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磊亲口告诉我:我和别的艺术家不一样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696   最后更新:2019/07/22 16:43:53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9-07-22 16:43:53

来源:YT新媒体  邹馨仪


Hello ArtYist颜磊


前几年有一阵非常流行DIY填色式绘画,一张色彩丰富的绘画按照不同的颜色被分解为不同的区域,标上编号,标上字母,没有太多绘画基础的朋友们只要按照数字和字母的标识把对应的颜色填充上,就可以绘制出一幅非常“完美”的作品。


“当年特火的DIY填色画不就跟这意思似的!”当我在博而励画廊颜磊个展中了解到,这些墙上作品均以艺术家著名的“按数字顺序著色”方法、由他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绘制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

从左至右《嗒嗒》《陈冠希》《金正恩》“狂喜加剂量”展览现场 2019 颜磊 & 博而励画廊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Boers-Li Gallery


作为中国第一代观念艺术家之一,颜磊研究的可不是如何在作品中展现更为复杂的绘画技巧,也不是如何找到更深刻的创作主题,更不是如何迎合当下艺术市场,画出更卖价的作品,颜磊研究的是“怎么不画画才是艺术?”

颜磊个展“狂喜加剂量”(Ecstasy+Dose)展览现场 ,《空想1.0》,机械装置等,194x170x208cm,2019。图片来源:博而励画廊


这个研究听起来很简单但又十分令人费解。而颜磊为了实现这个想法,发明了一种单色绘画的技法:他将自己收集的图片按照不同的亮度勾勒出若干的区域,依次标注出不同的号码,然后培植不同灰度的颜色。于是只要将一定编号的颜色涂在一定编号的区域就可以完成一件作品。


自己动手当然不行,颜磊都是雇佣他人来完成这些色彩填涂。“我脑子里想到什么,或者就把手机里的图拿出来一张给他们,他们就开始做。”

Ecstasy,2019,画布丝网,180 x 130 cmEcstasy, 2019, Silkscreen on canvas, 180 x 130 cm 2019 颜磊 & 博而励画廊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Boers-Li Gallery


而除了想到当年的DIY画之外,走进颜磊的个展“狂喜加剂量”(Ecstasy+Dose)中,还有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大脑里。“人人都是艺术家”,“没有艺术品,只有艺术家”,这位艺术家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观念艺术家到底在做什么?传达的是什么观念?带着“十万个为什么”我决定和颜磊见上一面,再去他的工作室里转上一圈,看看观念艺术家到底在做些什么。

Ecstasy,2019,亚克力、综合材料,可插电,直径120cmEcstasy, 2019, PMMA, mixed media, could be plugged in with lights, diameter 120 cm 2019 颜磊 & 博而励画廊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Boers-Li Gallery


他可不一样


见面之前我还是挺有顾虑的,害怕颜磊老师讲着讲着就不想讲了,或者是有些事情他觉得没必要说,没必要用语言去描述,没必要去讲很多过去做过的项目,没必要去说之前做过的事。带着些忐忑,我和颜磊的第一次见面就约在了博而励画廊。

和颜磊聊聊他的作品


这次的展览布置的非常简单,站在展厅里,听着由颜磊的机械装置《空想1.0》,因齿轮不停工作而产生的背景音,我和这位观念艺术家聊了起来。


“我在这个艺术社区里,跟所有的艺术家都很不一样。”要说颜磊怎么和其他艺术家不一样,先要说说我是怎么了解到他的。

颜磊个展“狂喜加剂量”(Ecstasy+Dose)展览现场  作品《空想1.0》细节  图片来源:博而励画廊


1997年,颜磊和洪浩跟戴汉志合作,曾冒充卡塞尔文献展策展委员会的名义,制作了一堆假的卡塞尔文献展的邀请函,上面签有颜磊与洪浩名字的拼音逆写。不光制作出来,他们还向全中国的很多艺术家寄出了这份每五年才会举办一次的文献展的邀请函,其造成的麻烦可想而知。但巧妙的是,就在十年之后,颜磊本人却连续两届收到了来自文献展的真的邀请函。从一开始只能在国内边缘地带苦苦挣扎的艺术家,快速成为了国际大型展览的常客。

“我把我介入制作看作是多余的部分,所以我很多的工作就是尽量剔除作品的多余部分。”


之后他所创作的《能给我看看你的作品吗?》、《去德国的展览有你吗?》等系列作品都延续了这一严肃的“恶作剧”风格。在颜磊看来挑战美术馆和专家接受的极限是件好玩的事情。

