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路:“本喻”的昭示
发起人:开平方根  回复数:0   浏览数:1695   最后更新:2019/06/21 10:14:06 by 开平方根
[楼主] 开平方根 2019-06-21 10:14:06

来源:artnet


郑路个展“本喻”(Root Metaphor)展览现场。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郑路,《贝努利方程》,铜版着色,700 x 520 x 2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郑路,《卡门涡街》,铜板着色,500 x 382 x 2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谈起郑路,大部分人对他的认识停留在那些舒展灵动的镂空雕塑,或是在一些公共空间中的大型装置。这些作品让他为人熟知,但绝不仅仅是他的全貌。郑路清醒地持续着自己的艺术实验——又或许这一切都和他本人无关,他所做的只是持续地把自己关注的问题投射到当下的创作中。在郑路的最新展览“本喻”中,那些以往颇具个人风格的符号慢慢隐去痕迹,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凝练沉稳的视觉形式——主展品是一件被镀上金色的窗形装置,基本不附加任何信息指涉。而这也正是郑路试图传达的状态,“如果说我以前的作品更强调审美,那近几年来的思考则更偏向感知。”


郑路个展“本喻”(Root Metaphor)展览现场。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近几年来,郑路对于感知和体悟等问题的兴趣愈发浓厚。曾经的他并不能算一个相信命运的人,但现在他却经常提到宿命论这样的话题,进一步说,是他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思考——人真的有自由意志么?我们以为自己是生命的主人,但相对与更广阔的世界、更高的维度而言,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郑路个展“本喻”(Root Metaphor)现场的辅助视觉材料。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于是,郑路在近作中投射了更多关于生命、世界的本体化思考,正如本次展览的标题“本喻”所昭示的:这个复杂的哲学概念原本是一种从西方视角出发的中国文化理解,而在展览中,作为标题的“本喻”则转化为中国青年艺术家在西方语境下的再阐释。正如哲学的发展总是在自我完善中更新以至无穷的状态一样,郑路对于这些新作的态度也是完全开放的,“我是希望提示大家进行思考,这样就够了。”

郑路,《AGARD CT-5 翼型》,不锈钢镀钛,200 x 190 x 3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artnet新闻

×

郑路

郑路在个展“本喻”(Root Metaphor)现场。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这次展览的标题似乎并不非常直观,如何理解“本喻”的概念?

这已经是我在Sundaram Tagore画廊的第三次个展了,之前就在这个纽约空间,以及新加坡的空间各做过一次。第一次个展做的还是早期那些与文字和水有关的作品,而这次应当说是一场关于“认知”的展览,既包括微观层面,也包括宏观层面。而展览标题“本喻”(Root Metaphor)其实是美国汉学家艾兰(Sarah Allan)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不是比喻性语言的通常的意义,它指涉的是最基本的隐喻结构,不需要某种模型将其概念化的最本质的观念,内在于抽象理念之中。她的著作《水之道与德之端》(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就是系统阐释这个问题,因为我早期也做这类题材作品,这种关联让我开始对“本喻”的概念感兴趣。在我看来,中国古典哲学都是假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着共同的原则,我的早期作品“玩止水”,这里的“止”就是庄子的概念,水静止而清澈,成了镜鉴。中国先民通过体察自然便能洞悉人事,这和西方思想观念里假定一个超验实在是截然不同的。隐喻结构是文化的基本价值,根源就是一种“本喻”的显现,而我这次展览也是希望提示出某种根源性的东西

郑路,《NACA0012 翼型A》,不锈钢镀钛,300 x 200 x 3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郑路,《NACA0012 翼型A》(细节图),不锈钢镀钛,300 x 200 x 3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本次展出作品的形态似乎与您以往一些作品的视觉形态非常不同?

这次展览中主要展出的那件作品,看起来像穹顶,或者感觉有某种宗教意味,但其实我没有刻意去营造这种联系。它其实就是一个流体概念的视觉表达:在空气动力学范畴,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生成图形、数值计算生成的计算网格,利用离散化网格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流体运动方程,从而揭示流动机理和流动规律,飞机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受力关系,计算机里显现图形的方式,就是通过这种线的几何排列实现的,所示的拓扑结构简单的结构网格。结构网格的“结构”意指网格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存在隐含的顺序,其可以在几何空间进行维度分解,并可以通过各方向的指标增减直接得到对应的连接关系。所以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先验”和“隐含的顺序”两者之间的,即本喻的概念,这中间能提取出来的就是一种微妙的规律,不管是以水比德还是宗教意味,它们背后的逻辑都是一种根本性的思维趋向使然。这个展览我尽量去除主观因素,把本喻的这种抽象概念尽可能地直观的提示出来。

郑路,《NACA0012 翼型B》,不锈钢镀钛,260 x 170 x 3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郑路,《NACA0012 翼型B》(细节图),不锈钢镀钛,260 x 170 x 3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为何会在本次展览中关注飞行器的设计方式等问题?它和“本喻”的关联何在?

