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还是撞车?细数41件相似的艺术作品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2246   最后更新:2019/02/28 14:40:07 by wangxiaoer97
[楼主] wangxiaoer97 2019-02-28 14:40:07

来源:波浪艺术  张化霖


Sophie Calle

Suite Venitienne

1979

1979年,苏菲·卡尔(Sophie Calle)在巴黎街头跟踪一个男人,但几分钟之后这个人就消失在人群中。与其它跟踪窥探者不同,苏菲·卡尔(Sophie Calle)称他对被跟踪者并没有任何兴趣,而令她着迷的仅仅是“跟踪”本身。最终她以摄影的方式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这也成了苏菲·卡尔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Vito Acconci

Following Piece

1969

但是,在1979年的十年前,也就是1969年,另一位艺术家—维托·阿肯锡(Vito Acconci)创造了——[跟随 / Follow Piece],在这件作品中,阿肯锡从路人中随机选择一人,跟随这个人,直到他或他消失在阿肯锡无法进入的私人场所。最后他用摄影的方式将这个行为记录下来,并发送给艺术届的其他朋友。

Vito Acconci

皮影戏 / Shadow-Play

1970

video 2’30’’

而说到阿肯锡,就要说他在1970年做的另一件作品——[皮影戏 / Shadow-Play],在这件作品中,他和自己的影子打架,阿肯锡呈现了艺术家自我形象矛盾的状态,和自我形象摧毁的探讨。这件作品也是早期行为艺术的经典。

Jhafis Quintero

击倒 / Knock Out

2012

Video 1’11’’

到了201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艺术家Jhafis Quintero展示了与投影中的自己决斗的画面。艺术家称这是对自我的认识,接受和解决,他是与自我的对话。

Tony Labat

Encuentro irregular: Nivelación del campo

2012

在2012这一年中,艺术家Tony Labat在展览中安装了一个不规则的台球桌。

Gabriel Orozco

Carambole with Pendulum

1996

这种不规则的球桌奥罗斯科(Gabriel Orozco)也创造过,虽然他创造的是椭圆形的,但是在1996年就完成了这件作品。

Gabriel Orozco

Four Bicycles (There Is Always One Direction)

1994

奥罗斯科(Gabriel Orozco)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在1994年他将几辆自行车拆解,重组,创造了作品:Four Bicycles。

艾未未

永久自行车

2005

此外,艾未未在2005年的自行车作品也利用解构,重组的方式。但是这件作品确实具有不同的意义,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媒介本身所具有符号信息过于强烈原因,才会让人觉得很类似。

Anish Kapoor

我的红色家园 / My Red Homeland

2003

说到艾未未,那就不得不说说艾未未的好朋友安东尼·卡普尔(Anish Kapoor) 他在2003年完成了作品[我的红色家园/My Red Homeland]这件作品由卡普尔代表性的颜色和一个液压发动机构成,伴随着发动机上的指针,颜料不断变化。这个作品总让人感觉似曾相识,但是由于它具有卡普尔标志的颜色,所以,每个人都能辨认出它是卡普尔所做。

Mona Hautoum

+and -

1994-2004

但是在1994年Mona Hautoum就利用相同的原理完成了作品[+和-]

Mona Hatoum

自我消除绘画 / Self-Erasing Drawing

1979

即使在1994年,这种原理也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但是往前再推十五年,Mona Htoum也完成过[自我消除绘画]

Günther Uecker

磨砂机 / Sandmill,

1970

如果你觉得1979年作出那样的作品算是前卫,那还可以看看1970年德国艺术家Günther Uecker完成的[磨砂机/Sandmill]

Anselm Kiefer

Jericho

2007

德国艺术家中,安塞姆·基夫(Anselm Kiefer)很具名气,基夫在2007年将几个废墟的房间累积在一起,看起来岌岌可危。

Rebecca Horn

The Bright Wounded Star

1992

事实上,在1992年,另一位德国艺术家,Rebecca Horn也曾将几个小房间摆出岌岌可危的造型。

Studio Job

浇水壶我 / Pouring Jug I

2004-2007

这种因为形式原因让人觉得太相似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在2004年Studio Job展示的[浇水壶我/pouring jug i]。

