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云军:光的影子
发起人:反射弧  回复数:1   浏览数:1457   最后更新:2020/03/25 11:41:09 by guest
[楼主] 反射弧 2019-12-12 20:36:05

来源:798艺术  梁子涵


北京夏天的时候,早晨四点就能看到日出,入了冬,太阳七、八点才会慢慢升起来。去年,卜云军在每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都拍了一张照片,拍一张黑纸,拍了三百多张,拍到最后黑纸覆上一层灰,小心翼翼地继续拍。他给这个系列命名为《2018》,是2018年的作品,2018年的黑纸,2018年的日出,2018年的光与时间。

“嗯”展览现场,55画廊


卜云军的镜头,像是在开着暖气的卧室里刚睁开的双眼,空气因为暖流而氤氲,将醒未醒,眼前的事物形状了然,却又恍如梦寐。清晨与黄昏是白天和夜晚的交界点,从暗到明,从明到暗,如果捕捉光在此临界点的姿态,似乎就能追寻事物如何显现,又如何隐去的路径。2015年他在上海五五画廊举办个展“嗯”,由十张摄影和一个视频组成,照片是黑白的,光透过纱幔,分不清是暖是冷,依稀是某日阴天午睡时的光景。十张照片是从同一个角度拍摄的,根据曝光度排序陈列,从暗到明,从明到暗,观者的视线定格不同时刻的光影,在静止的状态下反而更能感受时间的位移。

“嗯”展览现场,55画廊


云军大学时学的是油画专业,一开始转向摄影,也带着一些绘画的心态,是否需要把手工的温度融入摄影,能否用拍一张照片的理性来画一张画?都是有趣也值得思考的问题。“光”的确也是摄影和绘画的共通性之一,通过光这一介质,我们得以观看一张照片或是一幅画,换句话说,我们是在阅读光提供的图像。卜云军2018年在北京墨方空间的个展“IMAEG”,标题就来自“图像”的英文“image”的变体。展出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系列“没有光”的照片,几近漆黑,像是闭着眼睛看世界,把认知归零,重新发现。另一部分照片来自网络,有的打印在A4纸上,有的只加载到一半就被截取,像是把卜云军的工作室搬进展厅,照片贴满墙面。每张图像的独特寓意均被消减,成为信息流中的一个点,串联在一起时,相比给出清晰的线性叙事,更倾向于一首有节奏的诗。

无题,2017, 100×170cm,艺术微喷

如果光也有自己的影子,不是作为介质,而是作为本体存在的影子,那么图像或许就是最接近的形态。卜云军的图像是一种影子,有自我指涉的含义,用图像的形式问图像的本质,用光来看“光”。他的图像基于日常,拍摄手法也没有神秘难解之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平实。图像的诗性在经过与光和时间共处而自然显现,至于存在主义的提问,已经化解在半眯着眼睛看着窗外日出时,光影的模糊变幻中。


艺术汇什么时候开始拍照的?
卜云军从上大学就开始拍照片,就一直拍下去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画画,其实也记不太清。现在也很难再拿起画笔画画,可能拍照片的创作过程比较短,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速度。

无题, 2016, 185×150 cm, 艺术微喷

艺术汇拍一张照片需要多久?经过哪些步骤?

卜云军拍起来挺快,但前期准备工作比较长,有时候会用手机拍一个小样。很多素材都来自我手机里的照片,开始用相机拍摄之前,我会想很多,比如当时为什么要拍这些东西,现在又为什么要拍。手机里拍的很多照片很多都记录的是比较久远的想法。


艺术汇你的作品在视觉呈现上趋于抽象,你的拍摄对象是什么?

卜云军拍摄对象都很日常,我基本都在工作室里拍,拍的很多都是工作室里的场景,有的是现成的,有的是我搭建的,也有的是一些东西的局部。比如这次在798儿童艺术中心和京东物流合作的项目里,我拍的是垒起来的纸箱子。我的工作室里堆了很多这种快递箱,想通过某种方式把它们做成作品。我就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堆起来,然后拍下来。


艺术汇它们在照片里是一种模糊的状态,而且是黑白的,相对内容可能更突出光感的变化,你的大部分照片都采用这种视觉语言是出于什么原因?
卜云军有了光才看得见,提到摄影,就离不开“光”的话题。其实我拍摄的时候一直都喜欢选择在光线不太好的时候拍,有点曝光不足的感觉,我觉得这反而是事物最真实的状态。

无题, 2016, 105×122 cm, 艺术微喷

艺术汇从这个角度来看,最近你和素元品牌合作的两个系列倒是很“白”也很“亮”?

卜云军其中一个系列拍的就是白纸,在纸上滴了一些水之后拍摄纸的状态,可以说是一种无意间的状态。另一个系列拍的是医院的床单和走廊。当时有朋友生病了,晚上我在医院陪着,就用手机拍下了一些医院的场景素材。

艺术汇有没有想过拍人像?

卜云军我的作品里很少有人的形象出现,人比较难拍。拍静物的时候我可以静静地观察它,慢慢琢磨。拍人像的时候需要和人交流,这一点对我来说比较困难,两种对象的拍摄气场不同。


艺术汇有哪些摄影师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卜云军最开始拍照的时候接触了很多德国和日本摄影师的作品,我觉得德国摄影师拍出来的作品很极致,日本摄影师的相对来说更有温度。其实摄影技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能把想法传递出来就足够。

无题,2019, 106×148cm, 艺术微喷


撰文:梁子涵
图片提供:卜云军
[沙发:1楼] guest 2020-03-25 11:41:09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