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陈可 | 艺术家的正经事,跟爸爸聊天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738   最后更新:2019/01/03 11:16:43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9-01-03 11:16:43

来源:YT新媒体


西方的现当代艺术,崇尚的是理性与思辨,不论是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希望推翻点什么。印象派作品当中,那么悦人眼目的色彩,依旧是对于绘画技法、观察描摹自然的推翻。然而,东方的艺术,考虑的是境界与笔法,也有可能要去推翻点什么,但是,往往都会是一种思考上的推进或者是其思考的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方的艺术一直一来都是唯心的,而这种唯心在中国现当代艺术里,常会简单地被视为一种西方技法当中的“表现”主义(颜色联系着画者的情绪),同时,在口语白话没有知识与历史背景的语境下,我们会说我们喜欢“真诚”的作品时,其实是表达着一种对于来源于画者“真诚”的共鸣,也是漫长历史写入我们生命中的想念。

陈可,做饭的爸妈,布面油彩,46 x 38 cm,2018,致谢:艺术家及北京星空间


陈可,是一位女性艺术家,走上职业道路后,她敏感于她对周围人的看法,作品是可爱与悦目的,而现在,这种可爱与悦目成为了其作品当中的附产品,真正的作品内核越来越明显与开阔,同时,从成为职业艺术之后,2007年中意两地的首个个展“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2008年“一个人的战争”,2009年“世上的另一个我”,2010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2013年“佛里达:一个女人”,2015年“密林”,艺术家一贯地剖析自己的“真诚”,让喜欢陈可的人成为了类似生命共同体的角色,一同成长之外,也带领着这些人也去探寻思考自己生命里的私关系。

陈可,窗之一,布面油彩,透明塑料板绘丙烯,水彩颜料 ,装有彩色塑料片的旧闹钟,110 x 346 cm,2018,致谢:艺术家及北京星空间


这也许不是什么西方定义当中对于艺术观念上的推翻,但是,在东方社会里,某一种潜规则就是谈钱谈物质但不谈感受或者感情,很多时候物质可以等同于爱,例如“谈钱伤感情”或者“(买)包治百病”,这种情况下,陈可,这位女性艺术家,用她的作品来讨论贴身、剪不断理还乱的爱的关系时,就不仅仅只是“真诚”而已了,她勇敢地用现当代艺术语境里最被歧视的女性书写情感经验的方式来表达剖析自己和自己,自己和心中女性模范,自己与家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与观察,将这种私密以作品与合宜的调性赋予其公共性、讨论性与观赏性。


从这个角度,我们开始了与陈可的对话。

陈可,爸爸与闹钟,闹钟上绘油,20 x 14 x 7 cm,2018,致谢:艺术家与星空间


YT:从那件闹钟的作品谈起吧,这件作品虽然不是最吸引人的,但是,父亲的脸在闹钟表面上,令人感受到跟父亲的时光飞逝、短暂、不可控制与停滞。你在很多生活物件上,都画了些,比使用痕迹很明显的,类似于记号,但不等同于记号的东西,小到闹钟,或者,那松树摆件,大到屏风或者衣箱里的画,你在赋予这些用品艺术性,使之成为可被独立于其存在环境的艺术品,同时,又带有某种纪念意义。在你的职业生命里,你有意识地去梳理你生命当中的每件事情,明确其对你的意义与重量,在这个过程里,每一次的梳理,都需要一个契机。这次的展览,是与父亲对话的结晶。作品都是变成客体的父亲的一部分,而当这些作品在展场里时,你的父亲就成为了大家的父亲。这是你意料之中的事情吗?当你对于父亲的感受与观察成为作品,以展览的方式封存之后,你又会往哪里去?


CK:确实每个阶段的作品回过头去看都是当时处境的写真,但每一次开始时都是懵懂的,只是模模糊糊有一个念头,有一种感受在那里晃,希望我用作品表达出来,所以能最后用作品“说”出来也是舒了一口长气。我一般是以个展作为时间段展开工作的,所以差不多每隔两三年就会记录一下,就像写日记一样,串起来看时才觉得有意思。前一个展览往往隐藏后一个阶段的伏笔,比如“密林”展览中的肖像催生了后来的“梦露”,“弗里达”“梦露”之后想回到自身的经验,找一个身边的人作为切入点,才有了这次的“爸爸”系列,所以也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因缘际会而生的。关于“爸爸”这个话题的个人性与公共性,我当时只是想把生活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希望展览是“留白”的,大家从我的作品出发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有一些朋友在看了展览之后说想到他们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性格很像,我觉得这种两代人的关系不是我们家特有的,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父亲在此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了。这个展览应该是比较完整的呈现了我对这种关系的体验,下一批作品的构想也是从这次展览中的一件作品来的,具体的样子还得边做边想。

陈可,莲,布面油彩、旧窗框,57.5 x 48 cm,2018,致谢:艺术家及北京星空间


YT:此次在余德耀美术馆的个展中,你通过与父亲的对话、对往日事件的考察以及对旧物的收集再创造呈现一系列综合材料绘画与装置作品,以此探讨青春、个性、家庭和衰老等主题,再现了对于一个生命体的近距离观察以及由此及彼的觉知。其中我注意到你在画面上对于材料的使用与配搭,你并不会拒绝那些外界看起来特别女性气质的材料,如线、花布、塑料花、桌垫、轻盈的网格、玻璃球、刺绣等等,同时,你在使用时也并不是故意要去利用这种女性材料去表达些什么。你很自然地接受自己的性别,包括,这种性别带来的审美倾向,不似某些女性艺术家对于性别的排斥、羞耻或者武装。


CK:我读书时代喜欢的艺术家很多都是女性,现在也是。我觉得性别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身上有这些女性独特的敏感,独特的观察视角,偏爱的材料,自然把它表达出来就好了,没必要去刻意塑造或者掩饰,如果一件作品中所谓的“女性”材料让人不舒服,多半是艺术家没用好,或者说刻意为之,作品足够好,足够自然的话大家不会对这个介意。

陈可,窗之二,油彩、丙烯、棉布、彩色塑料片、金属、纸粘土拼贴于木板,120 x 90 cm,2018,致谢;艺术家及北京星空间


YT:作为家庭的中间分子,上有老,下有小,又是一个职业女性,你比很多女性都幸运,因为你可以把你的感受与观察变成作品。如今,现在也因为女儿的原因,有了很多机会去接触女儿同学的父母们。这些新认识的父母朋友,怎么理解你的职业?你有没有因为是艺术家的身份,而去发挥点特别的作用?


