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声音重新成为声音艺术的目的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535   最后更新:2019/09/02 21:03:40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9-09-02 21:03:40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虞菁


在声音中寻找路径:
当声音重新成为声音艺术的目的


文 / 虞菁


声音是抽象的难以被描述的,我们都经历过语言不能有效地捕捉和描述声音的情况; 此外,依附图像而出现的声音或基于声音而生成的图像作品从更大程度上,仍然站在视觉的角度使用声音。声音艺术回归原始状态,重新成为创作本身的材料并非只是一种形式,而是不可绕开的路径。


引 子 : 从 聆 听 声 音 开 始          


在《声音艺术:起源,发展和模糊性》[1] 一文中,艾伦提到与史蒂夫·罗登的书信内容,史蒂夫说“声音并不是一种沿着线性的轨道发展,并像未来主义甚或激浪派那样作为真正的运动而结束的媒介……它有着混乱的历史,并包含着许多精彩的事物。” 声音艺术的历史就像声音本身一样模糊而难以厘清,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它在历史中偶尔伸出的触角找到其根源及方向。当人们意识到声音其实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2],像大地一般存在每个生物的生命中时,以聆听环境声音为主的思考开始逐渐觉醒。以阿尔文·路希尔为代表的,认为“每一个房间都有它隐藏的旋律直到它被听到” 的观点指向声音和建筑空间的关系;同时期,在加拿大作曲家莫瑞·谢弗整理出声景(Soundscape) 的概念后,行走中聆听声音 (Soundwalk) 等相关项目从70年代至今仍然是声音艺术学科中重要的讨论话题,当然它所包含的研究意义也延伸至了其他学科。

由艺术家 Tim Shaw 发起的Soundwalk项目, 开始于2019年8月10日下午2:30

除了永恒性,声音还具备另一种特征:当我们开始注意到自己在聆听时那已是过去的声音“Hearing a noise is always in the past: No sooner do I hear the noise than I heard a noise” [3]这说明,声音的本质又是瞬时而紧迫的。单纯的记录、保存和回放并不能充分地引导聆听体验,声音作品的临场感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相对于仅仅做声音的剪辑和回放,营造在场感的声景体验也成为了一些声音艺术家的主要创作方向。例如,声音表演是一直以来最流畅直接的方式;而伴随着技术的更新,另一些非提前编辑的、实时的人工声源作品也开始在各个空间出现。

日本艺术家 Rie Nakajima 在空间各个角落搭建的动力学实时发声物件,Kunstraum,柏林,2019


简单地说,声音艺术是伴随着大众的聆听意识觉醒而出现的,而音乐却并不要求人们有意识地切换听觉感官便可轻易地吸引其注意力。这是因为,理论上, 1.通常意义上的音乐因为由固定的调式,传统的和声或熟悉的音阶组成,所以更悦耳、更让人趋向于主动倾听;2. 另一方面,人耳在生理上对其他声音的方位感知并没有对带有音调的声音的方位感知敏锐。因此,两者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声音艺术可能需要接收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建立主动聆听的习惯上。迄今为止,即便耐心聆听的条件还未建立、声音艺术的实践和理论价值还未被深刻地理解,人们已对声音艺术作品产生了一些刻板的印象和误解。本文暂时不去讨论以科学,历史或政治为出发点的声音艺术,而就针对以声音为主体、并与其自身相关的声音艺术作品提出几点思考。


需 要 立 刻 划 分 声 音 艺 术 和 音 乐 的 界 线 吗 ?          


声音艺术和音乐是否应该划清明确的界限?什么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声音艺术?通常的观点认为, 相比较传统音乐,声音艺术的价值在于推翻音乐性。仿佛声音如若被称为艺术而出现,可能就需要对传统音乐有些批判的意思。这种描述使声音艺术显得更像“内部革命”,只单一地强调了它与音乐一直以来的爱恨交织的关系,但也忽视了它存在的其余的价值。最明显的情况是,人们对美术馆或画廊的声音艺术作品已产生了某种固定期待。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完全可以指出哪些是只属于画廊或美术馆的“声音”,这些声音很少会在除艺术空间外的其他场合受到关注;同理,如果某些声音作品不符合这种“艺术性”的期待,比如“旋律太好听”甚至“有些流行”,那么就只算音乐不算是声音艺术。在声音艺术被“特殊关照”的当下,与其说分清界线,我们是否要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还原声音艺术创作的最初动机?


声 音 艺 术 是 否 一 定 需 要 大 声 ?        


