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汉字、感知——降维的郑路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555   最后更新:2019/09/05 10:54:35 by 另存为
[楼主] 另存为 2019-09-05 10:54:35

来源:YT新媒体  温萝


无论是“波涛万里堆琉璃”,还是“潭面无风镜未磨”,人们总爱让水去涌动情怀。除了烘托画面主体,水本身也已足够有美学价值。纯粹,变幻无常——它与生俱来的这些物理性质让人着迷。而如何捕捉水在某个瞬间绽放自然美感的动态,也是艺术家们常常探讨的命题。

《潮骚》,不锈钢 、漆,500x410x280(h)cm,2016

郑路的创作与水交融甚多。从2009年“淋漓”系列开始,水就未曾蒸发在他的艺术生涯里。水的形象细微到水珠,盛大到浪潮。“淋漓”有两层意思,在 “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中它是沾湿或流滴貌,在“濡染淋漓,长天伸纸”中又是充盛、酣畅。而郑路的“淋漓”系列兼具这两种词义。但实际上水也非水,水由汉字组成,用金属塑形。汉字的意义与物质属性糅成一体,达到形态上的转译和延伸。

《淋十号》,不锈钢,可变尺寸,2013

《潺潺》,不锈钢,500×400×175cm,2016


人们在讨论郑路的时候,永远离不开他对汉字元素的运用。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小被文学浸染,郑路在本科毕业创作中第一次运用了文字。除了同汉字与生俱来的亲密,郑路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恐惧空白”。“淋漓”延续到2014年,之后开辟的《山河水》、《玩止水》、《知何处》以及“潮骚”系列都在流淌汉字,诗意有迹可循。

《玩止水》,不锈钢,740x1200x700(h)cm,2016

而在水之外,郑路跳出了这种摇曳难捉、忽远忽近的创作思路。《蜉蝣》或许称得上是一件残忍的作品,它有关郑路的青春纪念。美丽、短命、轻浮、虚妄、渺小。蜉蝣与青春奇妙地相似。汉字雕琢出蜉蝣艳丽的羽翅,记录着少年单薄的梦想。夏日留下的昆虫残骸,溅在墙上血一般的墨迹,像是无数次为了梦想头破血流的痕迹。汉字也在这时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它本就是图像而来,只不过是漫长的演化成为文字。在蜉蝣的翅膀上,汉字担当起恰如其分的职能。

《蜉蝣》,不銹鋼、墨,尺寸可变,2010

《冠冕堂皇》,不锈钢,150*140*200cm,2010

“诗意”二字一直贯穿在郑路汉字相关的雕塑中。但如今的郑路放弃了在呈现方式层面刻意追求的诗意,降维到大众能感知的层面去做集合,追求在阵列中反转的矛盾感。比起单纯的雕塑家,郑路更倾向于称自己为“集合艺术家”。《马飞之家》便是集合信息的产物。另一方面,在其他雕塑家还在往上寻找更高维度的可能时,郑路主动降维走了下来。《无相》是郑路无意识降维的杰作:一滴水滴上手机屏幕,像是一个小透镜放大了屏幕的像素,解构原本的颜色。而多个透镜制成的灯箱,其中的图象信息便被自然地被解构了。

无相一号,凸镜, 灯箱, 玻璃,120 (diameter)cm,2017

《马飞之家》,装置作品,日常物品、金属,375x375x190cm,2018

公共艺术也是郑路在近年创作较多的领域。无论是水电站美术馆中的装置设计,还是小米园区公共艺术项目,郑路都在尝试与空间属性实实在在地发生直接又无法替代的关系。这也是某种程度的降维:让观者更多感知到信息,而非永远抬头仰望雕塑作品。

《你和我》,不锈钢,650x600x500(h)cm,2014,法国尼斯博瓦隆宫殿酒店

YT采访了郑路,从他最初的汉字元素雕塑到2019年不锈钢镀钛作品,观察这位“水”与“字”的艺术家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

艺术家郑路


YT:在早期以汉字为元素构成一系列雕塑里,创作时会担心不同语言体系的观众有理解上的障碍吗?在呈现出来的时候是否解决了这个问题?