“我不会去用知识解释艺术,也不会去用艺术解释知识的。”


有人这样评价颜磊的“恶作剧”,“既捕捉到了当时许多中国艺术家的心理——渴望参与全球艺术界并获得更高的可见度,也反映了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在面对国际艺术圈时的机遇与挑战。”


他绝不动手


而到了九十年代末,颜磊却又投入到了他从最开始就一直鄙视的绘画创作当中,原因很简单,他要把绘画作为表达艺术态度的工具,他决不自己亲自动手去画。“怎么不画画才是艺术?”是他开始考虑的。而这也就促使他后来发明了那套单色绘画技法。

“是经验让我们遇到了那些图像,在我看来图像的存在和消失无非就是幻觉。”


那一个创作方式如此的艺术家工作室到底长什么样呢?工作室里会不会有绘画工具?除了创作还有什么是颜磊工作室的主角呢?我们又按响了颜磊工作室的门铃。

摆放在颜磊工作室中的作品


“其实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我不想要工作室,就是什么都没有,走到哪就一个人”;“并不会计划一年中要有多少作品产出,或者给工作室设定目标,没什么,想到哪就做到哪”;“一开始用这种创作方式,想的就是把我自己从制度当中脱离出来。雇人来完成不为什么,就是想更简单,我参与的再少一点。我现在之所以做成这样,实际上就是把自己择得更简单一点,把我干预制作的成分推的更远一点。”

散落在颜磊工作室中的作品


其实和颜磊的交谈中我们出现了很多次集体陷入沉思的时刻,但一聊到音乐颜磊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们直接就说到了现在超火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你看好哪一队?”“你觉得‘刺猬’怎么样?”“你这琴不错!”

颜磊工作室一角


“你看‘乐队的夏天’时会发现它是有一些客观性的,有大众的参与在里头,但是艺术恰恰不一样,有时候它就是故意把有话语权的这些平台放上去,这些就是人为的东西,颠倒黑白的一种做法,封杀谁,抬高谁,这些东西完全是主观跟着利益走的。但是‘乐队的夏天’就有很多大众参与,将大众放在一个大众平台上去参与。我发现这样选出来的结果要比做艺术客观的多。所以应该有一个节目做当代艺术,可以让大众参与。”

“我能看看你的作品吗?”


看着工作室中堆放在一起的大型作品,看着阳光散落在那些摆放在地上的小幅绘画,我努力消化着和颜磊的对话,同时还有点对艺术圈恶作剧的心动。

“当代艺术完全体现的是金钱和权力的意志,这是一个指鹿为马的时代。”


坐下来,我和颜磊又聊了起来。


邹馨仪:你作为一个leader或者是一个核心人物,通过别人的劳动来换取这样的一个概念……


颜磊:不是,是我的劳动。


邹馨仪:是你的劳动?


颜磊:对,因为我选择的方式,劳动方式不一样,但这就是我的劳动。思考一下我们的日常,算不算是劳动?如何区分劳动和生活?其实并没有很多区分。每天我都像在做展览一样,每天都是在创作。

颜磊个展“狂喜加剂量”(Ecstasy+Dose)展览现场 ,《空想1.0》,机械装置等,194x170x208cm,2019。图片来源:博而励画廊


邹馨仪:你不亲自创作任何作品?


颜磊这也是创作。它们是没有界限的,创作跟不创作不是一个特定的状态。艺术是什么?什么都可以是艺术。我们呼吸、吃饭、睡觉是不是艺术?艺术是没有界限的。人们有时经常会用跨界这种说法,但在我看来并没有一个界限的区别。

颜磊个展“狂喜加剂量”(Ecstasy+Dose)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博而励画廊


邹馨仪:是不是总有人问你表达了什么?它有答案吗?


颜磊:有答案,只是在我自己的心里。有些时候我们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语言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最好的就是凭直觉,我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颜磊个展“狂喜加剂量”(Ecstasy+Dose)展览现场   Ecstasy,2019,画布丝网,180 x 130 cmEcstasy, 2019, Silkscreen on canvas, 180 x 130 cm2019 颜磊 & 博而励画廊 Courtesy of the artist & Boers-Li Gallery  


邹馨仪:虽然你坚持不亲自创作,但仍是处于艺术市场中的。


颜磊:但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我们都处于这个大社会当中,如果能做到本质上,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也就够了。


文中除个别图片来源为博而励画廊,其他图片均为云图原创©YT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