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 可塑与互塑空间:像史莱姆那样野生!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630   最后更新:2019/11/15 10:46:40 by 服务员
[楼主] 服务员 2019-11-15 10:46:40

来源:宝龙美术馆



讲座主题Forum Theme:

可塑与互塑空间:像史莱姆那样野生!

Academic Forum of the Wild Metropolis Shapeable and Mutual Shaping Space: as Wild as Slime


讲座时间Time:

11月17日 16:30-18:00

16:30-18:00, 17 Nov, 2019


讲座地点Location:

宝龙美术馆一楼中庭

Shanghai POWERLONG Museum, 1F Central Court


讲座嘉宾Honoered Guest:

史莱姆引擎(李汉威、方阳)|艺术家

Bysanz|设计师

毕昕|CAC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执行总监


讲座主持Compere:陈嘉莹


“史莱姆”意味着随手拈来的形态、氛围与时序。可塑的展览方式,如入其境的展览体验,摩天轮、太空船、游戏地界,不同的场景切换于弹指之间。白立方在这个多重宇宙里成为单调乏味的性冷淡盒子。“史莱姆”是野生展览的实践形式,是端坐在电脑前仍血脉膨胀的想象力所能付诸的方式,也是灵魂出离怠惰身体的途径。

▲ “野生大都会 2019当代艺术展” 展厅现场


宝龙美术馆6号展厅中的“野生大都会 2019当代艺术展”已经开展,呈现的是技术环境与野生自然的共生状态。虚拟世界给了人蜕壳的机会,功能性身体(例如假肢)的极致就是意识的虚拟化身,它们流转于现实与VR空间。

▲ “野生大都会 2019当代艺术展” 展厅现场


那么虚拟现实是一种现实吗?完全变态昆虫在完全变态之后还是它自己吗?艺术作品在完全虚拟之后还是作品本身吗?或者展览?对毕昕而言,这个问题是:4D的人为什么要做空间降维的事?在Bysanz的创作中,这个问题则是:一个身体必须要对应一个灵魂吗?

本周日,于宝龙美术馆中庭,让观众、艺术爱好者与艺术家们一起思维碰撞,擦出如“史莱姆”一样的野生火花,共同探讨如“史莱姆”一样野生空间的可塑与互塑性吧!


讲座主持


陈嘉莹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哲学在读博士、撰稿人、策展人。长期供稿于《艺术论坛》、《艺术碎片》与《典藏》等艺术媒体。关注当代法国哲学与艺术哲学。近期策划的展览和参与的活动包括:“Hyundai Blue Prize”,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中国北京(2019);“哥⽩尼”,E.M.Bannister 画廊,罗德岛学院,美国普罗维登斯(2019);“液态健康“,上海歌德开放空间,中国上海(2019)。


讲座嘉宾

创立于2017年,史莱姆引擎当代艺术空间由李汉威,刘树臻,方阳共同策划与运营,致力于开发前所未有的作品创作形态、展览策划与观展方式,借由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世界呈现丰富的当代艺术形态。

“野生大都会 2019当代艺术家”

参展艺术家

周柏森,又名Bysanz,上海/伦敦时装设计师、造型师、艺术总监。Bysanz曾为伦敦时装周、上海时装周等多个品牌担任造型师,他的作品和他本人也曾出现在NYLON杂志、Off Black杂志、DAZED等杂志上。他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曾在Craig Green工作。由于对数字文化和虚拟乌托邦的兴趣,Bysanz的项目总是基于“未来生物”的概念和纹理研究视觉表达。他将设计作为探索非主流社会文化与未来皮肤纹理的媒介,如2017年推出的个人项目“Civilized Pussy”,2018年在史莱姆引擎上推出的“ZEXI项目”和“New Br**e World”。

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先后获得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士及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策展硕士。目前任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hronus Art Center)执行总监,并负责公共项目策划。2019年与艺术家叶甫纳共同创立自出版品牌“惬意忙(Monday OFF)”,目前已发行创刊号#迷妹,及艺术家书《新编综合英语》(李亭葳)。参与策展项目包括Ars Electronica – Internet Yami-Ichi(林茨,2019),万物源于比特(深圳,2018),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北京,2017),超恋物(北京,2017)。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