CK:确实因为小孩的关系,我的社交圈扩大了,以前基本上都是艺术圈的朋友,现在多了很多别的职业的朋友。我们也是一个小圈子吧,里面都是孩子他妈或者他爹,我在里面的代号就是某某妈妈。这种变化也帮助我从“神坛”上走下来,看到艺术圈之外的社会,意识到艺术只是社会很小的一部分,没必要高看自己,艺术家只是一份职业,同那些朴朴实实工作的人没有大的区别。生活中我没有强调自己的职业,偶尔被孩子同学父母知道了,他们也会很惊异,觉得身边竟然出现了某种“稀有生物”——艺术家。因为大部分人想象的艺术家是不食人间烟火,性格乖张的,也比较惊讶我和他们想象的不同吧。目前还没有因为艺术家身份去发挥特别作用,倒是我爸爸,作为国画老师,给孩子们上过几次课,我是助教。

陈可,落英,花布、纸、墨、炭笔、丙烯媒介剂拼贴于木板,34 x 25 cm,2018,致谢:艺术家及北京星空间


YT:你的日记当中,有一个写到老同学见面的片段:“平时我们偶然还短信交换关于艺术的想法,但见面却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关于成长、见解不同步的伤感,有时候也发生在与媒体、画廊策展人与收藏家的交流上。全面的理解是不太可能,那么,关于这个难题,我们可以期待什么?较为持久的陪伴?艺术家的那种孤独,其实,也是所有人的共有的。你的作品当中所透露着“对很多事情抱有希望”,那“希望”具体来说到底是什么呢?


CK:关于“孤独”,关于人与人交流的有限性,也是我这个展览以及以前展览想讨论的点。孤独应该是一个永恒话题了,自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自我意思促生孤独感,所以人们想用各种方式来交流,艺术作品即是其中一种。我现在对于这个难题的态度是,接受孤独的存在,接受人与人交流的不彻底,接受误解与错位,因为我自己尚未全面认清自己,为什么还要强求别人呢,如果在他者的身上能看到自己的一点反光,就很好了,没必要搜罗所谓彻底的相知。而且,有作品始终相伴,也就不孤独了。我作品中如果有你所看到的“希望”,也是不自觉透露出来,这种“希望”应该来源于求生的本能吧,如果没有那种对于未来的期待,生命的动力也就不足了,再具体一些,就是感觉自己还有做艺术的冲动和能力,还能接着干这件事,想到这个,生活中别的困境似乎都能克服了。

2018年,陈可个展“跟爸爸聊天才是正经事”现场,致谢:余德耀美术馆、艺术家与星空间


YT:有位艺术家说过,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油画,其实,就像是学习英文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一样,学了一辈子,其实,都只是还可以而已,还不如去把“中文”学好。你之前也有过水墨画的创作,有考虑过进行当代水墨的创作吗?


CK:我这几件也在思考传统与我的关系,传统这个概念太大了,与每个人的关系也特别不一样,有的偏思辨,有的侧重形式,对于我,它主要是一个生活经验里的存在,尤其是小时候,我的卧室就是我爸爸的画画,一睁眼看到的就是墙上他的水墨画,甚至家里用的厕纸是画废了的宣纸,这个挺奇异的。但他没有刻意教我国画,后来的选择也是任我自己发展,选了油画和当代艺术,所以我没有既定的水墨概念,以前画的水墨画其实都不是正经八百的水墨画,更多是用了水、墨、纸这几种材料罢了,使用它们也是因为当时想的作品用这种材料比较合适,所以没有考虑当代水墨的问题,它好像离我的创作点比较远。我一般是先考虑要说什么,说话的具体方式是接下来才去想的。

陈可


1978年生于四川,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后来到北京,开始了她的职业艺术家生涯。在早期作品里,她常常描绘一个可爱而孤寂的女孩身处于超现实的时空当中,以略带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或者对抗着颠倒的现实,或者抒发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怀。2011年起,陈可以弗里达、梦露等女性为原型的作品,开启了她全新的绘画题材,并更为主动地汲取东西方古典绘画中的养分,形成了渐趋成熟的绘画面貌。2017年,她开始创作一系列与父亲的真实情感相关的作品,更加直接地将自身的人生经验与体悟投射于作品之中。


艺术家曾在世界范围内多个美术馆与艺术机构展出作品,并有写作创作出版项目。她的个展包括:“梦.露”,贝浩登画廊,中国香港,2016年;“密林”,星空间,中国北京,2015年;“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2012年等。她参与的群展包括:“中国私语——乌利·希克收藏展”,伯尔尼美术馆,瑞士伯尔尼, 2016年;“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龙美术馆,中国上海,2016年;“目光所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保利艺术空间,中国香港,及泰勒基金会,法国巴黎,2015年等。出版:《一个女人》,新星出版社,中国北京;《和你在⼀起,永远不孤单》,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北京等。


近期展览

跟爸爸聊天才是正经事

余德耀美术馆

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3月24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