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被控制,摆脱控制,控制他人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467   最后更新:2019/09/27 10:44:03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19-09-27 10:44:03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博而励画廊北京
张培力:既然


艺术碎片 对话 张培力



Q:

你的展览经常使用关联连词作为展览题目,这其中的动机和意图是什么?

张培力:

视觉艺术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也不同于一般的文字表达,例如哲学。很多时候艺术家企图用艺术品去直接表达一种很明确的含义,以为艺术品可以很简单地来叙述某种态度或事情,我觉得这好像是有问题的。在我看来,艺术品所传达的叙事或含义应该是开放的,它只是提供了一种从各方面进行解读的可能性,它是一块材料。当然这是跟材料本身以及观众的解读或态度是有关系的。我更希望建立一种开放的观看、解读语境。


我利用“词造句”这样一种结构作为展览的题目,只是提供了一个前置性条件,然后观众可以按照这个结构来想象、填充、表达。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有点类似于我现在对于艺术词语的一种观点。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Q:

既然是一种开放的语境,那其中势必存在着主体和个体之间很复杂的关系,而作品《门禁系统》(2018)所关联出的主体和个体,似乎他们之间有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双重关系,那你是怎样看待这种关系的?


张培力:

人每天都处在不同的空间里,需要面对不同的群体,与不同的人进行对话交流。一件作品总归是要跟观众的身体或观看的状态发生某种关系的,我觉得这种关系特别重要。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一件作品跟人没有关系。很多时候,一件艺术品在说自己的事,而不是试图让观众跟它发生联系。所以对我来说,作品与观众产生关系是最基本的。

张培力,《门禁系统》

PLC控制器,自动闭门器,镀镍铁栅栏,紧急停止系统,尺寸可变 ,2018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Q:

作为观众,在看到《门禁系统》这件作品时可能会想到某种控制、封闭的感受。那对你来说,它是否存在一个被控制的对象?或者说是谁在控制谁?


张培力:

恰恰这一点是我不想明确去说的,你可以想到一个宽泛的控制。没有一个人生下来是不受控制的,不断地被人控制,摆脱控制,又去控制别人。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控制与被控制,这种关系在不断地转换。如果观众在作品中看到的是一种具体的控制,我不否认;如果观众超越了这些具体的东西想到一种更为宽泛的控制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我都不反对。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Q:

针对《音响床垫》(2018)这件作品,你为什么会选择床垫呢?    


张培力:

我以前的很多作品都有一个特别普遍的因素,就是关于日常经验。我使用的材料,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可以和每一个走进来的观众产生关系。


席梦思是外来语,有一段时间它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东西,但是今天在城市中生活水平非常一般的人都会用席梦思,并且产品价格从低到高,差距特别大。可以说,席梦思代表了一段时间里人的某种生活状况,也代表了不同的身份。我作品中使用的席梦思床垫有些是旧的,你可以想象原来的主人与这个席梦思之间所发生的一些故事,但是没有人会确切知道;对于新的席梦思,你会想象它未来可能会与哪些人发生故事。

张培力,《音响床垫》

新旧席梦思床垫,压力传感控制器,语音播放器,功放板,音箱,尺寸可变,2018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Q:

在作品《音响床垫》中,似乎通过一种声音,一种舒适度,把所有的身份都拉平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张培力: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信息都是中性的,是很难判断的。比如,你只是听到《音响床垫》这件作品中喊出的人名,你不知道它是属于我选择的三部分人员中的哪部分。在我看来,人和人之间没有什么差别。有差别也只是因为后来我们有很多机缘、遭遇、偶然性,让我们以为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把三部分人的名字放在一起,就是想说这样一个问题。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Q:

看起来《音响床垫》通过艺术的方式,给了三种身份的人一种同质化的条件,是否这种同质化又体现在了作品《正面拍摄的公寓》(2014)中对集体与个体生活差异性的观看上?


张培力:

这件作品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我拍得这栋楼是在一段时间里中国房地产兴起,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得到的样板式公寓楼,这栋楼在杭州也比较有名,它叫天寓。我主要想表达的是关于录像的观看,没有一个人可以盯着一个楼看很长时间,往往我们看东西都是一瞥。我们也习惯性地去寻找录像中的镜头语言以及变化,但录像最本质的功能是记录,就像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监控。监控作为一种工具,它可以在人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面来干预人的生活。


这件作品是模仿监控的一种拍摄方式,监控本身是一种中性的拍摄,是没有态度的,其态度在哪?是监控摄像背后人的意图。这件作品也是更加强调我早期录像作品中不带有太多个人态度的中性拍摄,或许观众可以从个人的角度读到很多东西,比如个人与集体等差异性的问题,这都对。只要你看到了,就说明作品里包含了这些东西,可能会激发这样一种联想。

张培力,《正面拍摄的公寓》

单视频录像,24分钟,无声,彩色,屏幕尺寸可变,2014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Q:

在作品《公开的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2018)中,你为什么会选择一种互动的、间断的、跳跃的叙事方式?


张培力:

我把平时常见的微信朋友圈里的视频,做成一种比较好玩的,带有娱乐性的观看模式。我将大概三个月左右收集来的视频,不做任何选择地截取、保存,串联起来。


观众观看到哪个视频是由程序决定的,也是由上一个观众决定的,他看了多少,就决定了后面的人会看到多少,看到什么。这跟我们平时使用微信朋友圈是一样的,既有人为操作,又有偶然性存在。

张培力,《公开的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

从微信朋友圈下载的视频文件,压力传感控制系统,视频切换系统,高清播放器,树莓派视频控制器,15寸显示器。尺寸可变,沙发由wir design提供,2018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Q:

作品《公开的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与《正面拍摄的公寓》在观看的方式和状态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也是你刻意突出的对比?


张培力:

这两件作品恰好相反,一个是一镜到底,另一个是十秒的不断切换。这也代表了今天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看或拍摄。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微信这些工具之后,拍摄、视频图片传播也变得很方便,但它只是在不断地满足人们大脑皮层的需求快乐,十秒钟是很难满足人们对于观看的需求。


这两件作品的对比关系是有的,但这两件作品拿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去刻意地设定。《正面拍摄的公寓》是2013年拍的,拍摄的时候就已经想好将它做成一件作品,但它既不同于人的日常观看,又不像电视频道或电影院里面播放的录像,它实际上延续了我之前其他作品的一种态度;而《公开的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之后,我慢慢地发觉这些视频放在一起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情,它可能是我创作中的另外一条线索,自2000年以后,我也收集了一些现成品,改变之后做成作品。这两件作品之间存在关系,也可能没有。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张培力,“既然”展览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