正如前文所提出的问题,什么是声音艺术创作的最初动机?个人认为,它是一种对自然能量留下的痕迹的追溯(聆听、记录和模仿),以及对超越人类体验外的追求(创造新的声音)。比如,路易吉·鲁索洛认为噪音可以恰当地模拟当代世界在统计学上的自然状态,因为其变化无序的特征与宇宙大爆炸或增熵过程相似。但是,这种映射其实在观察声音频谱时最为明显,如果只用耳朵来感受变化的噪音,我们的直观体验也许更像是置身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宇宙中 :非此,非彼,不静谧无声,也并不在此处。因此,声音不只是一种“能用”材料,它更是一个需要抵达的目标,声音艺术家要通过寻找合适的路径来引导这些能量[4]。和类比增熵过程的噪音例子相似,即便我们说只有通过声音的媒介才能把声音道尽,但在有些路径中,并不需要直接或强烈的声音出现——它可以只是一股能量气息,也可以是微弱甚至是无声的声音。这里的无声和约翰·凯奇式的 “震耳欲聋的寂静” 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更接近失聪的声音艺术家克里斯蒂·孙·金的作品。

克里斯蒂·孙·金在2017年的系列作品  “busy days”,通过技术、表演和画图来表达艺术家对声音的理解。

另一个例子是艺术家卡思汀·艾葛琴与汤姆·莱普勒合作完成的作品 “Navigating Noise”。它是一个音量低到“羞涩”的实时声景装置,微弱的人工声音信号准确地模拟了背景声音即自然声景的音量。与其他具有明显辨识度的,占据空间中声音主基调的声音装置不同,这个易被其他噪音(甚至是个人脑内噪音)所干扰的作品旨在提出一个体验者如何适应听觉环境并被其引导的问题。当观众面对这件装置时,需要像平时试图聆听日常声景一般,主动地将听觉感官前置,体验每一秒变化的声音。它将话题抛回了进入声音作品的前提:聆听习惯的建立。

艺术家卡思汀·艾葛琴与汤姆·莱普勒在2016年的作品 “Navigating Noise”

技 术 发 展 中 的 新 声 音 探 索 :它 是 声 音 艺 术 吗 ?        


2017年,纽约 Museum of art and design 的声音展 Sonic Arcade: Shaping Space with Sound 展出了几件年轻的,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声音作品,该展览尝试探索如何将声音中短暂和抽象的特征转换成物质材料。

Sonic Arcade: Shaping Space with Sound 展览现场,2017

在这个展览中,艺术家通过创造交互的声音物件来引导观众的聆听体验,将当下最时髦的流行文化商品“电子乐器”平移到了美术馆语境中去,以雕塑的形式呈现。这种距离消失的“亲切的实用性”很容易让人产生参加乐器展会的错觉。即使这里在某些意义上模糊了声音艺术和声音产品的界线,但它仍然成功地引导了创作者和体验者建立起互相公平的关系,实现了探索和耐心聆听声音的初衷。


技术的发展为声音探索展示了另一层维度,它使声音创作者不再满足于发掘声音和物理空间的关系,将电子系统转化成新的声音探索通道。同时,它所带来的便利也更模糊了声音艺术,音乐和乐器的关系。回顾历史中新声音的探索者们,电压控制模块化合成器先驱和实验音乐人莫顿·萨伯特尼克,他早期是一名传统乐器演奏家,当萨伯特尼克介于又想要创造新的声音,又同时坚持训练传统演奏技巧的状态中时,那些需要彻底抛开(或严格遵循)的规则使他的大脑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这种痛苦经历可以代表大多数从传统音乐转向以声音探索为目的的创作者的经历,而正是技术打开了这道门。从唐纳德·布赫拉(与莫顿·萨伯特尼克合作)和罗伯特·穆格分别展出的第一面模块合成器墙,到如今的模块合成器作曲家和放在美术馆的“声音雕塑”;或更早期,从二战时期的工业声音作曲家、声音艺术家、跳频技术先驱乔治·安塞尔,到开创了具象音乐(Musique Concrète) 风格的作曲家、音响师皮耶尔·舍费尔,和同时期的Found sound概念提出者、声音艺术家约翰·凯奇,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实验音乐,乐器,声音艺术之间的探索初衷是一致的,他们的区别也许在于最终的结果:以时间线导向(实验音乐),技术导向(乐器),或没有一个明确的倾向性(声音艺术)?

先锋音乐家 Eliane Radigue 正在演奏 Buchla 模块合成器

结 尾 : 面 临 的 困 境        


声音是宇宙的背景,是无边界、瞬时流动的。声音艺术的创作是对声音自身质朴的关怀,它的即时性特征也正是媒介的当下性的体现。但是,即便它凝视着自身时代,却存在不合时宜的距离。这种不合时宜来自于:相较于其他艺术,声音艺术有其独立的脉络和关系,它既不能就简单地纳入跨界艺术的标准中,也没有一个独立艺术类别的合法身份。因此导致的现象是,当声音重新成为声音艺术的目的,艺术家拒绝改变作品形式来迎合现有条件时,他们也正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创造外部条件上,例如:如何改造或创建适合聆听的独立空间?如何有效地引导接收者进入自觉聆听的体验中去?如何使作品被当代艺术世界所认同?等等。声音艺术正处于一个一边立即执行一边等待的状态中,也许需要更多的理解,讨论和磨合实践。


------------------------

注:


[1]  Licht, Alan “Sound art: Origin, Development and Ambiguity”in Organized Sou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14(1):3-10


[2] Tim Ingold - Noise, Sound, Silence. (2017, March 11).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athspa.ac.uk/news-and-events/events/tim-ingo ld-lecture/


[3]  White Noise in Eight Amplified Movement, African Noise Foundation, 2017


[4]  Manco, Fabrizio. "Ear Bodies, Ear Lines.". PAJ: A Journal of Performance and Art32, no. 1 (2010): 97-107. doi:10.1162/pajj.2010.32.1.99 , 2010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