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伦·米尔扎:心之所向的现实世界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1534   最后更新:2019/01/17 22:03:56 by 另存为
[楼主] 另存为 2019-01-17 22:03:56

来源:艺术中国


“霍里茨的房间”(A Chamber for Horwitz,2015),哈伦·米尔扎(Haroon Mirza)。图片来源:Stuart Whipps


艺术家哈伦·米尔扎正试图将视觉体验与听觉感受糅杂在一起,致力于重塑人们的大脑思维。哈伦·米尔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电人”。他以“千瓦”为艺术媒介,在电源的开关闭合之间进行着艺术创作。或闪烁,或轰鸣,或发光,或噼啪作响,他的雕塑作品和艺术装置也因此被赋予了生命力。一切是那么地奇妙。


在这里,声音先于一切事物。即便是在伯明翰圣像艺术馆(Ikon Gallery),在艺术家哈伦·米尔扎展出的两层楼下的艺术馆门厅里,都能听见从上方传来的作品的声响,在展厅的各个房间里穿梭,就仿佛置身在声音的风暴之中。在这里能体会到狂风暴雨,能听到噼噼啪啪冰层破裂的声音。刮针摩擦转盘发出嘶嘶的响声,录音设备里还播放着病人因忍受不了牙痛而发出的呜咽声。对于这一切,哈伦·米尔扎赋予了它们更深刻的含义。


LED显示屏在暗房里“演奏”出了色彩的声音,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随着显示屏上的灯光变换,明亮的蓝色、绿色和紫色的光或闪烁或消失,仿佛是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就像是飞机的低鸣,跟随着灯光,变换着它的体积和节奏。但现实其实刚好与人们的感受相反:灯光实际上会随着音符的变换而改变颜色。人们只要在这里待上那么一刻,就能够体验到一种介于音乐和丹·弗莱文雕塑作品(Dan Flavin,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以创造商业荧光灯具的雕塑物品和装置而闻名)之间的迷幻感受。这就是一场令人沉醉的室内表演。


这个装置作品是艺术家早期的作品,并在世界各地进行过展览,也是为艺术家米尔扎带来巨大名气的系列作品中的一件。哈伦·米尔扎于1977年出生于伦敦,年纪轻轻就已经举办过好几场国际级展览,并在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斩获最杰出年轻艺术家的奖项。


装置背后的含义与其外表一样令人震惊。一踏入这个黑暗的房间,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危险的地方。生命的白光在脑袋 上头劈啪作响。白光越发靠近,电子嗡嗡声也越来越大。这声音直逼耳膜,让人不断因为疼痛而退缩。然后刹那之间,一切突然消失。周围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和无边的黑暗。


米尔扎曾做过一版关于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作品(Krapp’s Last Tape)的装置。在原剧本中,演员和音乐家理查德·斯特兰奇(Richard Strange)在生命走向尽头回忆往昔的时候,念出了乐队“快乐小分队”(Joy Division)的一些未录入歌词。贝克特用足球、戏剧性的沉寂来表现死亡。这种形式与其说是形而上的,倒不如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暴力式的——一种苍蝇在理发师发刀上遇见命运的感觉。

装置作品(Taka Tak,2008),哈伦·米尔扎。图片来源:Courtesy British Council Collection, Lisson Gallery and hrm199


米尔扎喜欢将新旧技术摆在一起使用。其中的精品代表作品之一就是《Taka Tak》。里面有一台老旧的电视,电视里播放着一名巴基斯坦街头厨师切菜的画面。伴随着画面的是电视的沙沙响的干扰声。而这干扰声是由隔壁的唱片机传出来的。整个装置就如上述所说的一样,繁杂而毫无力量可言。尽管唱片机发出似机器、似蝙蝠在黑夜聚集和颤抖静电的混合声响,但这老旧的电视、垃圾桶班的装置,不足以让人有足够的耐性待在房间里。


在这些作品中,有一些作品以其强烈的光晕诱发了一些人的偏头疼。而其他一些作品则是联觉者的噩梦——在无穷无间、纵横交错的循环中,将视觉和听觉联合在了一起。但这也许正是艺术家米尔扎想要的效果:重塑人们的神经反应系统,打乱日常的信号西关,创造出一种多元的混合感官体验。


虽然这是哈伦·米尔扎迄今为止最大的个人作品展。但在某些程度上,这位艺术家没有得以完全把控整个装置空间。他为了回应路易威登“借用”其作品进行橱窗展而创作的作品——几块与路易威登仿制品摆在一起的太阳能电池板——完全就是陈词滥调。他的作品里总是不断出现一大堆枯燥乏味的电缆和电线。


但若是在哈伦·米尔扎全盛状态下创造出的装置作品,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美轮美奂。一台马歇尔(Marshall)扬声器上摆放着一台电脑屏幕,屏幕上播放着瀑布飞流直下的画面。这瀑布在屏幕中不断流动着,永不停歇。人们耳旁仿佛听到激流般的声音——这一切都在人们的脑海中。该展展出于伯明翰圣像博物馆(Ikon, Birmingham),展出至2月24日。(文章来源:The Guardian;作者:Laura Cumming;编译:李琦卉)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