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于:将想象填进历史之缝 | 评郝敬班个展《不速之客》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945   最后更新:2018/12/25 15:14:16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8-12-25 15:14:16

来源:立场新闻  郑天依



近年来以调研为基础(Research Based)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常见,但观众阅读起来不仅要处理庞大的资料和讯息,更对其中「艺术」的成分总是难以投入、理解,仿佛在遥遥的隧道里看著站在彼端的艺术家不断诉说自己关心的某个议题、某段历史,但声音被回声和杂响打乱,表情和姿势也难以分辨。究竟这类艺术作品如何才能即保持研究调查的客观公允,又恰到好处地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亦是艺术家面临的一大难题。我认为年青艺术家郝敬班的创作在这个两难面前,走出了一条很细腻又独到的路。


我第一次接触郝敬班的作品是在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展出的《正片之外》,而刚刚开幕这次个展《不速之客》也同样于刺点画廊展出。展出的三部录像作品来自她最新项目,艺术家通过考察研究、访谈和收集资料,追溯了1930至40年代建立的满洲映画协会及之后改建的长春製片厂的影像历史以及背后小人物的故事,以真实和虚构交错的叙事手法,不徐不疾地呈现和还原被人遗忘的历史和轻描淡写的、需要填补的空白。

图1  郝敬班《从南湖公园到红旗街》


展场右边空间是一个双频录像《从南湖公园到红旗街》(图1),录像拍摄的是郝敬班从南湖公园走到满映的旧址小白楼一路上所见的景象、场景和人物,右边则有时出现一些满映当时拍摄的电影片段,以及她之前在日本採访满映时期的剪辑师之片段。


郝敬班处理这件作品的方式与《正片之外》有些许相似,都是以自己的旁白将事件和想法娓娓道来,用著介乎于「道听途说」和「有根有据」之间的语气,给人既亲暱又可信的感觉。在此艺术家以叙述者的身份出现,在口述历史中把自己的想象力放进了知识和资料中作为粘合,同时她又处于一种抽离的状态,在回放自己的影像当中试图梳理自己在「满映项目」中接触到的各个时空的人、物、场景和细节。她去年与苏伟的对谈中,曾提过历史研究需要「大量的知识、客观判断,还有恰好的想象」,只有一个超越文字的丰满的历史时空首先被构建起来,再在这个时空中去看当时的人和事,才更能发掘到其中的趣味和意义。她说「这样的历史学研究和我理解的艺术家的工作有诸多的相似处,都首先涉及到创作主体的自我创造。」


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中也有提到,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把它作为远距离的他者去研究,而是现在式的,因此书写历史必然渗入人的主体性,「讲故事的人不把故事当作自己亲身经历」,但他们的「踪影依附于故事」,「恰如陶工的手迹遗留在陶土器皿上」,叙述者的世界观亦烙印于故事当中。郝敬班在作品中就是这种Storyteller的角色,在呈现历史的过程中,她作为艺术家的主体性存在于她如何切入历史、她的剪裁、她强调的情节和她最终想传达的讯息之中,让我们作为观众在对远方的某段历史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也能够进入郝敬班呈现的这一块历史拼图以及历史帷幕下的那些小人物的故事裡。

图2  郝敬班《被嫌弃的风景》


另外,郝敬班作品裡呈现出来的那段历史给人一种「现在」的感觉,这种处理的手法在该展览另外两个作品中更加明显。在《被嫌弃的风景》(图2)中,艺术家将若干部关于满洲(东北土地)的风景、记录和电影剪接在一起,然后邀请日本的电影弁士[1] 在开幕现场重新「说明」这些影像,同时另一边播放著与该弁士的访谈,聊及默片的历史、日本的野心以及对于影像的重新解读。而在《三浦先生扮演甘粕正彦》(图3)这套混合剧情和人物访谈的作品中,郝敬班则邀请了在中国定居多年、常出演抗日片中的反派日军角色的三浦研一为对象,让他同时扮演满洲映画领导人兼间谍甘粕正彦[2] 的角色,和一个穿著美式空军夹克的「自己」挑衅而后暂时和解。另一边播放著穿插著与三浦访谈和閒聊的花絮,聊著他对成长于美国的回忆、饰演日本军人的感想和二十多年北京的生活的琐事。通过这些现实的人物,再现一些真实或虚构的历史影像,同时让访谈作为将现实和虚构重叠的桥梁,一下子就把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事件安放在了一段未解的中日关系、边界角力和身份矛盾之中。

图3  郝敬班《三浦先生扮演甘粕正彦》


不过郝敬班的这次关于「满映项目」的个展放在香港展出,可能给人有点微妙的感觉,毕竟香港观众对那段历史比较陌生,对中日关系也没有特别切身的感受,但是对其中的身份矛盾和边境的权利角力还是会有所共鸣,不知艺术家在香港展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城市複杂的身份背景和纷乱的政治环境,似乎隐约地也召应了展题,「不速之客」究竟是谁呢?


顺带一提,2004年一个自称是满洲国的流亡政府在香港建立了一个网络国家,不仅沿用旧时的国歌、国旗和年号,还经过网络选举产生了四任皇帝,这个网络国家的真确性虽然备受质疑,也的确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注1 电影弁士盛行于日本的默片时代,是专门替默片或外语片作即场解说的专业,现已变为一种表演形式。


注2 大日本帝国的著名军官,在1930年被派往中国东北为日本间谍效力。数年后获任满洲映画协会负责人,致力于发展当地的电影事业。


参考资料:


古卓岚 (2017)。人即故事,重读班雅明《说故事的人》 。文化研究@岭南,58。检自 http://commons.ln.edu.hk/mcsln/vol58/iss1/9/


苏伟(2017)。苏伟V.S.郝敬班:历史之「境」与切身之近。艺术新闻,Aug 31,2017。检自http://www.tanchinese.com/news/32060/


刺点画廊「不速之客」-郝敬班个展。电子目录。检自https://blindspotgallery.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JB_Uninvited-Guests_ecat_28Nov2018.pdf


汉娜.阿伦特编;张旭东,王班译:〈说故事的人〉;〈历史哲学论纲〉,《启迪:本雅明文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页 77 至 100;页 249 至 260。


(图片由艺术家及刺点画廊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