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亭葳《新编综合英语》
发起人:脑回路  回复数:0   浏览数:1769   最后更新:2019/05/20 20:31:51 by 脑回路
[楼主] 脑回路 2019-05-20 20:31:51

来源:798艺术  金舜华


打开英语书,我们要学习几个单词。很多同学会采用机械背诵法,如:“Apple-苹果”。为什么外语的学习远比不上母语呢?因为一个词语不仅仅是一个内容和含义,往往有多个,加上文学的用法,有隐喻、转喻、讽谕等等,再加上语境,那词意更是有不可捉摸性。比如spring不仅是“春天”,也是“喷泉”。在我看了李亭葳的作品之后,以上一段像是语言学习方法的东西回荡在脑海里。

另外,每个人脑海中也会显示出不一样的图景。出现在李亭葳脑海里的“birdwatching”有几个不同的画面。四季更迭的风景,雾霭笼罩的暮色,绿皮车窗外,欧洲风景画,还有雾霾中依稀可见的城市。文字和图像总是不能达到完美的、或者说一一对应的互译。

语义的形成不仅仅是看图识字,而是在整体的世界里产生意义。整体的世界,不是语境(context)的意思,更是语言使用者所处的文化与社会的根源。我们这个时代,从文字到图像有网络时代的支离破碎之感,这体现在艺术家潜意识里的图像选择之中。

李亭葳对我说她对“拼贴”(collage)充满兴趣,她的作品中也能看出这种感觉。拼贴,在手法上造成并置、反差、顺延,让人意外,充满惊奇,将原来的语义结构,在视觉上满足猎奇,并具有幽默调侃道意味。就像历史上的超现实主义,善于拼贴,超现实主义教父式的人物洛特雷阿蒙(Latureamont) 名句:一把雨伞和一架缝纫机在手术台上相遇。但拼贴不仅是在手法上给人以创作的灵感,日常生活也是拼贴化的,我们的感官被信息的碎片充满,自报纸出现,真实就成为了片段。这样的拼贴又完美的与我们日益破碎的注意力相匹配。

艺术汇:为什么选择这些图片作为这次艺术家书的作品?


李亭葳:首先这缘于对手机相册的认识。手机的摄像头不停更新和升级,我们可以随时拿出随身带的手机拍摄质量很好的图片和视频,存下大量记忆和灵感。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很多“创作”在手机相册里,更不要说视觉工作者了。


我们通常在社交媒体上或私人间聊天记录中发布这些图片,它们的质量和内涵层次通常不足以成为作为艺术作品的“摄影”或“影像作品”,但我们也不舍得删掉。所以就储存、堆积在了手机相册里。但它们总因为有点什么才被拍下来并保存下来吧?所以我想趁这次自由地做平面作品的机会,用手机相册的图片来做创作素材。


2019年春天,我偶然在一个教育会议上看到某小学老师的宣讲PPT,随手拍了他们英语课的一页单词表。也许对我来说,太久没看到中英单词表,突然感觉这种一词一音标一释义的形式很新颖,就拍了下来。找手机相册素材时,我决定根据这张图开始头脑风暴,把这里每个单词作为关键词来一一图示。

艺术汇:这些图片是如何生成的?聊天的时候你提到特意透露給观者做图的过程,很有意思。


李亭葳:我先选好图,隔空投递到电脑后,这些手机图片不再是只活在手机里的残存碎片或记忆,而是创作的素材。关于透露给观众信息,大概是通过制作、处理图像时用的软件界面,比如这几页里有Photoshop的透明底图层,有C4D渲染的界面截屏,解释了部分拼贴图像的来历。


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是有生命的信息——它们进入电脑,经过软件的处理,很听话地成为有更多层次内容的样貌。图像与图像融合或并置,产生新的关系,以新身份进入另一段旅程。


其中几页也是我做作品或练习用软件时生成的3D渲染图及动画静帧。它们在电脑里都是不会被即时备份的那种,即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就发布在Instagram上,有时被当头像或社交媒体主题图,有时就散落各处或被删除。这次它们也被用进来,最后都进入Adobe的Indesign,规规矩矩地要第一次被输出印刷。如果它们有感受,应该也会觉得受宠若惊吧。


艺术汇:这些图片和你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李亭葳:这些图片是一种表达,很诚实的那种。而且我不关心谁会爱看它们,或谁在关心我的个人表达,我只是试着用图像元素表达情绪、性格和身份。如,夏天旅行中看到的窗外风景,冬天博物馆里看到的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跨海大桥上的手机截屏,等朋友时定位拍的复兴公园门口,伊朗小朋友身上的假阿迪达斯,最喜欢的pepe表情包等等,这些图像是真实的我。


实际上,处理、制作这些图像的过程是非常轻松愉快的,是自由的,也不像做作品那样必须要求自己怎样,反而达到一种很久没体会到的高度专注与快乐的感觉。我希望常有这种创作状态。

艺术汇: 我们之前聊到了表情包的现象,还有拼贴和注意力,你对此有什么日常体验?


李亭葳:比如在Instagram界面上方的Story功能,在发送一个图片或视频前,贴上一个或几个当时心情的emoji表情可以达到比较准确地传达。这就是最快速的一种拼贴。更有意味的是,别人看这个Instagramstory时每张图片只被允许停留五秒。人得到这种图像的信息被归纳成了五秒,注意力就慢慢习惯了五秒,然后必须进入下一个信息中。


这个也出现在微信朋友圈中,手一直在往下滑,每个朋友的朋友圈就这样被一秒划过,看到一个图文并置的残影,得到相应信息。


与之相对比的是看一幅平面作品,或者说绘画,注意力就会停留很久,图像的可读性从各个方面把观者带入,去迷惑观众,去抓住观众。所以基于平面的图像作品才那么吸引人,那么吸引我去做。

艺术汇: 这些作品和外语的学习似乎有些关联,你是怎么看待语义的问题的?

李亭葳: 你之前说过海德格尔谈到语言意义的生成问题:语言不是看图识字,而在世界中整体产生。我们所说的“马”这个字的创造和中国人的文化语境有关,在英语母语的小孩学习中,它们却将同样的动物叫horse。但图像不一样,图片上的一只马,可以让所有语言的人都看过即懂,你是在指这个动物,所以图像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泛通用语言。所以emoji出现后,表情包这种凝缩图像便捷了不同语言人之间的交流,在基本日常沟通中。

而歧义在语言交流中可以引起明显冲突,图像却缓和了许多矛盾。有个十指合并的表情,可以表示祈祷,也有人说它是击掌(give me five)的意思。你也可以通过拼音输入“谢谢”得到这个表情,来回复他人表达感谢。它的含义太模糊了,我们收到这个表情时也不会细想,有时它就是一段社交媒体上对话的结束语,一个礼貌的句号,我们根据语境把它理解成为想理解的意思,接受并继续使用。在这个快速的时代,谁有空去追究呢?

采访/撰文:金舜华

翻译:盛夏

图片提供:李亭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