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展评 | 将思维转化为艺术的意识培育者,皮埃尔 · 于热在蛇形画廊的展览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474   最后更新:2018/12/24 11:35:35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8-12-24 11:35:35

来源:玛丽安·古德曼画廊


皮埃尔 · 于热个展“Uumwelt”现场 / 蛇形画廊,伦敦


皮埃尔 · 于热

Uumwelt

2018.10.03 - 2019.02.10

蛇形画廊,伦敦

“当艺术家并非唯一的操作者和意图制造者时;当出现的结果并非必然取决于艺术家,而是一整个超出人类掌控的智能、生物体以及非生物体系统时;当眼前的情形不具有持续性,不指向任何人,且保持中立时,展览的仪式性也许将会自我生发并呈现。”

— 皮埃尔 · 于热与汉斯 · 乌尔里希 · 奥布里斯特的对谈,2018

皮埃尔 · 于热(Pierre Huyghe)1962年生于巴黎,目前主要在纽约生活与创作。他被看作是当今最杰出的观念艺术家之一,其创作往往基于推测模式。他创造复杂的环境系统,生物与非生物、真实与象征性的各种因素在其中相互依存、自我组织且共同进化,最终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动态网络。

他的个展“Uumwelt”(即德语的“环境”)正在伦敦蛇形画廊举办。展厅空间成为一个具有渗透性和偶发性的环境,将不同形式的认知、新兴智能、生物繁殖以及本能行为容纳其中。

在展览之际,记者海蒂 · 朱达(Hettie Judah)为英国《卫报》采访了艺术家,文章如下:

皮埃尔 · 于热个展“Uumwelt”现场,蛇形画廊,伦敦 / © Ola Rindal,图片提供:艺术家及蛇形画廊


意识的培育者:将思维转化为艺术的机器

海蒂 · 朱达,《卫报》,2018年10月2日

“我寻求的是某种能够自我创造的事物,它可以自行生发、演化或变异。” 皮埃尔 · 于热说道。这位法国艺术家坐在蛇形画廊的办公室中,低调地抽着电子烟,斑驳的阳光透过上端的窗户照在他脸上。他头发花白,双目炯炯有神。楼下的展厅中,新展览已经准备就绪。……

这位艺术家偏好的创作素材是具有自主性、不断变化、可自我调节的系统,例如蜂巢、分裂中的癌细胞、流感病毒、蚁穴以及水族馆中共生的生物群体等。它们的特性往往使作品的安装相当棘手。

当然,于热的创作形式还包括影像和雕塑。但在过去十年中,他最广为人知的是对艺术作品的再定义,将其转换为生态系统。他将不同类的事物 — 有些是生物,有些是非生物 — 置于同一个环境中,然后从中撤出,听任其自由演变。

皮埃尔 · 于热个展“Uumwelt”现场,蛇形画廊,伦敦 / © Ola Rindal,图片提供:艺术家及蛇形画廊

于热在蛇形美术馆展出的新作品中,完全不见人类的痕迹。展览的主角也不是动物,而是人工智能(AI):五个大型LED屏幕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试图分析人类大脑活动的过程。

今年1月,于热了解到日本京都的一个实验室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深度图像重建(deep image reconstruction),以揭开人类大脑活动中复杂的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科学家可以得知你正在观看或想象的事物。这种读心术,是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RI)来捕捉人类大脑活动,并收集数据。完成对大脑活动的分析后,人工智能在自身的大型图像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寻找相匹配的部分,从而判断出实验对象的意识中所出现的图像。

于热邀请一位实验参与者在脑中勾勒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图像,它们中有些直接来自图片,另一些则是基于艺术家的描述。在实验者逐一进行想象的同时,其大脑活动受到监测。在美术馆的屏幕上呈现的图像,就是人工智能检索图像库,寻找匹配结果的过程:我们观看的不是图像重建的最终结果,而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过程的一种视觉化呈现。关于最初的图像,于热不会透露任何信息:全靠观者自己去逐一破译它们有可能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

