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100周年:全球最值得亲身走进的包豪斯建筑经典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2525   最后更新:2019/04/09 14:21:08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9-04-09 14:21:08

来源:Artsy官方


当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1919年成立包豪斯学院时,他的乌托邦式宣言宣称极简主义、纯艺术与工艺的结合终有一天“将从无数工匠的手中升腾成一种新信仰的清晰符号。”包豪斯学院在短短的14年存活时间内只招收了700名学生,但其宣扬的设计哲学最终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在1933年纳粹关掉了包豪斯学院后,包豪斯的师生流散到全球各处,把母校推崇的简洁和现代风格播撒到世界各地。


今年四月一日正是包豪斯成立的百年纪念,尽管包豪斯宣扬“少即是多”,但如今人们可以在数不胜数的地方看到源自包豪斯设计的影响。以下,Artsy 整理了全球七所最值得游览的包豪斯经典名胜,从玻璃包裹的鞋楦厂到几何形体的私宅,他们将包豪斯的百年故事娓娓道来。


法古斯工厂(Fagus Factory)

德国阿尔菲尔德-汉诺威

法古斯工厂,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当创办包豪斯的想法还只是一个闪念时,格罗皮乌斯便已经设计出了法古斯工厂(1911),从这家位于德国的鞋楦厂的建筑中处处可见他后来引入先锋的包豪斯学院中的设计概念。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是一间为工匠打造的建筑空间,这回应了包豪斯对艺术和工艺的结合。格罗皮乌斯的设计让阳光和新鲜空气最大化地透进工厂内,让工人沐浴在舒适的氛围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格罗皮乌斯还在建筑外部开创性地使用了玻璃幕墙。那无论在设计和工程上都是个不小的创举:为了用一片片薄薄的玻璃窗替代传统的承重墙,格罗皮乌斯在室内放置了加固的水泥柱。工厂建筑所应用的十种结构被列为1946年以来的重要历史遗迹(这对工业建筑来说很少有),至今仍在运营。


魏玛包豪斯博物馆

德国魏玛

魏玛包豪斯博物馆视觉效果图,德国魏玛,2017。© bloomimages GmbH


在包豪斯短暂的生命中,它曾经迁移到德国三个不同城市,但它的诞生地是文化丰富的魏玛,从1919年成立之初到1925年间在此处运营。为了纪念这座开创性的现代主义学校成立一百周年,经过翻修的包豪斯美术馆已经在魏玛开幕。


在创始之初的宣言中,格罗皮乌斯呼吁道:“让我们努力争取、构想和建造出属于未来的新建筑,把建筑、雕塑和绘画所有这些门类都联合起来。”于是,他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加入学校任教,其中包括利奥尼·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保罗·克利(Paul Klee)、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和拉斯洛·莫霍利·纳吉( László Moholy-Nagy),他们的创造如今填满了魏玛的包豪斯博物馆,使其成为藏有最早期包豪斯工作坊作品的博物馆。

Haus am Horn,德国魏玛,2018。摄影:© Tilmann Franzen ©VG-Bild-Kunst Bonn, 2018


魏玛的包豪斯博物馆并非由包豪斯的设计师设计,但其附近的包豪斯大学魏玛校园内的 Haus am Horn(1923)是包豪斯学院原址早期的建筑物之一。这座由 Georg Muche 规划设计的光洁立方体建筑是包豪斯风格最早的建筑物。


保罗·克利中心

瑞士伯恩

保罗·克利中心,瑞士伯恩,摄影:LulaMae's。图片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保罗·克利和他的朋友兼邻居康定斯基都是包豪斯影响力最深远的“大师”,克利于1921年到1931年之间在包豪斯任教。格罗皮乌斯起初发现克利是因为他写的“创意信条”(Creative Credo)(1920),那段后来被当成经典无数次引用的著名开头这样写道:“艺术并不是复制可见的事物,而是让不可见变得可见。”格罗皮乌斯看到后被深深吸引,于是邀请这位瑞士-德国艺术家前来魏玛任教。


作为老师,克利的教学方法和格罗皮乌斯一样高度理论化,他认为艺术是直觉性的,无法被教授。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包豪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坊:书籍装订、玻璃彩绘、编制工艺和绘画。在包豪斯任教的那段时间,也是克利职业生涯中的高产时期。那段时间,他写了3900多页授课笔记,最终集结成了《教学速写》(Pedagogical Sketchbook)(1925)。他的笔记、档案和4000多件作品如今收藏在他位于祖国瑞士的博物馆——保罗·克利中心。保罗·克利中心由克利的孙子创立,并由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


