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到监控视频:艺术家张培力创造一种“当代的凝视”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712   最后更新:2019/03/06 10:35:53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9-03-06 10:35:53

来源:Frieze  文:Tom Mouna


张培力,《门禁系统》,2018,展览现场 鸣谢:艺术家和博而励北京


博而励北京的展览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结构中,反映出窥视的升级。


进入张培力的个展“既然”,你需要在监狱般的,金属栅栏封锁围成的封闭空间里,等待栅栏门的开启。这件巧妙限制观者行动的作品《门禁系统》(2018),是这一“精辟”展览展出的四件作品的第一件。穿过栅栏区,就进入了一个散落着一些不同尺寸床垫(《音响床垫》)的空间,在这里,观者被邀请坐上或者躺在床垫上,以激活模拟声音;这一声音随机地播报三个群体的人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员、通缉犯和失踪儿童。从“政治不服从”的角度,解读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基于那些危险的未得以开发实现的概念化结构;在这里,结论是,艺术家隐藏了微妙的责难——不仅隐喻地将政府成员放在了栅栏的另一面,而且把他们和罪犯联系在一起(忽略艺术家对这个单一意义的否认)。为什么有失踪儿童的名字?床垫是如何和这三个群体联系在一起的?难道不是观者自己,被关在了栅栏后面吗?总是会有一些问题的出现,让简单的解读复杂化,或是回避中国艺术家和政府之间的对立。展览标题“既然”——一个隐晦的连词,没有开端和结尾,似乎也在将观者推向开放式理解的一端,同时释放出信号——对于当下、此刻的凝视

张培力,《音响床垫》,2018,展览现场 鸣谢:艺术家和博而励北京


二楼的两件艺术品,持续性得到了增强:延长的无聊感,在张培力之前的多个作品中都有体现。《公开的视频-源自我的微信朋友圈》是一些10秒视频的合集,艺术家从微信朋友圈里下载了他的联系人,在过去三个月中发布的视频。这些视频,在一张装有压力传感器的扶手椅前面的小屏幕上重复播放,只有同一个起身再坐下,或者下一个人坐下,下一段视频才会播放。这件作品表现了张培力对于最新、最流行的通讯媒介的兴趣和将其在作品中的融入。在数字化内容的汪洋中,所有权何在?当这些视频被发送给一个特定人群,艺术家如何获得播放的权利?这些都是张培力作品所探讨的关键问题。而图像仅在有人坐在椅子上时出现,即,当有人看它们的时候才出现。留给观者的,是道德模糊的窥探共犯之感。除了我们的朋友,我们开始思考,还有谁在看我们的朋友圈,带着什么样的目的?

张培力,《正面拍摄的公寓》,2013,展览现场 鸣谢:艺术家和博而励北京


《正面拍摄的公寓》是一段24分钟的公寓楼拍摄视频,探讨类似的问题。这一高画质的视频,让我们得以看到住户在家做的那些日常又不体面的事。艺术家并没有为拍摄寻求许可,他再一次将观者牵入一场未授权的窥视之中。对于不断升级的对监控的恐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都让这些探讨成为紧贴时代的话题。然而张培力选择了模仿,以放大这些机制,而非提供一种解药。从监狱般的铁栅栏走出展览,留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感受:这些系统并非罕见,而是我们当代生活的常量


“张培力:既然”于2018年10月27日至2019年1月13日在博而励北京展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