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鲁明军:这并不是一个文献展
发起人:聚光灯  回复数:0   浏览数:1695   最后更新:2019/09/23 20:50:19 by 聚光灯
[楼主] 聚光灯 2019-09-23 20:50:19

来源:北京当代艺术展


“这个展览在画廊里呈现会存在商业性,从历史性和行业角度说,画廊作为一级市场肩负了推动艺术普及和教育的责任。博而励画廊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推动,既要呈现当下的面貌与历史的沉淀,也要有在过程当中被大家忽略遗忘的。早在皮力任职期间,已主推早期非官方,如无名画会和星星画会这类的艺术家。在这个历史节点,博而励画廊应该做一点事情,通过与策展人鲁明军不断地交流中,我们认为单纯的文献展的意义不大,而是通过1979这个概念,试图将4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历程中不同年代的艺术做一次呼应和交流。无论是什么样的评价和意见,最重要的是通过展览让他们去思考和碰撞:我们当下的商业市场从何而来?从个人角度,在我个人的画廊事业生涯中,很难得能碰到这样的时间节点,我想全力以赴。”


博而励画廊合伙人 贾伟


值此“星星美展”四十周年之际,博而励画廊隆重推出由鲁明军策划的大展“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展览邀请了池小宁、冯国东、龚剑、郭海强、郭海燕、郭鸿蔚、郝敬班、何宝森、何翔宇、胡建平、胡杰、黄锐、康万华、李珊、李爽、李晓斌、李英杰、廖国核、林一林、马德升、马可鲁、ONS、欧劲、蒲英玮、邱黯雄、沙丽娜、施勇、施昀佑、唐平刚、铁鹰、王广义、王克平、王强、王思顺、韦海、温普林、吴冠中、薛峰、颜磊、严力、严瑞芳、于吉、于美好、余友涵、张培力、张伟、赵刚、赵亮、郑子燕、周迈由、朱加、庄辉50余位艺术家,力求不仅对一个时代的刻画,更希望由此重新唤起对于未来的想象。

Q: 为什们在画廊里做一次学术展览?


鲁明军:这并不是一个文献展,一开始就不想做得太死板。虽然也做了一些历史调研,但我认为今天没必要带着沉重的包袱去看待这段历史。因此,展览的几个切入点其实有些偏日常化,相对比较轻松,比如跳舞、公园、树林、可乐、“形式美”等,以此带出一个大时代的变革,并希望其对于今天有所回应。比如展览的序幕“圆明园”,是想将1979年开启的国际关系引申到今天的世界格局。

黄锐  《圆明园—自由》1979


所以,展览中你会看到《火烧圆明园》、韦海的《国王之战》、张培力的《向前!向前!》,以及龚剑关于1979年伊朗革命、廖国核关于“一带一路”“中美贸易战”的绘画,等等。包括两位港台艺术家施昀佑、严瑞芳的作品,一方面植根于历史事件,同时又巧妙地映射今天的两岸局势。另外,展览的结尾ONS的集体绘画,实际上是为了回应“星星美展”当时的自我组织和创作方式,很显然,到了ONS这里,更像是一个集体游戏,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种理想和使命感。所以,你可以说这是一个举重若轻的展览。

ONS小组绘画


作为策展人,我虽然在操作层面不得不考虑这是画廊的展览,但从学术层面,开始没有想那么多,还是希望尽量实现我最初的想法。但在筹划过程中还是由于画廊的原因,遇到了一些波折,比如有艺术家因为商业机构的原因选择退出。其实这都可以理解,以前也遇到过,所以没觉得什么,反而让我觉得画廊很了不起。


Q: 《没有航标的河流》是80年的小说,83年被拍成电影,为什么以这部电影作为标题?


鲁明军:电影改编自叶蔚林小说《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1980年发表在《芙蓉》杂志上,后来《小说月报》还转载了,连环画也是在那个期间出版的。1983年,导演吴天明将它搬上了荧幕,引起了极大的轰动。选择它作为展览标题,就是觉得这个题目带着那个年代的气氛和情绪,而且有点现代主义和意识流的色彩。一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想起王强老师在美国做的作品《倒流的河水》,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放在它的背面。

施云佑《沿海录音(一个取代紧急警报的声音提案)》2019


Q: 非常凑巧的是,你之前一直在做《后感性·超市·长征计划:1999年的三个当代艺术展览/计划及其之后》这个研究,它是围绕“1999”的一个研究,前不久刚刚完成的《“美术革命”与现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这个书稿则是以“1919”这个时间点为叙述开端,而这次展览《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则是关于“1979”的,你是有意关注n9叙事吗?


