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当代艺术,上海玻璃博物馆才是完整的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726   最后更新:2019/11/18 10:55:09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9-11-18 10:55:09

来源:Hi艺术  梁子涵


“世上没有一家博物馆是赚钱的”,这句话查无出处也缺少数据支撑,但仍是每个历经起落的博物馆人嘴边最苦涩的玩笑。对于公益属性的非营利艺术机构,“赚钱”二字是块烫手山芋。打卡队伍越排越长,艺术品商店人山人海,但要翘起运营成本的杠杆还是杯水车薪。即使在群众文化消费水平持续走高的今天,要经营艺术类民营博物馆,周围担忧的眼神仍多于艳羡的目光。


“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上海玻璃博物馆创始人张琳的这句话如少年般热血。2011年开馆至今,上海玻璃博物馆从一个展馆辐射出占地2万平方米的博物馆园区,展览品类逐年丰富,收支稳定并开始盈利。这家民营博物馆用完备的展览体系和独特的自我造血模式证明,“热情”这杯鸡汤烹调得当,博物馆的质量和流量、艺术机构的理想与现实也能营养均衡。


上海玻璃博物馆入口外景


上海玻璃博物馆坐落在城市东北角的宝山工业区。从地铁站下来骑车前往大约需要15分钟。一路直行,时不时还有尘土飘进眼睛,四十年前从北面宝钢厂区吹来的空气,似乎还没清净。园区前身是上海玻璃仪器一厂,入口就在街边,相比之下,对面的钢材市场反倒更加隐蔽。“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名牌在刻满字符的深灰色幕墙上自愿退居注脚位置——“二氧化硅”“熔融”“雕刻”“退火”“工艺”“展示”“交流”…由墙上各国词语代替诉说:这里有你想知道的关于玻璃的一切,而玻璃包罗万象。原来字符本身也是用半透明玻璃制成,吸收了太阳光,触感温暖。

独特的建筑幕墙

曾经的旧玻璃厂房

今年新改造完成的户外广场,厂房骨架也成为一道风景(拍摄:梁子涵)


玻璃博物馆每两年都会对园区的空间与内容进行升级,展览体系随之成熟。主展厅常设展,一楼沿时间线梳理,二楼按主题讲故事,藏品各居其位,与文字信息的视觉节奏相互配合,流畅清晰地铺陈着“玻璃”作为工业材料和艺术媒介的来龙去脉。园区每年会在其他展厅建筑内呈现两个玻璃艺术主题展,通过网站公开征集评审;一个文史类古代玻璃展,聘请领域专家策划;一次玻璃设计系列展,由德国设计公司筹备;另有园区儿童馆的项目成果展,与美国塔科马玻璃博物馆合作。

上海玻璃博物馆主馆内景© Coordination ASIA

主馆常设展之一,从古到今沿中西线索梳理玻璃的历史

上海玻璃博物馆设计新馆内景© Coordination ASIA

设计新馆常设展,与主馆不同的摩登氛围


展览家族里的新生儿


2016年,经过三年的筹备与发展,名为“退火”的项目正式加入玻璃博物馆的展览大家族,由 Vanguard 画廊创始人、策展人李力担任总监,每年邀请两位当代艺术家进入园区在地创作。张鼎、杨心广、廖斐、毕蓉蓉陆续参与,玻璃并不是他们的常用语言,在相互熟悉的过程中,作品慢慢生发,体量不大,存在感足矣。2018年的项目作品通过刘建华的“物镜”和林天苗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的“体·统”这两个年度标志性大展呈现,玻璃的材料物性和精神力量冲撞出尤其强烈的多重感官体验。张鼎与刘建华也相继进驻园区工作室,延续他们与玻璃的缘分。

张鼎《黑色物质一》© 张鼎工作室


刘建华个展“物镜”在上海玻璃博物馆,这是他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玻璃材质

主馆入口处,林天苗《暖流》 © Coordination ASIA


11月5日开幕的2019版“退火”颇具赛博格气息,孙逊和韩国艺术家朴庆根都选择使用机械装置。欲动先静,上一秒还是清透明晰的玻璃,光线一转,即化为镜。观者和自己的身影捉迷藏,和玻璃玩心理游戏。同是以玻璃为创作线索,孙逊从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开始搭建空间叙事,朴庆根直取玻璃的双面性为灵感。而两人的作品都折射出如今虚拟时代的超现实生活现状,或许这样的不约而同正是这一项目在社会语境中的存在意义。