郑路:事实上,以文字构成雕塑,即所谓的可以阅读的雕塑,取决于文字的可阅读性。全世界有5种最重要的文字系统:汉字、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阿拉伯字母、印度字母。其中除了汉字是表意文字外,其余4种是表音文字。汉字在排序上不同于字母,是具备一定的阅读性的,就如古汉语文本排序也是没有标点符号一样,除了识字还要断句,也就是句读。字母无断句排序容易造成识别困难,所以这些表音文字会更倾向于某种装饰的意味。

《弘仁山水印象》,不锈钢,185x105x130cm,2009

YT:从2000年第一件作品至今,你的作品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促使你不断去尝试、去改变的动力是什么?会不会有无法形成固定风格的顾虑?

郑路:在创作体系中没有拘泥于一类形式里,表现的形式是多种面貌的,但有表入里的核心还是一样的,是朴素的、真诚的。

就如我的“淋漓”、“无像”、“本喻”三个系列,外在看起来是文字的雕塑、发光的玻璃、金色的网格,形式是相差悬殊的。但进入到内部,三者都是源自流体的概念,都是来自对自然的探索,对于微观世界的生成。

《如我一瞬》,不锈钢,115x130x160cm,2014

YT:在今年创作的《orex模型辅助材料》、《SJT模型辅助材料》这几件不锈钢镀钛作品里,在表达什么样的想法?

郑路:这组作品看起来像穹顶,或者感觉有某种宗教意味,但其实我没有刻意去营造这种联系。它其实就是一个流体概念的视觉表达:在空气动力学范畴,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生成图形、数值计算生成的计算网格,利用离散化网格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流体运动方程,从而揭示流动机理和流动规律。

NACA0012翼型A ,不锈钢镀钛,300x200x3cm,2019

飞机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受力关系,计算机里显现图形的方式,就是通过这种线的几何排列实现的,所示的拓扑结构简单的结构网格。结构网格的“结构”意指网格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存在隐含的顺序,其可以在几何空间进行维度分解,并可以通过各方向的指标增减直接得到对应的连接关系。所以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先验”和“隐含的顺序”两者之间的,即本喻的概念,这中间能提取出来的就是一种微妙的规律,不管是以水比德还是宗教意味,它们背后的逻辑都是一种根本性的思维趋向使然。这个作品我尽量去除主观因素,把本喻的这种抽象概念尽可能地直观提示出来。

SJT模型辅助材料 ,不锈钢镀钛,400x160x0.5mm,2019

AGARD CT-5 翼型,不锈钢镀钛,200x190x3cm,2019

YT:你的作品很多标题是从成语、诗词中得来的,是在作品开始前就已经想好这些标题了吗?还是在完成后的灵光一现?

郑路:钟意于诗词,是因为其内在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这和造型艺术及其相似。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这个层面上,两者是共通的,所以,我很在意作品语言的凝练和韵律。

《三千米烦恼丝》,不锈钢、电镀,现场装置现场装置,尺寸可变,2016


YT:你的作品都带着一种思考后的冷静。你认为它们是世界的观察者,还是对某时期个人想法的记载?

郑路: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观察这个世界。

这么说是因为我有一种焦虑,那就是认知能力问题。我花了十年的时间学到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大多都是训练粗浅的感官判断。由于我的认知能力有限,我并未察觉有什么问题,但当有一天意识到这些经验受到了挑战甚至是颠覆。这才会反思认知能力问题远高于感官经验积累。今天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替代传统手工技术,今天的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人一生的经验积累,难道这还不够警醒么?这些问题真让我彻底怀疑之前经验的价值。

《沉默的叙述 》,银川当代美术馆·宁夏 ,不锈钢 ,现场装置,尺寸可变,2019

《不留》,旅行箱、播放器,尺寸可变,2016


YT:在你的作品里,似乎没有对当下有着直接强烈的反映。这是有意而为之的吗?

郑路:这就是延续上面认识维度的问题。其实我有几个系列是关于现实题材的,不可谓不强烈。所以,不涉及现实并不是真相,我们只是愿意从我们舒适的角度去思考,去观看,有意无意的会去忽略。在这个层面上,没有真相。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观察这个世界。

《奈何》,钢架、软木板、糖,1430x410x350cm 现场装置 2019

YT:你的作品大多是抽象的、概念的,会认为自己一直在做一些严肃沉静的作品吗?

郑路:我算是个比较严肃的性格:不苟言笑,不太会说话。这也或多或少会传染在创作里,不过这并不是很符合我的内心的,这个问题是矛盾的。

《牛奶细菌》,灯箱 收藏级数码微喷,直径:120cm,2019


(文中图片致谢艺术家郑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