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已无人愿意去书写一部“人间指南”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525   最后更新:2019/07/22 16:21:26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19-07-22 16:21:26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王文菲


“人间指南(上)”展览现场

UCCA供图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人间指南(上)”

艺术家:陈劭雄、王晋、任戬和新历史小组


展览“人间指南(上)”或许展现了一种“回溯式”的预言。消费社会与城市奇观、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与权力的博弈、技术对观看方式的支配、互联网革命、对艺术系统与生产机制的批判、对新世纪愿景的叙事与建构……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些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核心议题在二十余年之后的今天,不仅依然有效,甚至已经成为当下艺术创作、研究与书写的常备选项,正确、安全而具有一定的反思性,符合艺术界的一般预期。

“人间指南(上)”展览现场

UCCA供图

“人间指南(上)”展览现场

UCCA供图


“人间指南(上)”主要呈现了陈劭雄、王晋、任戬和新历史小组创作于1990年代的作品。作为一场回顾展,它致力于以档案记录的方法再现1990年代的艺术创作乃至社会风貌——譬如,王晋的《叩门》(1992-1995)原本为一件现成品绘画,而本展览中仅以二维图像资料的形式存在,辅以彼时以该作品照片为封面底图的《新周刊》;陈绍雄的《七天的沉寂》(1999)展现了一次行为艺术的记录;而任戬和新历史小组的创作则呈现为一个充满着相关文献的阅览室,辅以一些示范性的作品实物。这种文献展的展陈方式不仅奠定了展览研究的基调,并暗示着一个事实:这些作品本身得以被专业美术馆机构整理、归档,成为被书写、研究的对象,并引起观众的某种怀旧情绪——尽管展览本身的目的或许并不在此。





“人间指南(上)”展览现场

UCCA供图


1990年代初,商品经济正逐渐确立自身的支配性地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正探索着发展道路,而艺术系统尚未发展出较完善的商业与权力机制。由于权力与市场的“真空”,艺术家在不同的道路上探讨着艺术的定义及艺术与生产、资本、社会的关系。以成员由各行各业人士组成的新历史小组为例,他们试图以通过某种宏大叙事提供一套改造社会的总体性方案,尽管其思想与行动矛盾重重:一方面,他们努力融合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并努力消化、理解其中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赞美“免受各种意识干扰的新艺术态度”,尽管这种态度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许,他们的话术可被看作一种“拿来主义”。在实践层面上,他们似乎试图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流通机制,计划在中国的第一家麦当劳举办一场作品展销会,尽管在早期的“消毒”行动中艺术的机构化恰恰是他们所批判的对象。他们似乎既真诚,又聪慧,其创作夹杂了世纪末的亢奋、混乱和冒险精神,反映着消费主义对于美好生活的许诺,以及这种许诺所投射的阴影。


“人间指南(上)”展览现场

UCCA供图


如今,历史已成过往,但这些作品曾经试图给出一部关于时代与艺术的“指南”,让今天的我们得以回顾那些侥幸成功或注定失败的道路,并从中获得关于当下的启示。而尽管如今艺术领域的创作基本涵盖了1990年代的艺术家们所探讨的主题,在更为变幻莫测、甚至令人费解的时代,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几乎统摄一切的新世纪,在艺术系统已趋于成熟的当下,却似乎已无人愿意或能够书写一部关于艺术或人生的“指南”了。具有表演型人格的堂吉坷德和他的追随者早已改头换面,彻底化身为流量演员与粉丝。而或许,现实本身正在书写着一部不容置疑的“指南”。

陈劭雄,《街景-天河城》

图片,1999

UCCA供图

《上街下厂》

新历史小组成员任戬在武汉汉正街街头采购制作《任戬集邮牛仔服》的布,1992

UCCA供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