“退火”实为跨界项目,跨的是材料的界,也是玻璃博物馆和当代艺术的界,面面俱到的玻璃博物馆由此对当代艺术在历史锤炼中的进展也逐渐诞生出自己的立场。

毕蓉蓉《反复纹样的彩色片》 © Shanghai Museum of Glass

张鼎《黑色物质二》 © 张鼎工作室

“退火”项目标识,在偌大的园区内也非常显眼


“不务正业”,名副其实


馆长张琳自己也是跨界的代表,不过他承认“还是和玻璃有缘”。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硅酸盐专业”就读前,他并不知道这其实就是“玻璃专业”。毕业后他先后乘着上海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的浪潮,和玻璃兜兜转转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2008年金融危机,进出口贸易眼看也要搁浅,张琳迈入文创行业,开始做园区开发。但建立博物馆并不只是商人的投机之选,在从事贸易期间,张琳参观过世界各地的玻璃展厅和博物馆,成立自己的玻璃博物馆,这个想法在他决定转行前已经萌芽。

上海玻璃博物馆创始人、馆长张琳  摄影:董林


当时的筹建团队里包括张琳没有一个人是文化产业背景,于是他2007年开始周游世界,游历了一百多家博物馆,学习经验。在他看来,观众是博物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博物馆之于观众不是教育者而是对话方,如何让博物馆“名在其实,非仅在其形”,关键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有归属感的、造福于民的场所。


“互动体验型社区化博物馆”的定位,张琳已经实践了八年,每年都会在博物馆网站上公示年报,总结这一年的展览活动、管理细则和收支情况,这很大胆,也饱含诚意。现在的玻璃博物馆园区内共有二十个参观点,夏日游览时会有走进小型迪士尼的错觉,又像是来朋友家做客,亲切周到。逛展之余舒适地吃顿饭,阳光下喝杯咖啡,或是在户外广场休憩,算好时间看一场热玻璃表演,晚上住在艺术公寓。你可以在园区里参加品牌发布会、开展学术研讨、组织节日庆典,或者举办婚礼。背后有强大的资源调配体系支撑,价格统一亲民,出品仍有保障,细节之处见心思。

园区儿童玻璃博物馆的休息区,活泼的设计风格

10月初经过升级改造后开放的园区西餐厅一角


作为博物馆,它似乎有点“不务正业”。其实这些偏题选项在视觉和功能上都与常规展览相辅相成,让园区充满人情味与自我造血的生命力。制定阶段目标、整合资源、打造展览品牌,张琳用企业模式经营着的博物馆,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共机构进入良性循环。当代艺术项目在获取健康土壤的同时,也为玻璃博物馆的社会性和时效性点火助推。谈及这一板块的未来计划,张琳言语中透露着兴奋,像是给孩子穿上新校服,站在下一步台阶的起点。

不断完善的园区版图


“有了当代艺术,玻璃博物馆才是完整的”


Hi艺术(以下简称为Hi):是怎么想到要在博物馆做一个专注当代艺术的项目?

张琳(以下简称为张):2013年,园区的空间和内容逐渐丰富,但我发现我们还是停留在把玻璃当做“物”来观看的阶段。缺少在精神上能引发共鸣的、注重思考和想法的东西——那么或许可以试着引入当代艺术。李力是我的好朋友,说实话那时我在艺术圈除了她的确谁也不认识(笑)。她介绍我们和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见面,邀请艺术家张鼎在2015年做了玻璃博物馆第一个当代艺术展“黑色物质”。那次展览出乎意料的成功,我们觉得它应该成为延续性的永久项目,这才有了“退火”。


Hi:取名“退火”有什么寓意?

张:“退火”是玻璃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任何玻璃都要经过退火,才能成为稳定耐久。当代艺术可以说是玻璃博物馆的灵魂,有了当代艺术,玻璃博物馆才是完整的,观众的参观体验才是完整的。这个项目也是玻璃博物馆的“退火”。

“退火”项目,朴庆根个展“我是我的镜子”展览现场

“退火”项目,孙逊个展“塞上(下集)”展览现场

项目艺术总监、策展人李力正在导览


Hi:在邀请艺术家时有什么考量?

张:一是希望找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二是邀请没接触过玻璃但对玻璃感兴趣的艺术家,感兴趣就会有故事。三是往国际化发展,多碰撞,这会很有趣。另外也想邀请更多年轻艺术家参与,有代表未来的观念和想法。


Hi:驻地项目有很多,在地创作也是近几年的热词,“退火”项目如何脱颖而出?