皮埃尔 · 于热个展“Uumwelt”现场,蛇形画廊,伦敦 / © Ola Rindal,图片提供:艺术家及蛇形画廊

“当然,作为视觉艺术家,我深受这一新媒介的吸引”,于热表示。他运用机器学习来创造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生态系统”,从一个“不受艺术家控制、充满复杂性与偶发性的构建世界”过渡到了“一个可想象的世界”。

在此,艺术家不再是操控一个物理的环境,而是,用他的话说,在某人的意识中“进行培育”。作品本身的自主性首先体现在于热和实验对象之间的感知差异 — 如果我请你想象一个苹果,你脑中出现的图像将有别于我的想象 — 其次则体现在人工智能进行的分析与图像重建过程。

于热对这一过程感到惊叹,同时也强调说深度图像重建“与现实或我们熟悉的图像都相去甚远”。我们在蛇形美术馆的屏幕上看到的,只是“由成千上万转瞬即逝的图像组成的幻想”。它们仿佛来自某种深度空间,或深深的噩梦:那是一个充满暗示的深坑,各种依稀可辨的痕迹在其中翻滚沸腾。

皮埃尔 · 于热个展“Uumwelt”现场,蛇形画廊,伦敦 / © Ola Rindal,图片提供:艺术家及蛇形画廊

人工智能对图像的处理与人类的大脑大相径庭:前者显示的结果缺乏关联性逻辑。类人工智能(near-human intelligence)从细微处表现出的非人类特征,极为诡异。于热和我讨论了“恐怖谷理论”(uncanny valley):那里充斥着近似于人类,却不易辨别的实体。作为人类的我们会对其尤为警惕(恐怖片的怪物设计者就完全明白这一道理,因而最能引发恐惧感的怪物往往具备了更接近人类的属性)。

即使没有像亚历克斯 · 加兰(Alex Garland)的电影《机器姬》(Ex Machina)中那样逼真的机器人出现,于热的人工智能也能引发精神上的共鸣。对模式的识别并非机器学习所专有,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并且我们很难克制自己不去解读LED屏幕上闪现的图像。然而,仅仅是站在展厅中注视着屏幕,我们作为蛇形美术馆生态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也会对整个环境产生影响。

皮埃尔 · 于热个展“Uumwelt”作品,蛇形画廊,伦敦 / © 京都大学神谷研究室及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图片提供:艺术家及蛇形画廊

此外还有苍蝇。展厅中安装的一系列感应器,在捕捉人类参观者的行为、动作和密度之外,也会监控在空间中放入的5万只绿头蝇的行为模式。

虽然5万这个数字听起来像是《出埃及记》中的蝇灾,策展人瑞贝卡 · 勒温(Rebecca Lewin)告诉我,预期的效果更接近于一场“恼人的夏季虫患”。放置在展厅穹顶处的白糖将吸引苍蝇聚集于此。由于其繁殖离不开蛋白质,在整个展览期间还需要补充新的苍蝇进来。大量采购苍蝇也成为了勒温最不同寻常的策展挑战之一。人类参观者和绿头蝇的行为会触发展厅中的传感器,并传导至一个“神经网络”,进而改变屏幕上图像闪现的速度。

皮埃尔 · 于热个展“Uumwet”作品,蛇形画廊,伦敦 / © 京都大学神谷研究室及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图片提供:艺术家及蛇形画廊

于热将自己定义为煽动者,而非创造者。这体现在作品中始终保持的艺术家自我弱化姿态。既然深度图像重建能根据大脑活动产生图像,也就表明了这种大脑活动和其产生的图像为我们所有人共有的属性:我们的想象力是普遍的。在视觉艺术领域,这样的想法令人心生谦逊甚至尴尬。假如并非意识使我们显得与众不同呢,于热问道。

在蛇形美术馆,一个围绕着机器学习构建的系统,以可控的方式呈现了我们的世界的缩影。在其中,算法预测我们的行为,追踪所有的一切,从搜索关键词到我们的行迹。与此同时,在该作品中,在作品之外,我们的行为始终会对人类与其它有机生物体共享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皮埃尔 · 于热个展“Uumwelt”作品,蛇形画廊,伦敦 / © 京都大学神谷研究室及日本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图片提供:艺术家及蛇形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