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翔:居家十论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560   最后更新:2019/03/05 11:48:21 by 另存为
[楼主] 另存为 2019-03-05 11:48:21

来源:打边炉DBL


©何健翔


2018年广州设计周首度推出特别艺术项目“城市艺向”,呈现一个以家为主题的展览《来处》,策展人为杨青,《打边炉》同期推出线上内容项目“艺术家的家”,对参展艺术家进行主题采访,形成口述文本。


“艺术家的家”最后一期为何健翔的口述,作为建筑师,何健翔工作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莫过于“空间”和“建造”。故我们以十处“空间”作为线索,带出何健翔对一个更广义的“家”的概念建造。这里的空间所指,不只是物理空间,也包括个人和社会生活的交叉下规约出的精神性场域。采访问题已隐去,文章经受访人审校。


查阅专题往期,可点击他们的名字查询:李景湖张小川侯莹张爽孙宇胡尹萍蒋志胡庆泰马秋莎梁硕


口述:何健翔

采访:钟刚

编辑:黄紫枫



家对我来说分两个层面,一个是物理层面的固定地点,我可以在这个物理空间里完全地放松。第二个是精神层面,当现代人不再像过去那样会和家人长期待在一个地方,家,就成了现代人在四处漂泊的游历中,特定精神场域的触动下产生依恋的瞬间。


餐桌


我在家的活动基本围绕着餐桌展开。家里很多空间都被小孩占据了,只有餐桌是我待得最长的地方。一家人在这吃饭,我自己在餐桌上工作。而且从餐桌,透过厨房和客厅之间的那个露台,刚好能看到屋外的绿树,树的后面有一座小山。餐桌,它是一个连接内外、连接生活和工作的点,是家里公共性的体现。


我习惯有一个小册子,因为要到处跑,有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或者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就会把它记录下来。在家里,我最放松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在餐桌前,拿出我的本子,拿起一支笔,尝试解决其中一两个设计的问题,勾勒脑中对设计的想法。这也是我最自由的时候,当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消失了,我进入到一个可以畅想不确定和可能性的状态。


做饭


做饭,你得了解食材,每个食材本身的特性,什么样的搭配方式,可以让它能够呈现最有品质的结果。做建筑一样,特别是在一些低造价的项目里,怎么用有限的几种材料呈现出一开始所追求的那个精神属性的空间?路易斯康也说,“砖块:我想要一个拱顶”,我们要尊重材料,试图让它回归到它想要的那个状态。


我们这一代做建筑的,最早都会对建造技术和材料的更新有股莫名的冲动,但慢慢会发现,动荡的社会中,技术和材料能起到的作用有限,甚至它自身成不成立都是一个问题。因此我近年反而是希望在这种混杂的环境里,为处于流动状态的空间使用者,刨挖出一个让人可以获得身心的解放和自由的安静环境,耕作出一个能产生“故里”的情感的地方,这跟我对于家的冲动和情感的想象是相关的。毕竟这是一个比较严谨的建造过程,怎么能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建造过程,将接触场地的那一刻产生的情感,更强烈的呈现出来,到最终我们关注的反倒不再是技术和材料本身,是技术和材料带来的情感呈现。


独处


我很喜欢能够真正独处的状态,家里要保留某些让你可以独处自由的空间,实际上这也是在主动切断和其他空间的关系。过去的社会里,我们努力获取联系,信息太难连接了。记得我小时候珠三角的河涌桥路都不通,从新会到广州至少要过两次轮渡,要花上一天的时间。到现在,最泛滥的联系是信息的联系,所以我们反而要做切割,很多的设计喜欢营造一种和外界环境异化的空间,这才能暂时地切断“联系”,让你向内回到自己的本体。


电视


对大部分人而言,电视是交往的媒介,但对我而言这是陌生的相聚,电视的出现,把所有东西都陌生化了。电视是一个富有象征性的东西,它是把垃圾信息无限接入家庭空间的一个渠道。在一些科幻小说里,电视就像一个监视器一样监视着你。电视在描画一个好像跟你相关,实际上毫无关系的形象,而且这个形象每天干预你的生活,干预着你的消费,干预着你的判断,让你的言行更加符合更大的商业模型里对个体类型的期许,它真的在塑造我们所有的形象,挺可怕的。


有小孩之后,我们家就没有电视了,这反而对家里的内部公共性交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充分的相互交往。所以我们家里会抹除一些相对传统的空间区隔,比如厨房,保留它的使用功能之余,我们希望清除这些产生隔阂的墙体界限,形成一个大家可以交流的连续的家庭空间。