Nina Beier

国家和平与幸福寓言

Allegory of Peace and Happiness of the State

2015


和2015年Nina Beier的[国家和平和幸福寓言],虽然他们造型类似,但是意义却有所不同。

Anthony Arrobo

海洋 / Ocean,2010-2011

瓶子,艺术家的眼泪

2010-2011

可以以几杯水,说明这件事情,Anthony Arrobo曾展示过一个玻璃杯和一杯液体,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杯水,实际上却是艺术家的眼泪。

Iran do Espirito Santo

水玻璃/Water Glass

纯净水晶

2008

而艺术家Iran do Espirito Santo也做过一个类似一杯水的作品,但当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整个作品的材料是由水晶构成的,它让人产生强烈的错觉。

Michael Craig-Martin

一棵橡树 / An Oak Tree,

水杯,水,货架,文字

1973

与用一种材料替换另一种材料不同,克雷德·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直接用一个概念替换另一个概念,在1973年,他展示了一杯水,他称这是一棵橡树,他认为当他决定这杯水是一棵橡树的时候它便是一棵橡树了,很多人认为这件作品如同皇帝的新衣,过于荒谬。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件极致的观念艺术作品。

Deyson Gilbert

一杯圣水和一杯普通水

Glass with holy water next to glass with common water

2010

如果你依旧无法理解克雷德·马丁的橡树有什么极致之处,那你可以看一下2010年Deyson Gilbert创作的两杯水,在Deyson Gilbert这里,他展示了两杯水,一杯是普通的自来水,另外一杯则是教堂的圣水。我们的第一感觉很容易认为这是两杯不相同的水,但是抛弃精神方面的考虑,这两杯水从物理上来说,是完全一致的。如果你认为我们不能抛弃精神方面去考虑和看待一件事物,那你可以回到1973年克雷德马丁所创造出来的[一棵橡树],在这里,这便不再是一杯水,而是一棵橡树了。

Martin Creed

忽明忽暗的房间/The Lights Going On and Off

2001


英国除了有克雷德·马丁外,还有另外一名叫马丁的艺术家,他就是马丁·克里德(Martin creed),他在2001年创造了[这个房间]忽明忽暗。这个房间空无一物,房间的灯光每过五秒关闭或打开。

George Brecht

三盏灯事件/Three Lamp Events

激浪派事件/Fluxus Event Score

1961

马丁·克里德的房间在2001年受到了极大地争议,但是如果我们倒退到1961年,在激浪派的事件中,George Brecht 就提出了三盏灯事件:”.关,开.开.关.灯.当你闭上眼睛肯定是黑暗”

Martin Creed

第88号作品,a4纸团成的纸球

Work No. 88 A sheet of A4 paper crumpled into a ball

1995

当然,马丁·克里德另外比较出名的作品就是一些平常物品的展示与记录,比如他在1995年团了一个纸球,并将这个纸球命名为[第88号作品一张A4纸团成的纸球]。当然这件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重要的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克里德背后的艺术观,他认为艺术更多的是一次交流和选择。艺术应该是say hello。

Latifa Echakhch

Globus

2007

虽然都是揉纸,但是将白纸替换成地图,意义就显然不同,便不再是模仿。

Martijn in ’t Veld

World

2008

Yornel Martínez

垃圾/Trash

2014

但是在2007年-2014年间,有三名艺术家都公布了相似类型的作品。

Francis Alÿs

Albert’s way

2014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也没有逃脱这种尴尬的情况,在2014年他公布了一件作品,他在一个房间中一直行走,从上午9点到下午6点并持续7天,最后他在工作室行走的距离相当于朝圣者从从Ferrol港口走到圣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距离。

Francesco Arena

278 km (as a letter of Nietzche)

2014

但在Francesco Arena这里,他行走了278公里,这是巴塞尔和都灵之间的距离,更确切的说是尼采将患有精神病的哲学家奥贝克带回巴塞尔的距离。

Francis Alÿs

The Art of Working and the Work of Art

2010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的另一件作品将一些纸钞折叠成千纸鹤,并将他们视作雕塑品售卖。

Lee Mingwei

Money for Art

1994

由于此类相似作品过多,让我们直接回到1994年。“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是一张十美元的钞票。我做的是我去了旧金山的一家咖啡馆,拿了十张10美元的钞票,然后开始用它们制作雕塑。人们对我要用钱做什么很感兴趣。所以我告诉他们:你可以拥有这件艺术品。但是,我需要你的电话号码,以便我可以每六个月给你回电话。”

