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兮,有法在外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2154   最后更新:2018/12/21 15:24:04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8-12-21 15:24:04

来源:ARTSHARD艺术碎片  常锦超


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专业跟当代艺术半毛钱搭不上,做了四年广告,后来觉得行尸走肉的工作不适合自己,还是要做艺术。工作辞了之后,2013年开始做艺术项目,受到当时混迹北京的大量草根艺术家和整体环境的影响,开始的时候做一些表现盲从的,不走脑的,但又狂热的作品。2015年来到上海,感觉自己还是对个人和身体感兴趣,也逐渐安静下来,开始反思和思考生活,环境,人群,价值观等方面和自己本身所产生的关系,逐渐在理性和热情的平衡之下,开始游刃有余的,根据自己的生活及创作经验,创造有自己灵魂的,自由又可以掌控的,由内而外,适应自身的多媒介概念化艺术作品。

脑 子 的 意 外 劳 作


线性运动14,素描纸、中性笔,2015


黑龙江齐齐哈尔是宋兮的故乡,粗旷的外表下,透过炯炯有神的双眼,看到的是这个东北男人细腻敏锐的内心和浪漫质朴的情感。不断的迁徙,让宋兮拥有了一颗踏实和敏感兼具的内心,使他非常珍惜,并愿意主动去体验生活中每一个能够打动自己,引起内心感悟的瞬间。在经历了生活的碰撞和感悟,踏上创作的成长之路之后,开始逐渐形成自己。回想起在北京的日子,宋兮说:“那时候大都是随大流,初尝艺术创作,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多尝试能够做的方向和内容。”第一件宋兮觉得还像样的作品来自那段日子的末端,那时候他住在北京郊区,在山里没事喜欢琢磨点什么,一次拿着油笔的时候突发奇想,觉得可以试试手中这只笔的油到底需要多久才能用完。油笔在画面上通过宋兮从脑到手的控制,以直线的方式,不停的在画面上绘制出线条。宋兮说有的时候大脑已经飞到不知道什么地方了,但手还在画面上动,宋兮笑着说:“我觉得这是最有意思的时候,在手一直机械化的画直线时,头脑受不了,太无聊了,反倒开始进入一种回忆,像放电影一样的,很多画面会在这个时候不断的在脑子里游走。” 无聊的行为,在不起眼的,没有波澜的过程中,意识却制造了一种丰富的,感性的,并可以让自己一股脑的,没有排斥的进入一种天马行空般的情感化空间。在手不断实施行为的同时,头脑却二次元化的开了个新的脑洞,化腐朽于神奇,说的简单,但做起来,还是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不是装出来的,要真的有。


法 外 之 地 的 副 本


在宋兮的工作室里喝茶,聊创作,聊生活,有一种很“家”的感觉。与其说这间100多平米的空间是他创作的地方,更不如说这是宋兮心里觉得更安全,最舒适的“法外之地”。在每天创作一定的作品后,一碗自己掌勺的小鸡炖蘑菇,一杯小酒,让自称自己是“农民”出身的宋兮颇感惬意。每天宋兮都和一岁半的儿子分享着这种安全与惬意,用宋兮的话说:“我两个人都各干自己的事,我在集中精力创作的时候,儿子就在工作室里自己溜达,互不干涉。有时候你观察他,觉得特别有意思,也算是相互学习吧!”

沈阳中山广场,行为影像,高清,彩色,有声,2924秒,2018


工作台上整齐的堆放着一大堆制作作品“副本(Copy Series)”所需要的键盘按键。比起“广场(Square Project)”和“法外之地(NO STATUTE PLACE)”,这件作品表面看上去更像宋兮是在硬性延展在北京创作的那个直线概念。宋兮坦言自己其实对英语一窍不通,字幕拼成的英语文章全部来于自己写的中文,然后用百度翻译工具翻译而成。这种翻译的意义是什么?为了体现初级人工智能软件技术可以提升非英语母语国家人群的英语能力?或者是有意在某一个段落里隐藏着什么特殊的敏感词?还是希望老外藏家更容易读懂?也许是宋兮又一次玩了一个把戏,把你吸引到了一个并不是那么重要的方向,你永远不知道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是什么。按照宋兮当时的说法,这一张张用键盘字母拼成的板,是他觉得古人在记录历史或者重要事件的时候都会立一个碑,让文字和内容可以作为历史文本永远保存,让别人看见,也让自己对后人有个像样的交代。回到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立石碑对于宋兮是不可能了,主要是太不容易。其实平常写字用的最多的工具也就是眼前的电脑,宋兮说这个想法来自平时用电脑打字感到无聊的时候,看着一成不变的键盘,总想把键盘上的字母都错乱的换一遍,后来加入了一些更理性的思考,做的更系统,也隐藏着宋兮特有的黑幽默气质。百度翻译是他经常使用的互联网工具,也许在平常工作的时候,宋兮对英语这门洋语言感到头疼,天天挂念着,某天突发奇想,就算立个电子碑,也得把自己这道英语关给过了,立碑还是得立个英文的。