鲁明军:我想强调的其实它们都不是一个时间点,一个时刻,而是时间段或时域。如果你仔细去翻,几乎每个年份都有大事发生。所以,选择这三个年份为轴心,其实也是碰巧,而且开始并没有强调年份,比如我开始只是想研究后感性、超市和长征计划,结果发现他们都发生在同一年。那我就在想,这也许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反推过去果然如此。但我并不想过于放大这个时刻,更关注的还是围绕它前后的一个时域。


这次也一样,展览的作品并不仅限于那一年,几乎纵贯四十年,另外《没有航标的河流》也不是1979年的电影。“1979”更像是叙事起点的背景,所以展览现场,我们还搜集展出了一些当年重要的文化政治大事,比如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表祝辞;《读书》杂志创刊,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一文引起巨大反响;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邓丽君音乐解禁;等等。在此基础上,找到几个具体的切入角度,找相关题材、形式的作品,打乱时序,进行编织。

Q: 所以你如何安排5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


鲁明军:展览以1979年的大背景为序幕,具体以黄锐参加“星星美展”的《圆明园——自由》这张画为叙事的起点,并围绕“圆明园”带出大的背景,比如“伊朗革命”、中美建交、撒切尔夫人访华、中美贸易战等大事件,以及电影《火烧圆明园》、邱黯雄的《民国风景》等一组有关“圆明园”的作品,包括1979年“星星美展”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赵刚后来在纽约和美国人一起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录像(《哈勒姆的新社会现实主义小组》),与之对应的是张培力的《向前!向前!》。

李翰祥 《火烧圆明园》1983

邱黯雄  《民国风景》  2007


第一部分是身体与风景。分三个部分,一组是关于跳舞的作品,包括李晓斌的摄影、朱加和郝敬班的录像,形成了一部上世纪70、80、90年代的身体叙事;另一组是公园和树林的风景写生,其中有参加“星星美展”艺术家的老作品,也有年轻艺术家的新作品;还有一组是肖像和身体的绘画和雕塑,有老作品,也有新作品。

风景系列


第二部分是可口可乐。1979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以此为引子,展览呈现了王广义、胡建平、何翔宇、蒲英玮、沙丽娜等几位不同年龄段艺术家的作品。作品之间的跨度很大,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奇异的碰撞关系。

王广义  《大批判——可口可乐》  2006

胡建平  《你们需要什么?》  1991-2017


第三部分是“形式美”,以吴冠中1979年发表的《论绘画的形式美》为起点,展出了一组抽象的作品。因为我发现,当年参加“星星美展”的好几位艺术家后来都转向抽象,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施勇的近作《让所有的可能都在内部以美好的形式解决》恰好回应了吴冠中当年提出的命题。另外,我也想借此引出抽象与精神、抽象与资本、抽象与身份等诸多话题的讨论。

形式美系列


尾声部分是用李英杰关于“星星美展”的一组摄影与温普林关于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的纪录片《七宗罪》对应起来,因为我们知道“星星美展”是在中国美术馆外的围栏上展出的,十年后,89现代艺术大展进入了中国美术馆,但都很快就被封了。韦海创作于1989年的水墨画《噩梦》或许是一个隐喻或象征。借此,进一步引到90年代以来,着力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国内艺术界的遭遇——又回到“圆明园”,特别是对于西方的想象以及新的身份困境等。最后,以ONS的实践为终点,回应了“星星美展”“无名画会”当年的自我组织形态和方式。说了这么多,这个展览中我其实真正关心的是,四十年来,到底是什么力量或意识形态形塑了我们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Q: 您认为艺术家需要了解艺术史的脉络后再进行艺术创作吗?


鲁明军:不一定,因人而异吧。至少对我而言,无论展览,还是写作,带入历史并不完全为了是服务于艺术家或艺术系统,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足性,并希望它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观众和读者群。


展览现场文献

肖像画系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