Francis Alÿs

Zócalo Mayo 22

1999

我们无法得知弗朗西斯·埃利斯是否曾受到别人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影响了其他的人。在1999年弗朗西斯拍摄了一部视频。摄像机拍摄旗杆的阴影,他拍摄旗杆一天中的阴影变化,和为了躲避太阳而在阴影下移动的人群。

Alexandra Pirici

如果你不想要我们,我们想要你-革命纪念碑/重生

If you don’t want us, we want you–Monument of Revolution/Rebirth

2011

但是在2011年,另一位艺术家,Alexandra Pirici也展示了类似的作品,在弗朗西斯那里,弗朗西斯并没有干涉现实生活,仅仅是影像的记录与展示。但是在Alexandra Pirici这里,艺术家刻意安排演员在阴影下完成类似的表演。虽然照片的视角不同,但是在形式的视角上确实有太多雷同。

Fina Miralles

女人和树 / Translacions. Dona-arbre

1973

两个作品之所以让人感觉过于相似,在于个别作品创作的视角过于特殊,即使某些作品,有细节上或概念上的有各自的改动,但作为过于特殊的创作,即使有一点点模仿,也会让人产生抄袭的感觉。比如Fina Miralles的[女人和树],他将自己逐渐埋到土地里,作为树一样的存在。

Keith Arnatt

埋自己/Self-Burial (Television Interference Project)

1969

但是在1969年的Keith Arnatt将自己埋得更彻底,此外,他将这些照片插播到每日的电视节目中,观众不知道这是什么,但必须观看。在清楚概念上的不同后,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件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作理由。

Luis Felipe Ortega

温顺的身体系列/From the series “The docile bodies”

1995-1997

另一个特殊化的身体姿态,便是呈现身体的技术。

Carey Young

身体技术/Body Techniques

2007

Jack Falanga

Hypotenuse

2007  

Dennis Oppenheim

Parallel Stress

1970

Cezary Bodzianowski

Tecza, Lazienka, Lódz (Rainbow, bathroom, Lódz)

1995

Naufus Ramirez-Figueroa

Beber y leer el arco iris

2012

Daniel Firman

Würsa (à 18 000 Km de la terre)

2006-2008

Miquel Barceló

Gran Elefant dret

2009

当然,除了行为,雕塑的姿态也有类似的情况。

Pierre Huyghe

Timekeeper

2002

在以概念为主的当代艺术中,即使视觉的形式变了,特殊化的事情一撞车,依旧让人觉得像抄袭,比如Pierre Huyghe在2002年曾经将一个展览空间的墙壁逐渐打磨出底层的颜色,显示了那些展览空间粉刷墙壁的历史。

A Kassen

Mural

2009

而在2009年A Kassen小组也将一个展览空间的墙壁打磨出不同的色层,虽然清晰分明了许多,但是在形式上实在相像。




Jon Rafman

In The Nine Eyes of Google Street View

2008




Michael Wolf

Series using Google Street View

2010

利用google创作摄影作品并不特殊,Michael Wolf和Jon Rafman都曾创作过google街景作品,两人甚至截取了相同的场景作为作品,晚发表作品的Michael Wolf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与Jon Rafman的作品存在形象上的重复,他认为这仅仅是作者身份问题,他举例马丁·帕尔和马西莫·维塔利(Massimo Vital)都曾拍摄里米尼海滩某些相同的场景,但是他们彼此的工作并不重复。

Michael Wolf坚称自己的作品如同杜尚挪用小便器,他也只是挪用google的街景系统。

而Jon Rafman则认为,真正对作者身份构成威胁的是互联网,比如google将个人信息复制与归档。

Jon Rafman说:“在社交软件Tumblr和博客文化中,作者身份往往会因为转发而丢失,有的转发甚至不会声明作者。” “我把我的整个博客都剥离了,将自己的作品转发到其他人的博客上,不再有归属感。实际上,当你的作品被流传到你失去作者身份时,你就获得了互联网上的热点和成功。”


Rafman甚至表示如果Wolf和他交换他们各自相同场景的图像,将会是一个有趣的观念姿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