用于人类的灵性成长,并在此刻得以交融,却毕竟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终极目的。

展览现场:“平静,7”,拾萬空间,北京(2019年11月2日至12月15日)。图片提供:拾萬空间。


在此艺术家所面临的挑战,恐怕正是在已然投身到某种虚实之间的临界状态时,仍然需要在自我的精神提纯与输出流行的展览格式之间做出平衡。可以说,陈轴通过“平静,7”克制且坦诚地释出自身的体验,使观者得以反思生命,尝试在喧嚣的五浊世界里短暂体悟三昧 [2],引发出类似“何谓‘存在之真’?”这一关乎每个个体自由与价值的问题,而佛教无疑在此刻,为关心这一切身命运的过路者们打开了一扇窄门。

[1] 无明,梵语**idyâ。为烦恼之别称。十二因缘之一。不如实知见之意。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梵语moha )。


[2] 三昧,梵语samâdhi之音译。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