张:玻璃这个材料很有意思,它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工匠和技师的配合才能完成作品。我们不想做命题作文,而是希望艺术家自然地和展厅空间发生关系,加上熟悉材料需要过程,整个项目的周期很长。所以我们一年只做两个艺术家,做精不做广,保证工程团队和生活助理的全程协助,我和李力每个月也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作品的方向和可能性,“退火”是玻璃博物馆和艺术家的共同项目,园区里诞生的作品也是园区的孩子,和我们所有人包括艺术家都有感情。


Hi:接下来准备怎么把它们“养大”?

张:当代艺术展在玻璃博物馆里的体量还很小,只用到临展厅。一年级读好就要读二年级,“退火”项目现在五年级,是时候长大了。我和李力也在讨论如何把现在的方式体系化。比如成立负责当代艺术的学委会,公开征集评审。一定还要有新的展厅专门做当代艺术常设展,让每件作品得到它们应有的尊重。

朴庆根《我是我的镜⼦》影像截图,2019 © 朴庆根

孙逊《塞上》展览概念

孙逊《边属》,玻璃、金属球、机械控制系统,2018-2019

孙逊《塞归》作品局部,玻璃、机械控制系统,2018-2019


从小众到大众,公共机构的责任


Hi:包括“退火”项目在内,玻璃博物馆每年都保持着四至五个展览的步调,不同类型均有涉猎,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张:如果只做当代艺术,注定是小众的,刻意把当代艺术做成大众,那也会变味。“博物”馆,更多是在追求平衡,要有学术性强的展览,也要有接地气的展览,各种类型都需要。我们不是单做艺术的机构,还要和大众的生活方式发生关系。

Hi:这和传统博物馆的区别在于?

张:你可以和朋友家人在这里玩一天,而且很舒服。这不是一个展览、一个馆,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吸引力。我上周末去伦敦,泰特美术馆人山人海,说明英国人习惯把博物馆作为休息日的目的地。我们也应该培养市民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博物馆作为公共机构的责任。

Hi:门票收入在玻璃博物馆的总收入中占据将近一半的比重,对于民营博物馆这非常难得,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张:化零为整。门票拆分到每个馆其实不贵,观众买一次票能充分在园区停留4个小时以上,这个时长是经过精确考量的。可以放心让孩子在儿童博物馆学吹玻璃,也可以看当代艺术、走玻璃迷宫、打卡网红展、观看热力剧场表演等等。我们今年给餐厅做了升级,商店也会更新,来这里能做的事情很多,时间性价比高,园区的参观人群有80%都来自上海市区。把博物馆做成生活方式,不仅能让它走入良性循环,也是为了拉近它和不同群体之间的距离,回到博物馆的公益性。

建馆八周年纪念活动,在园区玩耍的小观众

热力剧场中的表演,吸引众多观展群众前来 © Coordination ASIA


打开好奇心的门


Hi:园区的整体开发策略是建馆时就计划好的吗?

张:其实刚开始只是想做园区开发,博物馆是一个点缀。但对于这个地段的工业园区,如果以传统的出租办公楼的模式开发是行不通的。反而要把博物馆的概念无限放大,让艺术扩展到整个园区,这样更有生命力。

Hi:从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转向文创事业,转型对你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意义?

张:过去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养成了考虑收支平衡、寻找多个赢利点的习惯,用更完整的角度看待园区发展。但是做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面对的人和圈子其实很小。做博物馆就像打开了一扇门,让我能在现在这个年龄还对世界充满好奇,我很感激。人的确还是要有好奇心,有梦想和热情,然后坚持下去,肯定能把事情做好。

上海玻璃博物馆户外空间 © Coordination ASIA

夜晚的园区也充满活力


Hi:在你看来做博物馆和做美术馆的区别是什么?

张: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总结过去,美术馆面向未来。我觉得我们既要总结过去,又要面向未来。

Hi:去年适逢建馆七周年举办的“BRKN/破碎”展览倒是有点“打破过去”的意思?

张:园区现在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但每一块还需要不断完善,就像手机一样,要更新。我一直很喜欢苹果这家公司,它做到现在11年了,仍然很有生命力,每年都能让我们有所期待。我觉得做博物馆也可以学习这种精神,定期打破舒适区,保持好奇心,推着自己往前走。

Hi:下一个七年会怎么走?

张:现在做到盈利状态可以说是成功的,下一个七年希望走出去。我相信在不同的城市里,都会有我们这种博物馆模式出现,也有这样的需求,博物馆对城市可以有很强的影响力。艺术不分国界,也不分区域,如果能和不同地方的艺术机构一起做些事情,也会非常有趣。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