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已无法概括当代艺术?“超当代”阶段悄然来临……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466   最后更新:2019/04/09 14:55:12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19-04-09 14:55:12

来源:artnet


乔纳斯·伍德,《无题》(Untitled),2014。图片:Courtesy David Kordansky


在2017年11月纽约秋拍开始前,佳士得宣布,大约创作于1500年的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作品《救世主》将重现市场,在当月佳士得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亮相。

达·芬奇,《救世主》。图片:Courtesy of Christie's Images Ltd.,2017


这大概是近些年来艺术市场上最大的“闹剧”之一,这件保存状况很好的“疑似名作”出现在了一场当代艺术拍卖中——这场拍卖的大部分拍品都是近十年内创作的——这无疑暴露了现在拍卖市场中一些措辞方面的问题。

简言之,如果我们不能就“如何定义这些类别”达成一致,我们又怎能就某些类别的表现达成一致?

虽然佳士得并不是唯一一家让人产生困惑的拍卖行,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它的主要对手苏富比在多年前就放弃了“战后”一词。但去年11月,苏富比“当代艺术晚间”专场上成交了乔治娅·奥基夫(Georgia O’Keeffe) 1926年和1928年的画作。

乔治娅·奥基夫,《Calla Lillies on Red》,1928。图片:© 2018 The Georgia O’Keeffe Museum/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Y. Courtesy of Sotheby’s

如果把1987年去世的安迪·沃霍尔和1987年出生的年轻艺术家艾芙瑞・辛格(Avery Singer)等归为一类,我们会模糊哪些重要趋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rtnet新闻和artnet价格数据库决定在最新的artnet智能报告中定义一个新类别:超当代(ultra-contemporary)。“超当代”将时间范围严格划定为1975年(及之后)出生的艺术家,通过加强二级市场,为最年轻的艺术家带来有价值的知名度(我们将“当代艺术家”定义为1945年至1974年出生的艺术家)。这意味着,我们在2018年拍卖的10件畅销作品和10名畅销艺术家名单中,有一个专门为45岁以下的艺术家设立的专区。

最畅销的超当代艺术家作品是罗马尼亚画家兼“市场宠儿”艾德里安·格尼(Adrian Ghenie)缔造的《Boogeyman》(2010),它在伦敦苏富比10月份的当代晚场拍卖会上拍得640万美元。

2018年超当代类别十大畅销艺术家。图片:© 2019 artnet Intelligence

”超当代”这一划分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类艺术家作品的动态行情和像让-米歇尔·巴斯奎亚(Jean-Michel Basquiat)那样已成为拍卖行风向标的艺术家略有不同——后者有着较长的拍卖历史,可交易的作品数量也有限。


在“超当代艺术家”排行榜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当属尼日利亚裔艺术家Njideka Akunyili Crosby和乔纳斯·伍德(Jonas Wood),他们出现过三次。果不其然,他们的作品在一级市场可谓是“一画难求”,因此这抬高了他们在拍场上的价格。博物馆以及承诺将作品捐赠给博物馆的藏家都是第一批从画廊购买作品的人。

去年秋天,Shane Campbell画廊将艺术家乔纳斯·伍德24幅网球场画作作为一整套卖给了日本藏家Masahiro和Yoshimi Maki,他们承诺将这些作品捐给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Njideka Akunyili Crosby,《Bush Babies》,2017。图片:Courtesy Sotheby’s

当然,与杰夫·昆斯和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等当代宠儿拍出的8位数相比,这些100万至300万美元的作品显得微不足道。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摄影作品也超过了艺术史认可的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和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的重要作品,他们的作品也在2018年的拍卖会上成交——这揭示了拍卖市场的另一种怪现象:较年轻、经验较少的艺术家的画作比一些当代艺术大咖的摄影作品卖得更好。

这个超当代类别也让我们看到了品味的变化。虽然在我们拍场上最畅销的10位当代艺术家名单上没有女性艺术家的身影,但超级当代艺术家的名单上男女艺术家各占一半。

这份榜单还说明,当前人们的品味比较微妙地从抽象绘画转为具象。排名前八的艺术家都是具象画家,当然了,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钟爱的主题。

在超当代类拍卖会上的十大畅销艺术家。图片:© 2019 artnet Intelligence

为了拍卖市场的透明度,超当代艺术作品只受到了小小的打击。对拍卖行崭露头角的全新艺术品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和专业人士来说,这至少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文丨Tim Schneider & Julia Halperin

译丨Weixin Jin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