商品房


商品房,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太能被称之为建筑。因为它只是一个工业和市场计算出来的标准化产品,基本上没有过去,即使是别人住过的房子,住宅里精神性的痕迹还是被清除掉的。建筑,相较于一个用材料搭建起来就能卖能用的空间,它的意义会更深刻。如何把转化它,表面上的装修可能很容易,但要在一个没有任何精神属性的情况下,建立起这种家的精神概念,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多元的社会,每个人的家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是一个自己的、自我的、自由的一个空间,所以家没有一种绝对固定的范式。我的设计,还是希望能够产生一种“公共的故里”的感觉,它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地,应用于完全不同的人身上。所以家对我来说,我只关注在那一个点上遇到的人和场景,正是这种放弃由任的方式,让我对新的东西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去探究空间的内涵,去挖掘它未来产生的新的可能性。



无论是可见的装置,还是人在空间中的主体性,每个人跟环境之间能够产生互动的起点都不太一样。我家自身属性的建立,第一步要拆掉全部可能拆掉的墙,清除所有可以被清除的东西,把它变成一个尽可能简单的容器。再植入一组介于家具和装置之间的东西,比如说可以活动的书架,或者是可以活动的门,这些带有个体生活习惯的“家具”,还不能叫做精神,只能叫做是可以跟自己发生关系的一组空间装置。年复一年的使用后,这些空间装置会产生某种情感的因素,居住者会把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融进这组空间装置里,而且它确实只能跟特定的人的习惯发生关系,才有可能产生所谓的家的概念。



我的家,最让我迷恋的还是那堆书,虽然很忙,总是想着今晚可以回到家里,翻着没看完的那本书。我们没有太多的收藏和物件,每次搬家,书是最多的东西,这么多年下来的学习资料、图纸,还有各种的书,书是可以一直为伴的物件。


记忆


此刻的设计,和过去、未来的时间都是连接的。对过去,设计是一种和记忆之间的连接。大部分人做建筑改造,就会把整个建筑包装成一个新的东西,时间的层面和历史的记忆都被抹去了,我更倾向于通过新的建筑,把这些层叠的时间完整地保留、呈现,甚至是强化它沉积的过程。对未来,我希望设计是一个开放性的引入,它应该是一出时间和空间的戏剧,建筑师在其中只是引发、导演了开头的角色,接下来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塑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有的人会觉得我们做的建筑有点点未完成的状态,我们倒是挺喜欢这种状态的,希望不管是谁,进入到那个空间时会被激发一些新的创造或可能性,能有他们自己的一些畅想。


在商品化的社会里,大众倾向于家就是纯居住功能的机器,办公室、工厂、美术馆、电影院优势另外的工作机器。在未来,是否有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由地在不同地方独立工作,那这些功能就不再像传统那样被切割开来,分散到不同的空间里,而是一个糅合的空间。空间关系学,比纯粹的空间更有意思。


集体主义


我们那个年代的集体主义,是抹杀、牺牲个性实现的集体,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很多时候被权力、被商品异化了,你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但我们希望能够在个体独立和自由的基础上,创建一种尊重个体差异又同时具备公共性的集体生活空间。如果个体都有权利自由创造的话,每个个体都可能把空间变成自己劳动的艺术空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状态,可能性在于,一旦我不再把所有的时间放在消费、再消费、生产、在生产环节里,我们日常的劳作就能够产出价值。如何在家里创造出这一系列的可能,这是我觉得未来的家里一个重要的环节。


游历


我是长孙,“家族”这个概念给我最强的观感就是我爷爷,他是我和家族最密切的关联。他是一个文人,一旦他有时间就会带我去走很多地方,我和他的记忆就是不断地走。他带着我去看古村、古祠堂,告诉我过去有一条铁路在新会这里过,日本人来的时候炸掉了,再后来铁路就没了……他就这样不断地带我去看,告诉我以前的事。我估计这个事情在潜意识里对我影响挺深的,也可能导致我在做很当代的建筑时,会去关心背后的历史,这种空间和过去的牵连关系。


工作的关系,我大部分的出游都是半工作半旅行,很少有纯粹的旅行机会,对我而言,旅行甚至是家的一部分。威尼斯开幕的时候,我们也把小孩带过去了,以后这样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多,慢慢也是成为一个闲暇和劳作交织的状态。


一开始你走的时候,压根没想着要走去哪里,但走到一定的时候,必然就会有种矛盾的力量在拉扯你。人,个体也好,集体也好,在走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在不断地停下来,去反思,去观看一些事情。最有趣的是中间的拉扯力部分,而不是任何一端,这种含混和混杂,比任何一“端”都要有意思。当下,所有的东西都是杂交的,它很难是一种纯粹的状态,我们可以有这种理想,但这种理想必然是在现实之间被不断拉扯的一个结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