我自幼就特别喜欢飞机,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状态,从绘画飞机图片到制作大量的飞机模型,沉浸在工业造型的审美里。后来上大学学习的也是造型艺术,具体是雕塑专业,这个专业研究的问题就是可见的物理形态,三个核心问题——空间、形体、材料。由于爱好,我经常从雕塑学科的角度去研究飞机的造型及其演化史,用雕塑的思考方式去理解飞机,我无不臣服于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但当我接触到流体力学以及空气动力学之后才意识到这是个巨大的矛盾,细思极恐。

郑路个展“本喻”(Root Metaphor)现场的辅助视觉材料。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飞机的设计第一要务,就是要服从于“减阻增升”的功能需要,飞机造型的演化无非就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手段提高了(风洞试验、数值模拟、飞行试验)。飞行器的形态变化实际是一种倒逼行为,并不是设计风格流变起到的主导作用,虽然军用民用、航空航天飞行器造型差异很大,但都是服务于不同的功能需要,所以,我称之为“有用之形”。其不断的演变是在符合自然内在的规律,不是以人的想象力为转移,而是向着自然造化的方向发展。这和我所学专业的思维截然不同,雕塑是建立在空间、形体、材料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样呈现出多种形态,我称之为“无用之形”,这是两种相悖的方式。但为什么我们对于飞行器如此热爱呢?我想除了带有象征人类探索精神之外,对于这个器型之恋,这种大量的人类共识,我想一定和本喻这个概念相关了。

郑路个展“本喻”(Root Metaphor)展览现场。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郑路,《未知的圆周2》,不锈钢、漆,110 x 130 x 50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郑路,《未知的圆周2》(细节图),不锈钢、漆,110 x 130 x 50 cm,2019。图片:致谢Sundaram Tagore画廊


谈话间,您反复提到流体力学、理论物理、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为何会对此产生兴趣?


因为我有一种焦虑,那就是认知能力问题。我花了十年的时间学到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大多都是训练粗浅的感官判断。由于我的认知能力有限,我并未察觉有什么问题,但当有一天意识到这些经验受到了挑战甚至是颠覆。这才会反思认知能力问题远高于感官经验积累。今天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替代传统手工技术,今天的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人一生的经验积累,难道这还不够警醒么?这些问题真让我彻底怀疑之前经验的价值。

为什么关注这些前沿学科,是因为我觉得在今天一定要知道走在最前面的思想是什么,在那个层面上艺术能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也是从一个新的创作完成一个新的认知。就像去年我在上海沪申画廊的个展,就是我对刘慈欣“降维”概念的思考而转化出的作品,当时我对很多物体做了处理,转而用二维的方式去观看这些三维的物体。


您看待未来的方式和社会主流的进步理论有些不同?我们似乎能感觉到,近几年来您的思维发生了一些转变。

关于这个事儿我就想到一部电影《恐怖游轮》,它里面就是无限反复的死循环,特别像我想表达的这个意思。我们总是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也在不断前进迭代,好像逃离了落后,但真的是这样吗?我这次在美国展出这些作品如果放到西方语境中也有参照,就是西西弗斯的故事,他不断往山上推石头,但永远都推不上去,永远都在反复。所以我觉得其实“进步”的概念并不存在,我们只能说不断去接近这个世界的根本规律,这也是在我的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思维。

郑路,《牛奶细菌》,灯箱、收藏级数码微喷,直径120cm,2019。图片:致谢艺术家


一切源于我们只能以粗糙的方式感知世界,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Michio Kaku)曾做过一个比喻,就是说暴雨如果搅动了水面的浮萍,水里的鱼只看得到被浮萍的波动本身,但永远想不明白浮萍为何而动,因为鱼永远不会跳出水面思考问题——这说明从我们已有知识出发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所有的雕塑、绘画等创作行为其实也都局限在这样有限的感知之内。但在更广阔、更高的维度之中,我们的认知就可能被全盘推翻,这些东西是我近期以来的思考,也反映在这次展览当中。

郑路,《牛奶细菌》,灯箱、收藏级数码微喷,直径120cm,2019。图片:致谢艺术家

是否能透露一些之后的展览计划或者新的思考方向?

7月底我会在北京七木空间有一个展览,是现在这个展览有点一脉相承的味道,虽然形式完全不一样。是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我将这个故事转化成作品,具体内容暂时保密吧。现在我的创作方法论就是想尽量用一种开放式的思维,而不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输出,因为我觉得经验已经非常不可靠了。


文丨Yutong Yu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