自由,键帽、亚克力、铝塑板,168.24x130.7cm  2017

同人民一起,键帽、亚克力、铝塑板,123x148cm,20178


你 要 光 ,就 给 你 呗

仪式:10000次的祈祷,影像装置,木盒、播放器、金属支架,240x15.5x9cm,01:31:40,2018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宋兮的谈话始终没有离开生活与作品的联系。生活中每一个小细节都触发他的创作神经,有趣的灵魂迫使他更愿意去主动的“发现”。所有的“发现”都被他活泛的,拐个弯的转换了,然后通过头脑时不时的错觉,还有意识中有意无意积累起来的经验,融合出了一件件新的,可以自由变来变去,又能踏实落地,有个秘密原则隐藏其中的小灵魂。目前正在五五画廊展出的“法外之地(NO STATUTE PLACE)”是一个最能体现宋兮当下心境的展览了。用宋兮的话讲,法外之地是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中文的“法外之地”和英文的标题“NO STATUTE PLACE”又有着不同的意思。法外之地是个自由之地,不过这种自由能有多大呢?给你一个的无限大的自由,你能找到地方安放吗?如果给你一个完全自由的地方,你会怎么自由?宋兮说并不知道会在那个自由之地做什么,也许什么也做不了,也许什么都没法做。在作品“仪式:10000次的祈祷(Ritual: 10,000 Times Pray)”中,宋兮设置了我们生活中最简单不过的一次开关动作。一万次的重复,代表了在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中人们得到光的时间,这种得到光的仪式和假象,制造出了一种有厚度的欺骗和稳妥的幽默,这都是艺术家给予的。观者通过长长的方形木筒窥视远处一万次重复的开关动作,更像是对观者的一个调侃,这么简单的一个表达,值得你这么费劲,累眼睛的仔细观察吗?就算你仔细观察了,都看出什么来了?有什么好看的?

仪式:10000次的祈祷,影像装置,木盒、播放器、金属支架,240x15.5x9cm,01:31:40,2018


快 乐 的 把 戏


“做艺术的时候真的很快乐。”这句话是宋兮每次讲完自己作品的创作概念之后顺口说出来的。这种快乐来自面对复杂的时候,艺术创作给予他在心里和情感上的一个出口,既简单又自由,这算是一个好的状态吗?


一次失误,影像装置,播放器、三脚架、铁刀、铁笼,尺寸不定,双屏,2018


有时候宋兮在创作时纯靠直觉,比如作品“一次失误(Once Error)”,从手推车上的铁丝笼子,到里面放着的一个跳着添球的视频,再到衣服架子嫁接的一口大片刀,谁能说的清楚这到底表现了一个多么深的概念?或者只是表现出一种被仪式感包裹的临时性?长期生活环境的变换,生活结构的重塑,社会认知的裂变和丰富的内在情感,建立出这个新的自我,让宋兮在创作的过程中更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直觉,去柔韧有余的开展自己的假设。这个假设玩的大或小,多大多小,多浅多深,这个过程让宋兮感到很有趣,更沉迷,懂得把握自由的分寸,是他玩的新把戏,让老的把戏见鬼去吧。

第16个房间,2015


虽然在聊天的过程中时不时的也蹦出来几个大师的名字,但宋兮并没有什么太固定的受影响的艺术家,他只是在琢磨怎么才能发挥出这些大师们并没有想到的,或者遗漏的一些其他东西。“第16个房间(The 16th Room)”,是宋兮在菜市场中设置的一个独立表演空间,区别于菜市场的环境,放置一个只穿内裤的人在里面进行艺术表演,演员无论做出什么样的表现,必然都会与那个环境格格不入。16这个数字来的有点意思,由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和蛇形画廊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共同策展的“15个房间(15 Rooms)”在2015年登陆上海龙美术馆,与此同时的宋兮,并不期待这次展览的房间是15个,还是16个,还是100个,重要的是,自己的第16个,还是第17个,还是第101个房间该“放在哪?”。宋兮的第16个房间恰巧在时间和空间以及意识上完整对接了国际大师的作品,更凸显出了自己作为一名全职艺术家敏锐的创作嗅觉,开个小玩笑,调侃下自己,也顺便调戏下“国际”。


身 体 实 验 悲 喜

光之身体,雕塑、录像,2015


对身体的探讨是宋兮一直持续的创作内容之一。强迫性的让互不相识的人,在身体全部裸露的情况下,刻意去产生皮肤的摩擦和触碰,这是宋兮通过作品“光之身体(Light Body)”做的一次活体实验。在千人千面,人有两面的现代社会中,复杂的人类情感,让你就算脱光了面对彼此,也未必能了解到真实,也不一定能获得满足。被动的,小心翼翼的身体触碰和摩擦,是比主动的,更深入的关系接触更能产生愉悦吗?伤害与共鸣,哪种才是你真正想获得的?人与人之间在生理或心理上发生关系时,能够让自己既愉悦,或悲伤的那一瞬间就是意义的全部吗?

光之身体,雕塑、录像,2015


图片资料来源于五五画廊及艺术家

返回页首