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非遗时代”,关于大运河的一切想象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727   最后更新:2019/12/02 11:20:35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9-12-02 11:20:35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Shin


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的五周年。大运河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数千年来,大运河也不断被人们以经济、文学、历史等各个角度歌颂。但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运河鲜少以当代艺术的视角被重新审视并发散解读。

“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开幕到场嘉宾及艺术家合影,北京时代美术馆,2019


在新的技术和视角下,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反哺大运河这一重要的中国文化基因成为了一项非常有趣的课题。十月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的“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就深入阐释了这一课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们并非以命题作文的形式描绘大运河,相反,他们试图发掘运河文化的底蕴与象征,通过人类与水与生俱来的关联,以自由的想象力与多元的艺术语言进行创作。因此在这次展览中,观众可以全面了解当代艺术家们以大运河作为中心延伸出的思绪,借以重新审视这条积淀了太多意义的大运河在今天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展览现场,北京时代美术馆,2019

“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策展人肖戈


此次“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由肖戈策展,共邀请了26位\组中国当代艺术家,分别是白崇民、陈琦、陈陈陈、费俊、何昊远、何云昌、黄锐、梁铨、李勇政、刘佳玉、马军、彭小佳、邱志杰、宋冬、史金淞、石青、石若宜、寿盛楠、王宝菊、无关小组、吴玮禾、徐冰、张有魁\金善珍、章燕紫、张琪凯、郑路。参展的30余件\组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多媒体、VR技术等不同媒介,以当代艺术的视角重新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现实中的作用与意义。

“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展览现场,北京时代美术馆,2019


人类逐水而居,水是大运河的最基本单位,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度最繁忙的黄金水道,水是一个素材,也是一则隐喻。这次主题展中不乏抛开历史沿革,以水这种介质作为中心的作品。何云昌是中国行为艺术领域极具挑战精神的践行者,在《与水对话》(1999)中,何云昌企图以倒吊方式将河水分为两半,左右臂开一厘米深刀口,血顺着手臂流入水中,历时90分钟,在这里,水承载着人的血液推着人类前进,不会回头。

何云昌,《与水对话》,1999


陈琦的《1963》展示了水无休止的波澜。他实验性地融合数字新媒体与古老的水印技艺,构想了一套复杂精密的印制流程系统,使用九十六块木版,经过九次着色,在宽7.8米、高3.35米的巨大尺幅内描绘了一场潋滟水波。陈琦迷恋水,在制作《1963》的过程中他遍寻古墨,重现了宋、明、清历代的画中波澜,但是同时也是因为迷恋水,他深知水流随着时间一去不返,所以虽然《1963》是一幅印刷作品,但它不具有版画的复制性,和时间一样,一期一会。张琪凯的《运河水》就更进一步引入了新媒介对于水的诠释。作品使用老电视机作为容器,安置在老木船中静静流淌,从而使载舟之水变成了舟中之水,颠覆了常规的视角,混淆了现实与真实的界限。

陈琦,《1963》,2009

张琪凯,《运河水》,2019


大运河连通广州至北京的沿岸各地,其中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探之不尽,石青在2008年的一段驱车从北京大运河出发至杭州的旅程,用行为和影像、图片来探讨关于运河与能源的游牧实践。2019年艺术家重新完成一次逆向的大运河之旅。以游记的方式,将这次地理之行与11年前的工作展开并置、错位和游动集结成作品《大运河的能源地理之二:速度图像与能量的消失》,收录了沿途的风光和艺术家的思考。

石青,《大运河的能源地理之二:速度图像与能量的消失》,2008

石青,《大运河的能源地理之二:速度图像与能量的消失》,2019 (展厅右墙面)


沿河探访这条路,白崇民是用脚走的。他从北京徒步到浙江龙泉、湖南长沙再到云南昆明以偿朋友相见之约,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反思工业化下单向度的社会面貌,以亲历平行的视角观察记录这块土地的民生,记录在了作品《千里赴约》之中。

白崇民,《千里赴约》,2011-2012


影像记录之外,无关小组还通过收集沿线现成品的方式来留下运河的记忆。在作品《共生》中,无关小组在运河沿岸收集各种可用来编织的现成品,最后将这些材料共同编织成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把运河沿岸生活的琐碎片段一起编织进去,成为一种关于运河在今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共生的调查报告。

无关小组,《共生》, 2013


在当下的信息世界中,科技的发展未尝不是连通人与人的一条运河。吴玮禾在《关于一个个人的浏览方式》中用直观的方式将百度搜索“人民日报国庆特刊”的结果印刷在彩色人类头部模型上,隐喻群体的消解中个体碎裂、融化、蒸发,凝结成的闪烁呼吸指向迭代意识的主体体验。鼠标操控与网页浏览的日常如数字运河,探求一个个人的浏览行为来反观自我行为发生的缘起与提问,以期从作品中引出关照自我追问的潜在思索与本质链接。

吴玮禾,《关于一个个人的浏览方式》 2009,2012


信息时代下,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知到更遥远的世界。在费俊的《睿·寻》中,观众可以在手机上下载艺术家开发的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将来自中国各地水域的 25 座桥梁“移植”在威尼斯桥梁上的,以呈现两个国度运河上的桥梁基于其造型和结构上的相似性,既展现了两个文明之间的相通性,又呈现了两个地域之间的差异性。

费俊,《睿·寻》,2019


这件作品不禁让人想起刘佳玉的《河边》(The River-side),《河边》是一件由真实的河床雕塑和“流经其上”的虚拟溪水组成的装置作品,在泰晤士河边重现了流经中国长城的小溪,逼真的水波反光在溪水表面弹跳,同步反映着八个时区之外的日光与月光变换。而在这次的主题展上刘佳玉带来的作品是Sitting by the Window,这件作品将人工河道流经的苏州上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呈现,让观众在低头看河流的时候也可以仰起头来看看河水映照的蓝天。

刘佳玉,The River-side,2017

刘佳玉,Sitting by the Window,2018


这场主题展的策展人肖戈曾经策划了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展平行展“大运河”,首次以当代艺术的形式助力中国大运河申遗。时隔六年,新的“共同空间——后非遗时代的大运河叙事”主题展有三分之二的作品是全新的,从艺术家年龄和作品媒介的跨度都很大,肖戈用这样艰深的命题和复杂的层次对“大运河”这一生生不息的主题进行了又深又广的探索。大运河是人类开拓的奇迹,当代艺术亦然。

徐冰,《大运河》, 2013

邱志杰,《大运河地图》, 2013

王宝菊,《殇》, 2019

寿盛楠,《无尽-鲛人偿》,2019

宋冬,《印水》, 1996

史金淞,《三十年河东》, 2015

章燕紫,《炁》, 2013;黄锐,《女人》,2006-2012;马军,《刹》, 2017

陈陈陈,《泉》,2016


图片资料致谢北京时代美术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