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评丨城市篇:广州,缓慢而有力的艺术脉搏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501   最后更新:2019/11/13 16:30:14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9-11-13 16:30:14

来源:artnet


“千字评”为artnet新闻中文网的新栏目,邀请独立撰稿人、艺评人以及其它相关艺术行业从业者,以千字为限,评述当下新闻事件和现象,在主流新闻内容之上,为行业另增一些争鸣之音。


“城市篇”为此栏目在2019年终艺术季前推出的特别内容,借撰稿者之文字,对于国内几大主要城市近一两年的不同图景与路径做出相对主观的观察与评述。


在后奥运时代的十年间,广州的艺术活动发展是缓慢的,与邻近的珠三角城市深圳相比,则尤为明显:两地的艺术机构在数量上已经非常接近,而深圳的新兴大型场馆和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都使这座城市显现出强劲的后发力量。相较之下,广州则鲜有来自本地的新力量进场,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持续赋能。

然而,这种数据上的停滞并不能抹去广州在中国艺术图谱上所占据的位置。由于千百年来作为通商口岸的历史,本地人民往往具有开放的文化态度与通达的世界观。尤为可贵的是,媒体行业的发达与相对自由的舆论环境,使广州成为中国较早的具有公民意识的城市。在当代,广州的艺术工作者们一直以高度自治的精神与成熟的社区意识,轻艺术“资产”而注重知识生产,以去中心化的、非对抗性的艺术实践来介入日常生活。
在广州,那些曾经在城市艺术史上扮演过重要位置的艺术单位,仍在以不同的方式持续输出着机构的精神与要领。以策展态度鲜明的时代美术馆(民营美术馆,2010-)为例,其近年来的展览集中探讨文化身份、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环境危机以及机构的自我批判等议题。美术馆旗下还设有独立机构“黄边站”(2012-),它在美术馆的管理框架下运营,而又与其保持着相对松散的关系。2018年7月,时代美术馆在柏林设立分馆,这也是中国的民营非盈利艺术机构首次将场所延伸至海外。
在公共投入方面,作为中国三大公立美术馆之一的广东美术馆,以往平均每年开幕的展览达到三十多个,从2010年开始,年展览数量跌落至以前的三分之一左右。广东美术馆拥有广州三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两大拥有国际声誉的展览品牌,其近年来的轨迹反映了国内艺术机构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在馆长或策展人个人的超级能力之外形成更加成熟的典藏、策展与研究的“制度”,使机构得以持续发挥社会影响力。

第六届广州三年展“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


由艺术家陈侗创立的博尔赫斯艺术机构(替代性空间,1994-)是广州当代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自1990年代起,这个又名“广东帮”(CANTONBON)的机构一直在探寻自发性的文化力量可以独立存在的临界点。2016年,陈侗另成立本来画廊(bonacon gallery),每年举办四至五次展览,以个展为主,延续着“广东帮”支持本地艺术家和本土创作的意识。
在广州南郊的小洲村,由艺术家刘可等成立的腾挪空间(替代性空间,2009-)已经走过了十年。它只有6平方米,在密集复杂的社区空间之中开辟出一个生动的触发点,以轻体量、低压力的运营成本,进行空间自治的实践。由艺术家运营的空间还有胡向前、林奥劼和林敬新创办的广州画廊(2015-)等,持续推出以本地艺术家为主的新面孔。同样值得注意还有老牌机构的新变化。维他命艺术机构(2002-)在远离市区的农业景观中开辟了新空间“镜花园”(2015-),并邀请明星建筑师藤本壮介的事务所担任设计。而扉艺廊(私立艺术空间,2006)则在艺术家宋冬担任顾问以来的近两年,陆续发起“无界艺术季”和其他介入社区的展览,从而焕发出新的气象。

广州画廊参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广州的城市艺术脉搏是缓慢而有力的,它的沉着冷静多少显得与轰轰烈烈的资本潮流有些格格不入。一方面,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使城市得以容纳更多的艺术家与研究者,形成自己的艺术家聚落和话语议程。另一方面,广州的艺术家和机构创办者善于敏锐地捕捉社会议题,比如全球化批评、过度城市化与后殖民语境等。通过轻量的资源和有效的思想配置,将有别于体制的观念传达释放至日常政治的实践之中,而这样的宝贵的智力资源,才是一座城市无可替代的艺术力量。


文丨彭嫣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