包豪斯德绍

德国德绍

包豪斯楼,德绍。 © Tadashi Okochi,图片致谢德绍包豪斯基金会


当前卫的包豪斯与保守的魏玛城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时,格罗皮乌斯开始为学院寻找新址。德绍是一座自治市,这座有着容克斯飞机工厂的工业城提出了吸引人的条件:建一座现代主义校园所需的理想地产和资金支持。格罗皮乌斯接受了邀请,1925年便立即开始工作,设计出一座不对称的建筑物,不论从容克斯工厂的天空视角还是从地上行人的视角来看都十分有趣。


“随着航空运输的发展,建筑师务必要兼顾建筑的正面和俯瞰视角,”那一年格罗皮乌斯写道。最新的技术和概念不仅被应用在包豪斯校园的建设上,也在课堂上被教授。


学校的学生和最年轻的老师日以继夜地浸泡在包豪斯的意识形态里,这得益于他们居住的 Prellerhaus,那一侧由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校园区域包含了工作室和宿舍(也是德国最早的学生宿舍之一)。五层高的建筑容纳着28间紧凑的一居室,其中住着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安妮·阿尔伯思(Anni Albers)、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和玛丽安娜·勃兰特(Marianne Brandt)。如今,这些居室被还原成起初的布局和装潢,一夜住宿仅需要40-65欧元。(但做好心理准备,那可是体验纯正的历史:没有电视、电梯、吹风机,公用浴室也是包豪斯的体验之一。)


康定斯基和克利的住宅

德国德绍

包豪斯住宅,德绍。 图片致谢德绍包豪斯基金会


住在 Prellerhaus 上2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对于学生来说还算过得去,但包豪斯的教职人员可需要更好的条件。格罗皮乌斯为自己和太太设计了宽敞的校长别墅,还为学校的老师设计了三对相互连接的标准化模块住宅——白色、平屋顶的立方体结构、大窗户——把预先制定好的元素组装在一起,从而简化建造过程。这些宅子把一居室公寓和舒适的中产阶级住宅标配相结合,比如内置柜子和现代化器具。


这样的住宅对有些习惯了更散漫、更加波西米亚生活方式的住客来说十分新颖。在搬进新家之前,施莱默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看到这些房子时我真是大吃一惊!我忍不住想象,有一天,无家可归的人在外面排成队,而绅士艺术家在别墅屋顶上晒日光浴。”在1926到1931年的五年间,康定斯基和克利共享一座这样的大宅,内部各自按照自己的审美进行布置,二人都在暗淡简朴的室内涂上了各自的现代主义抽象画作中鲜明的色彩。两位艺术家自从1911年相识以来就相交甚好,交往频繁,常常带着各自的妻子一起到河边散步。


图根哈特别墅(Villa Tugendhat)

捷克布尔诺

图根哈特别墅,捷克布尔诺,摄影:David Židlický,图片致谢图根哈特别墅


在1930到1933年间,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担任包豪斯学院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校长。和格罗皮乌斯一样,他也在30年代移民到了美国。在他前往芝加哥教授建筑、设计摩天大楼之前,他在捷克的布尔诺镇设计了一个住宅项目——图根哈特别墅,展示了他为了促进现代化生活方式所应用的前沿技术。


图根哈特别墅由 Grete 和 Fritz Tugenhat 这对德国犹太夫妇委任设计。“光是从他讲述项目时的言谈,我们就感到我们在和真正的艺术家对话,”Grete 后来回忆道。“比如,他说,理想的空间维度是无法被计算的,空间必须被感知。”尽管如此,建造住宅的过程中还是应用了各种精密测量来实现空间独特的钢铁框架,这是钢铁结构运用在私宅的首例之一。这样一来便消除了在房屋内建造承重墙的需要,于是不同层级的布局便能有所不同,营造出更加开阔、轻盈的空间。密斯还设计了所有内饰,经过重制的内饰目前在这座别墅改建成的美术馆中得以展现。


格罗皮乌斯住宅

马萨诸塞地州林肯镇

格罗皮乌斯住宅,马萨诸塞地州林肯镇,图片致谢新英格兰历史协会


格罗皮乌斯夫妇1937年离开了欧洲,但他们不只是逃离政治和艺术压迫,而是把先锋的设计理念带到了他们的新土地美国。他们的大本营就是他们位于马萨诸塞地州林肯镇的新家。在接受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教职后,1938年,格罗皮乌斯设计了这处新宅,奇异的玻璃方块、镀铬扶手和布劳耶设计的金属家具令新英格兰当地居民极为震惊。


随着时间推移,世纪中期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席卷了美国各地,格罗皮乌斯住宅看起来也不再那么格格不入了。如今,它就像一只时间胶囊,承载着夫妇二人的先锋品味。1979年,在沃尔特去世的十年后,这座住宅连同内部的个人物品被转化成了一间博物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