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 | OCAT深圳馆9月21日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546   最后更新:2019/09/17 10:44:17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19-09-17 10:44:17

来源:OCAT深圳馆



SYMBIOSIS:

The Intertextuality of Art and Poetry

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

2019.09.21 - 11.10

OCAT深圳馆_展厅A\B

OCAT Shenzhen


主策展人:朱朱

联合策划人:方立华、李荣蔚、王静晗

Curated by Zhu Zhu

Co-curators:

Fang Lihua, Li Rongwei, Wang Jinghan

参展诗人/艺术家:曹琼德、陈哲、多多、范勃、耿雪、谷文达、何迟、何旸、李青、厉槟源、刘诗园、吕德安、马海蛟、马良、芒克、毛焰、牟森、邱黯雄、仇晓飞、任辉、舒群、塔可、王艾、严力、翟倞、翟永明、张震宇、周瓒

Artists/Poets: Cao Qiongde, Chen Sian, Chen Zhe, Duo Duo, Fan Bo, Geng Xue, Gu Wenda, He Chi, He Yang, Li Qing, Li Binyuan, Liu Shiyuan, Lü Dean, Ma Haijiao, Ma Liang, Mang Ke, Mao Yan, Mou Sen, Qiu Anxiong, Qiu Xiaofei, Ren Hui, Shu Qun, Taca Sui, Wang Ai, Yan Li, Zhai Liang, Zhai Yongming, Zhang Zhenyu, Zhou Zan


09月21日 开幕安排


16:00 -

16:30 -

17:30 -

开幕式 Opening

朗诵会 Recital

导览 Guided Tour

 前 言

上世纪7、80年代之交,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催生了中国的先锋派,诗人与艺术家在这场文化运动中联系紧密,譬如“今天诗派”和“星星画会”,在当时的刊物和展览活动之中,就典型地表现出这种共生关系。随着现代主义在各地方的深入影响,类似的共生关系也不断地扩展版图。这种形态在后八九的商业化趋势里仍然延续,但更多地体现在日常交往而非运动性之中,酒吧、书店作为替代性公共空间连接着彼此,在当代艺术开始进入资本的狂欢之后,精神的疏离和物质的落差开始显露于诗与艺术之间,但两者之间的对话,乃至身份的置换从未停止,这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回顾、展示和重新探讨的众多议题。


“共生”在生物学的意义上会衍生多重关系和后果,延伸到文化语境中,也隐喻着诗歌与艺术之间的复杂交互,和它们共同的社会背景。这次展览的核心工作在于省察我们所处的年代变迁和内在脉络,对于近十多年来更多的诗人寄望以绘画为谋生方式的现象,我们也谨慎地加以触及。历史的丰富与庞杂远非一个展览现场所能呈现,我们已在出版计划中邀请了合适的作者,力图对应更多地域和界面的研究。


展览的结构以两部分组成:“文献区”选择了贵阳、北京、成都、福州、上海、南京和哈尔滨七座城市,以杂志、书籍、图片、纪录片、部分诗人及艺术家的绘画、摄影、戏剧,以及与艺术相关的诗歌文本,呈现四十年多来诗歌与艺术的精神交流和日常交往。“文本区”邀请了十六位艺术家呈现他们在多重媒介运用中的诗歌主题与意识表达,大部分创作活动的日期相对晚近,涉及的是共生关系进入新一轮的转化过程之后,个体对于诗歌文本的阅读、领悟和挪借,其中也包含了艺术家创作的诗歌文本。


    2019年9月 朱朱


于 主 策 展 人


朱朱

诗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1969年生于中国。曾获安高(Anne Kao)诗歌奖,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CCAA),胡适诗歌奖。著有诗集、散文集、艺术评论集多种,其中包括法文版诗集《青烟》(2004年,译者Chantal Chen—Andro)《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书系,2016年台湾典藏出版),英文版诗集《野长城》(2018年,美国Phoneme Media出版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